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為什麼會選擇頻繁點外賣?
除了時間緊來不及做飯,或者是嘴饞想要吃好吃的以外,不就是因為懶嗎。
而且還有各種券可以用,減完之後比到店買還便宜。
江小白就送過不少單,點餐人距離這家店連兩百米就不到,有的甚至下樓走幾步就到了,可人家還是選擇點外賣,而不是到店買。
哪怕不遠,那也是需要換衣服下樓的,到了店可能還得等人家出餐,算下來真是太慢了。
可是點外賣就不用考慮那些了,只需要下單,一會兒後就有人給你送上門,你連鞋子都不用換。
別人點餐就是為了方便,不想下樓,可你卻不想送上樓,而是讓顧客下樓取。
如果騎手不能送上樓,那點外賣還有什麼意義?
也難怪顧客不依不饒,因為如果他在點的時候就知道餐只會送到樓下,那可能人家就不點了,本來下雨送達的時間就晚,到手可能就涼了,可他還得下樓取餐,這不是白折騰嗎。
江小白知道顧客的想法,所以為了他們考慮就想盡可能的滿足他們,因為騎手也是一種服務行業,送餐上門本來就是服務內容,如果真的有事不能送上門那也必須得到顧客的同意才行。
不顧對方的反對執意放到大門口,江小白過不了自己心里這關。
找了一下樓梯的位置,江小白就走進了樓道,然後提著餐飛速爬起了樓——
她的時間也耽誤不得,所以她要爬快點,這樣就能兩不耽誤了。
小貓貓被江小白掛到了胸前,她在爬上樓時小貓好奇的探出了頭往外看,時不時喵一聲。
江小白爬樓梯之余還不忘模模貓頭,這貓也不怕它,並不反抗她的觸踫。
江小白曾听說過,說是品種貓可能會更親人一些,土貓相對比較難訓,主人想要模它都得看它們臉色。
不過現在看來,這只貓好像不是這樣。
江小白也沒看時間,只知道一口氣爬上了二十多樓,當她敲開顧客門時對方都有些懵懵的。
「那個,我們的電梯來電了?」
開門的人是個抱著小孩子的媽媽,孩子一直在哭,她一手抱著孩子一手接過了餐。
江小白看了一眼小孩,她沒什麼經驗,只能看出是幾個月的寶寶,至于到底幾個月……不曉得。
「沒來電。」江小白說。
家中好像只有這對母女在,孩子不停哭鬧,哇哇的聲音宛如魔音穿耳。
「天,你真的跑上來了?」
女人很吃驚,「我知道電梯停電了,小區群里都說他們點的外賣不送上門,我都做好不送上門的準備了,沒想到……真是辛苦你了啊。」
孩子的病還沒好,因為不舒服就一直在哭,還不讓坐下,必須不停的抱著它才會安生一點。
女人也是沒辦法了才會點的外賣,她是真的餓的不行了。
但是外面下雨,孩子不能一個人留在家,她抱著孩子出門也不合適,思來想去只有點個外賣了。
她點的是包子和豆漿,站著的時候就能把飯給吃完,不太佔用手。
女人都想好了,如果說外賣員打電話說不能送上門,那她就讓騎手給她放到五樓的樓道里,她自己則是慢悠悠的抱著孩子下樓取。
不出門接觸雨水,只是在樓梯里走應該還是沒事的,無非是慢一點罷了。
只是沒想到,這個騎手竟然無聲無息的就把餐給她送過來了!
這可是21樓啊!
她竟然連大氣都不帶喘的!!這難道就是騎手們超強的體力嗎?
「沒事的,用餐愉快。」
江小白說完就 了。
女人關門時還滿是驚嘆,她把手機拿出來往小區群里發了消息——
「我的餐有騎手送上來了,而且還是女騎手,我真是愛了。」
發完,不少人都緊跟著回復了︰
「哇,真的假的?你可是在21樓啊,那女生真是勇士!」
「我醉了,我剛點的餐到了,騎手直接說不送上來,讓我到小區門口取……我有跑門口淋雨的功夫我還點什麼外賣啊,我寧願自己煮個面!」
「+1,我和樓上一樣,騎手殘忍的拒絕了我。21的朋友你運氣可真是太好了。」
年輕媽媽看了他們這麼說就更加慶幸了,「是啊,我運氣真好,那個妹子好強的,跑到21樓連大氣都不帶喘的,而且送達時間還沒有超時。」
「小蔡,你是說那女騎手是個年輕女生?」
年輕媽媽的鄰居也參加了群聊。
對方知道小蔡今年才26歲,她說的妹子,那肯定年紀不大。
「對的,雖然她戴著頭盔看不到全臉,但是那身材,還有說話的聲音,肯定是個年輕妹子。 」小蔡說。
「666!」
「為什麼我的餐就沒有這樣的妹子送啊。」
「這樣的女騎手請給我來一沓謝謝。」
……
江小白繼續送起了餐,而因為天氣糟糕,天黑的比往常更早一些。
她看了看表,已經七點出頭了,她打算送完這最後一單後就回宿舍,然後去做今天的晚餐。
今天下班最早的還是Miya,短信已經發過來了,她這個客服下班都是很準時的,到點就可以走了,所以也就是三人中下班最早的那個。
《諸界第一因》
順利送完餐後江小白就打算回家了,但卻在一個小胡同口看到了一個穿著同樣衣服的人坐在路邊的台階上痛哭著。
那也是個騎手,還是個男人,他的車子倒在地上,他沒有去扶車,而是抱著膝蓋在哭。
江小白愣了一下,騎著車的速度就慢了下來。
她看向男人的位置,抿了下唇,然後就拿出手機,不知道在上面點了些什麼。
做完這些後,她才朝著人走了過去。
張鋒覺得,成年人的崩潰就在一瞬間這話,真的太對了。
他是本科學歷,畢業後找了一個普通的辦公室工作,然後娶了老婆,也生了孩子。
可是糟糕的事情接踵而至,先是他的爸爸重病臥床了,然後小小的孩子也不知道為什麼反復發燒,他和妻子家里醫院兩頭跑。
不僅耗時,更重要的是耗錢!
在這座城市,他本來的工作因為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又相對輕松,所以工資只有三千多塊。
三千多塊錢,一個人的病都負責不起,別說兩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