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縹緲峰。
還珠樓中,白衣尊者徐暮雲以自身神念掃過玄幻身體,玄幻此刻狀況頓時了然于心,便听他對婉靈說道︰「他的身體雖然曾經遭受重創,但經過數百年的自愈,卻是早已恢復如初,而他之所以一直不曾醒來,乃是因為他的識海出現問題,封神量劫匯聚的煞氣在他的識海之中凝聚不散,令他的意識無法蘇醒,不過在此之前,我要先見三個人!」
婉靈眉頭微皺,沉聲問道︰「卻不知是哪三人?」
只見徐暮雲伸手一指玄幻說道︰「他的三尸!」
婉靈大驚道︰「什麼!」
「我檢查了他的身體,發現他的三尸竅穴空空如也,只有無比渾厚的法力蘊含其中,這表明他的三尸已經盡數斬出,可問題就出在這里!」徐暮雲左右踱步,緩聲解釋道︰「以力證道、斬三尸證道、功德證道,這是準聖修煉的三條必經之路,世間法門萬萬千千,卻也難以月兌離著三條道路的範疇!」
「這其中以力證道乃是直接凝聚混元一氣,而後孕育先天道基,最終將先天道基寄托天道從而成聖,而斬三尸證道則是將自身善、惡、執念三尸斬出,從而使自身念頭清淨修為大進,繼而將三尸與自身從新融合,以此凝聚混元一氣,此道雖然更為繁瑣,但以難度而言反倒低于以力證道,畢竟大部分人都不具備直接凝聚混元一氣的修為與機緣,至于最後的功德證道卻是不說也罷!」徐暮雲一指玄幻說道︰「但他的情況卻又十分特殊,我能夠在他的體內感覺到準聖境初期的混元一氣存在,這也是他真實的修為,但他的三尸卻又已經盡數斬出,若以此推論他的修為應該是準聖境後期,但這卻又是本應不該出現的情況!」
婉靈不解道︰「為何不該出現?」
「因為三尸!」徐暮雲解釋道︰「三尸竅穴乃是的集合之處,其中孕有三尸蟲的存在,準聖斬三尸之時,三尸蟲會隨同作為載體的靈物離開身體,進而與準聖的部分元神相合,從而演化為三尸的意識,但若是走的以力證道的路子,直接凝聚混元一氣,那麼在混元一氣凝聚的瞬間便會有一股強大的法力震蕩全身,這股法力不會對準聖自身產生影響,但卻會將三尸竅穴之中的三尸蟲直接震死,因此理論上來講,根本不可能同時出現以力證道與斬三尸的修士存在,所以我必須先見到他的三尸,才能徹底弄清他如今的狀況!」
婉靈聞言頗為意動,但仍是猶豫道︰「但是……」
忽而徐暮雲眉頭一挑,轉眼望向還珠樓外,只見天空仙光大作,在一聲飄揚詩號之中,一道高貴身影凌空虛渡,飛入還珠樓中!
北龍歸心號蒼穹,競曰風雲山河,
轅門策令戰驍馳,盡下一步干戈。
見到來人,徐暮雲未露絲毫驚訝之色,十分平靜的說道︰「你是……天庭六御之一,北極中天紫微大帝,姬考!」
「呵呵,正是,閣下也可叫小王……競日孤鳴!」只听競日孤鳴輕笑道︰「閣下一心要見孤王,孤王自是不好避而不見,因此……小王來了!」
徐暮雲仍是毫無意外之色的說道︰「你是玄幻三尸之一!」
競日孤鳴聞言,卻露出了一抹莫名的笑容說道︰「是,也不是!」
听到這個出乎意料的答案,徐暮雲面上的平靜終于被打破,只見他眉頭微皺問道︰「什麼意思?」
競日孤鳴聞言面上笑意更盛,緩聲說道︰「小王確實是玄幻三尸之一的執念,但這執念……卻並不僅僅,只有小王呀!」
……
秦國邊境,函谷關。
太守尹喜盤坐于關門城樓之上閉目打坐,吸太陽初升之際所生一縷紫氣為己所用,至體內運轉七七四十九個大周天之後融于丹田之中,便覺自身修為又有一絲精進,但這速度之緩慢,卻令尹喜不禁閉目一嘆。
要說這尹喜也並非尋常人物,他本是秦國賢者,官至大夫,雖然並非秦國官場的頂尖人物,卻也屬于中上之流,按理來說便是尹喜犯了大錯,只要不是謀反、弒君之類做無可赦的大罪,他也不至于會被貶到函谷關任太守,但事實上尹喜還真就是函谷關的太守,而他的調動並非因為犯錯所致,而是尹喜自己的請求!
尹喜雖是官場中人,但從小便對修煉之事情有獨鐘,更對佔星卜卦一道頗有建樹,但由于沒有名師指點,使得尹喜並未經過系統化的修煉,就連自身練氣的吐納法也是他自己領悟而出這吐納法雖然也令尹喜有了些許修為,但效果之低卻也可想而知!
多年修道未有所成,並未動搖尹喜的求道之心,相反卻令尹喜更加堅定,認為這是老天爺有意考驗于他,只要他能夠堅定地修煉下去,總有一天會有所成就,或許就連老天爺都被他的堅毅打動一般,就在太一之輪破碎,洪荒因果破碎的前夕,事情忽然有了轉機!
卻說那一日,尹喜剛剛修煉完畢,忽然一陣心血來潮之感涌上心頭,精通佔星卜卦之術的尹喜立刻意識到這是某種無法言喻的征兆,于是以此為基礎卜了一卦,卦象之中多有晦澀不明之處,但卻有一點十分清晰,便是尹喜的機緣即將到來,而機緣所在之處便是秦國通往東方的要沖之地,函谷關!
于是尹喜便在秦國官場上下不解的議論之中,主動向秦穆公請命駐守函谷關,秦穆公自是不願大材小用,但無奈尹喜實在太過堅決,秦穆公眼見尹喜心意已決,也就不得不答應他的請求,于是才有了尹喜任函谷關太守之事。
一念至此,尹喜再次幽幽一嘆,不知自己的機緣何時才會到來,當他緩緩睜開眼楮,準備返回太守府處理公務之際,忽見東方天空一縷紫氣緩緩向著函谷關而來,尹喜凝目觀望片刻,便見一位老者騎在一只青牛之上緩緩向著函谷關而來,在他身後有兩位青年男子步行跟隨,其中一位儒雅男子面帶微笑,不時與老者交談,而另一位青年則從始至終沉默寡言,仿佛外界的一切都對他毫無吸引力一般。
尹喜見狀面露驚喜之色,心中暗道機緣已至,于是尹喜當即飛身下了函谷關,快步奔至老者青牛之前,恭恭敬敬的對老者行了三跪九叩大禮,口稱︰「弟子尹喜,拜見聖人,聖人萬福金安!」
老者聞言住了青牛,對尹喜緩聲問道︰「你……怎知吾之身份?」
尹喜恭敬答道︰「弟子在關上練氣,眼見天邊紫氣東來,知是聖人臨世,因此特來朝拜!」
「嗯,有慧根,有機緣,有決斷……」老者微微點頭,沉默片刻說道「你既識破吾之身份,又對吾行此大禮,便是與吾有師徒之緣,吾便將你收入門下,為吾二弟子吧!」
「弟子尹喜拜見師尊!」尹喜恭恭敬敬再次行了三跪九叩大禮,而後詢問道︰「敢問師尊法號,好令弟子日日朝拜,不至懈怠!」
老者緩聲說道︰「你既入吾門下,自當知吾名號,吾乃道門三清之首,太清道德天尊于人界行走之化身,人界姓名曰之李耳,亦作老聃,你可稱呼吾……老子!」
尹喜當即三次行禮,口稱︰「弟子尹喜,拜見老子師尊!」
「吾今另有要事,不可在此久留,便與你講到一次,望你好生聆听!」而後老子轉頭對身後兩位青年說道︰「你們也須仔細聆听,所得多少,各憑悟性!」
這兩位青年不是別人,正是當年封神量劫最後,被道德天尊帶走的截教大弟子多寶道人,以及當日老子離開周都洛邑之時,主動現身跟隨的神秘青年史艷文。
兩人心知此乃千載難逢的機緣,自是沒有拒絕之理,于是揮手在地上化出三個蒲團,與尹喜一同盤坐其上,聆听老子講道,只听老子緩聲講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聖人講道,自是不同凡響,隨著老子開口,便見天花亂墜,地涌金蓮,祥雲四合,意象橫生,洋洋灑灑五千字《道德經》自老子口中緩緩講出,仿佛包含天地至理一般,令三人不禁沉醉其中,片刻之後,本就不長的《道德經》便已講述完畢,但三人或痴笑、或皺眉、或沉醉,卻是久久不能自拔。
良久之後,史艷文最先清醒過來,起身對老子行禮說道︰「史艷文,多謝聖人講道之恩!」
「吾本以為會是尹喜最先清醒,畢竟他心境雖高,但修為太低,無法自吾講道之中領悟太多,但沒想到,最先清醒的竟會是你!」老子平靜的面容浮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說道︰「果然,你雖曾為二弟門下弟子,但自身之道卻與我道門之道有所差別,如今想來,你跟隨我這些時日,目的應該也並不單純吧!史艷文,不……或許吾應該叫你,封神之人,玄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