第403章 預言三家分晉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大王,不難理解,如範氏與中行氏以一百六十步為一畝,智氏以一百八十步為一畝,韓氏、魏氏以二百步為一畝,趙氏以二百四十步為一畝。」

「且趙氏‘公無稅’,而其余五卿‘伍稅之’,由此看來,若趙毋失其故法,晉國歸焉。」

孫武的一席話,說的頭頭是道,讓人難以辯駁。

但,這只是一個猜測而已。

作為穿越者的慶忌,知道孫武的這一預言,可謂是大致上猜對的。

前490年,範氏與中行氏被滅,孫武的第一個預言完全準確。

前453年,智氏被滅,孫武的第二個預言又完全準確。

其所未能預料準確的,僅晉國為韓趙魏三家所分,而三家日後皆為秦所滅而已。

相較于孫武的猜測,慶忌的叔祖季札的預言,可謂是十分準確的。

季札堪稱是「春秋第一先知」,春秋時就已預見到了田氏代齊、三家分晉與秦並天下。

差不多在四十年前,季札開始出使各國,與諸侯國的賢人智者展開了一系列交往。

首先,季札來到魯都曲阜,欣賞了一系列周朝禮樂後,對列國禮樂一一作出了評價。

其中,他評價最高的是《秦風》。

季札認為《秦風》是真正的華夏之聲,秦風的曲調竟然跟過去宗周鼎盛時的華夏之聲一樣,想來秦國的國力也必會日益強大。

強大到一定程度後,應該就能達到周王朝鼎盛時那樣……

要知道秦國雖然也曾是春秋五霸之一,但從秦穆公以後就一路走下坡,完全看不到蒸蒸日上的跡象。

可沒想到從沒去過秦國的季札竟然只憑一首歌曲,就听出了秦國的潛力與精神風貌!

三百多年後,秦人果然唱著高昂的《秦風》統一天下。

接著,季札還特意去拜訪了魯國著名賢臣與外交家叔孫穆子。

與季札一樣,叔孫穆子也精通禮樂,且品行高潔,善于言辭。

後來還得到過晉國執政趙武「忠信貞義」的極高評價。

所以,季札一見到叔孫穆子,兩人便互相欣賞,相談甚歡,很快就引為知己。

但季札還有出使任務,不能久留,他離開之時,還憂心忡忡的提醒穆子,認為他不能知人善用,一定要多加注意。

季札的烏鴉嘴後來還真應驗了!

六年後,也就是魯昭公四年(公元前538年),穆子被自己寵信的家臣豎牛幽禁,活活餓死在了家中……

「著名樂評人」季札在魯國打響名聲後,緊接著又跑去齊國,拜訪「東方第一大牌心靈導師」晏嬰。

以部《晏子春秋》,里頭全是智慧。

但就算是如此智者,也有一葉障目的時候,當時,齊國表面上形勢尚可,但其實危機四伏。

季札到齊國沒幾天,就發現了齊國的驚天病癥。

于是,季札又提醒晏嬰趕快交還封邑和權力。

只有懂得放棄,才能明哲保身,免于禍患。

在季札看來,齊國已然病入膏肓,無藥可救,總有一天要政歸他人。而且一天沒有歸屬,災禍就一天不會停止!

晏嬰很听話,乖乖的交出權力。

季札的烏鴉嘴後來也應驗了!

十二年後,也就是齊景公16年(公元前532年),齊國四大家族田、鮑、欒、高打起了內戰,晏子因為保持中立而沒有受到牽連。

五十多年後,季札的預言進一步應驗。

四大家族分出勝負,田氏家族一家獨大,開始執掌國政。

又過了近一百年,田氏終于廢掉姜氏,建立了一個新的齊國!

季札離開齊國後,接著又去「禍害」鄭國。

他和鄭國第一賢人子產相見恨晚,兩人互相交換「定情信物」,季札給了子產一塊白絹大腰帶,子產回贈他一件麻布衣服。

季札預見到子產必將成為鄭國的執政大臣,于是說出「子為政,慎以禮,不然,鄭國將敗」這種話……

季札的烏鴉嘴一向都是很準的。

季札走後第二年,鄭國的兩大家族便在都城發生了血拼,死傷無數。

鄭國人無奈,只好把子產請出來主持大局。

子產認識到鄭國的混亂已非周禮能夠解決,于是不听季札「慎以禮」的建議,而是大刀闊斧地發動了軍政改革。

他設保甲,作丘賦,鑄刑書,為戰國時代各國轟轟烈烈的變法開了先聲。

子產敢為天下先,確實讓鄭國的實力稍微有所增強,只可惜,像鄭國這樣的中流國家,又地處中原,越是出風頭,就越會成為大國爭搶的獵物。

果然,子產死後僅十余年,晉國六卿強盛起來。

晉國屢屢侵奪鄭國領土,鄭日益衰落。

又過了一百年,鄭國為韓所滅。

季札離開鄭國後,又接著北上來到衛國,與蘧瑗、史狗、史鰍、公子荊、公叔發、公子朝等衛國賢者相談甚歡。

季札留下了一句「衛多君子,其國無患也」的預言。

要知道衛國雖然是個小國,但尊賢敬賢,頗有一番文化氣象。

歷史上孔子周游列國十四年,其中在衛國長達十年,就是因為此地有很多和他性味相投的「君子」。

這也讓周圍列強都不好意思滅掉這小小衛國,而把它當作一個珍貴文化遺存保留了下來。

直到秦二世末年的亂世,衛國才終于滅亡。

季札離開了衛國後,繼續向西,去往此行他最重要的目的地晉國,路上經過戚城,當地的大夫孫林父為他接風洗塵,擊罄奏樂。

沒想到季札卻絲毫不領情,警告孫林父已經危如累卵,嚇得他從此都不敢再听音樂。

這位孫林父其實並不是一位懂得悔改之人,當年他出使魯國,由于不按禮節與魯國國君並肩而行,曾受到叔孫穆子當面指責,臉上卻毫無愧色。

如今听了季札一番話,竟然痛改前非,孔子對此相當感慨,說季子能以義正人。

同時不忘表揚孫林父︰知錯能改,猶未晚也!

季札這一路埋汰了不少人,最後遭到他「毒手」的是晉國。

然後,季札真的準確預言了「三家分晉」。

而且是指名道姓的「韓、趙、魏三家分晉」!

要不是慶忌熟知自己的叔祖季札,恐怕都要懷疑他跟自己一樣,也是一個穿越者……

文學網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