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封為翰林大學士,顯然杜晉是一個滿月復經綸、學富五車之人,事實上他也是當代公認的大儒。到現在為止,他所心醉的也只有學問兩字而已。即便是內相之職,多是幫著乾文帝舉薦一些人才,處理一些王朝內部的問題。但凡像是對外征戰之事,一向被他所不理。
杜晉追求的是孫子兵法‧謀攻篇: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在他看來,只有蠢材或是不得已之下才需要用兵戈來解決問題。真正的智者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以道德治理天下,方才是上上之策。
正因為此,從沈傲說要去尋蠻人麻煩的時候,他便沒有在去在意。直到現在,沈傲歸來了,他同樣也不會在意,因為不管是勝是敗,即是動了兵戈,便已是下乘之舉,實在是沒有什麼好關注的。
老神哉哉的他,時不時也會眯上眼楮看著周邊人的表現,然後心中就會嘆息了一聲,「為何這個世界上蠢材會如此之多。他們連用德行教化世人都不知道,還有何顏面立于這朝堂之人?
與這些人站在這里,實在是讓人羞與其為伍。
相比于杜晉用著俯瞰眾生的方式看向他人,這一會慶王、襄王、左僕射範師通等人卻是正忙著在串連,不亦樂乎。
上朝之後,襄王才知道沈傲昨天入城的時候還帶來了萬匹良駒。听說牛羊和騾馬更是不少。
更听人說隨著沈傲一起歸來的各項物資就有四百大車,後都被送到了忠國公府。
那可是四百大車呀。相比于沈傲出行時只是帶了五十大車,那是足足八倍。那要裝多少的東西,都應該是好東西才是,而做為大乾的臣子,即是有了什麼好處,是不是應該先要向朝廷交付一定的好處?
沈傲一車都沒有向國庫中送去,反倒是全拉回了自家的府中,就憑著這一點,便足以治他的罪了不是嗎?
想到這里,襄王已經決定一會要跳出來好好的彈劾沈傲,他還要爭取搶到查抄忠國公府的差事。如此一來的話,他便可以從中獲取無數的好處,豈不美哉。
想到這里,襄王的嘴角不由自主的露出了笑容,顯然這一會他已經在心中開始做著美夢了。
即是夢,那不管是美夢還是噩夢,終有醒來的那一刻。隨著一聲尖叫之聲響起,「陛下駕倒!」原本有些亂哄哄的大殿上,很快恢復了一片的安靜。
乾文帝穿著一身繡有金龍的皇袍大步走向龍椅之位時,下面的群臣跪倒在地,齊呼︰「臣等見過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愛卿平身。」乾文帝向著金龍椅上一座,面色平和般的說著。
眾臣應謝,後齊齊起身。隨後,不少的目光便向著皇帝的臉上看去,他們很想通過自已的觀察來看看皇帝的心情如何,借以推論出沈傲到底做了什麼事情。
很可惜。一位優秀的帝王必需是一位極好的演員,輕易不會將喜怒哀樂表現在臉上。
即便是有一天一定要表現出來的時候,也未必就是真實的。
乾文帝看起來面色與平常一樣,不喜不悲,眾臣一番觀察之後,實在是尋不到絲毫的破綻,不得已只能放棄。
嚴福也在乾文帝身邊注意觀察著眾臣。當然,余光更多的是關注著皇帝的一舉一動。
「嗯。」乾文帝輕輕頜首點頭的那一幕,被嚴福飛快的捕捉到,當下他便一步站了出來,高聲誦唱著,「有本早奏,無本退朝。」
嚴福的喊聲之下,回應的是一片的靜寂。
原本眾大臣想的是,沈傲昨晚歸來,收獲甚豐。又連夜見了皇帝,那是不是此人去做了什麼,做的如何應該向眾臣說上一聲呢?大家也好知道到底發生了些什麼事情不是。
可現在,看乾文帝的意思,他絲毫沒有要開口之意,眾臣得不到任何有用的信息,還要如何去做?
直接彈劾嗎?只是連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都不知道,要如何的去彈劾?
不少的臣子都是一臉愣然的模樣,這些都收入在乾文帝的眼底。他心中想笑,卻又偏不去說些什麼,他就是要看看,自已什麼都不說,什麼都不做,這些臣子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乾文帝更想看看,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有多少人會反對沈傲,多少人會支持他,他亦是要做到心中有數。而這一切都來源于昨天晚上出宮回來的嚴福的奏報。
嚴福出了宮,一般所見所聞都是要向乾文帝匯報的。這也是他的職責之一,便于皇帝更好的了解外面的一些情況。
從嚴福的口中,就說出了他听到震天般那齊叫恭迎少公爺回府的聲音。
嚴福說出這些,不過就是當一個樂趣講給皇帝去听罷了。卻不知道,引起了猜疑心很重的乾文帝疑心。
之前就說過,乾文帝這個人眼中只有江山,只有權力,沒有什麼親情和感情。在他眼中,只有可用之人和不可用之人而已。亦可以說,可防之人,不需防之人。
沈傲有能力,這一點自然是讓乾文帝滿意的一點。但當沈傲的能力太強,甚至達到了可以功高震主的時候,乾文帝就變得不得不小心起來。
文才無雙、賺銀子的手段無人可比、倘若還能帶兵打仗,還能以少勝多。這樣的全才是國家之福,是百姓之福,但又何償不是帝王之悲呢?
當臣子的光環要勝過帝王的時候,要讓帝王如何自處?
盡管沈傲在昨天晚上匯報戰事的時候,把之所以能勝歸功于蠻人的輕敵,拔汗那人的勇猛之上,盡可能的將自已的作用最小化。但畢竟是打勝了不是?
乾文帝雖然也不認為沈傲有帶兵打仗的能力,他把一切都歸功于運氣太好的身上。但其它朝臣可不知道這些,百姓也不知曉,誰知道大家會不會認為沈傲是真的有帶兵能力呢?盡管乾文帝已經決定以後盡量不給沈傲帶兵的機會,但堤防之心同樣已經存在。
而像是沈傲這般的能臣,攤上一個沒有什麼抱負的帝王還好一些,還巴不得有這樣的能臣出現,輔助于他。可是放在有野心的帝王身上,就完全的不同了。所謂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
同樣,一山不容二虎,即便父子也難容。
如果說乾文帝已然是一個老頭,隨時會撒手西去,或許他還會慶幸上天把這般好的接班人送到自已的面前。可現在他正值壯年,又怎麼會輕易的允許替代他之人如此早的出現?
這就是帝王心思,無人可以理解。
這就是帝王無情之處,很多時候辦了壞事要挨收拾。但也有些時候,辦了好事也一樣少不得被猜忌,甚至是被責罰,更甚者,滿門抄斬也不是沒有可能。
就像是歷史中的韓信、岳飛等人一般。
沈傲畢竟是乾文帝的四皇子,身後又有傲雪這般強勢人物存在。乾文帝自然不能有殺人之心,但給沈傲找些麻煩,若是不讓他染指權力還是可以做到的。而這一切就看今天朝臣們在朝堂上的表現了。
倘若是支持沈傲者甚多,那說不得就要打壓一番。
反之,反對者甚多的話,皇帝才能夠放心使用沈傲,而不用擔心尾大不掉的事情出現。
正是有著這樣的想法,乾文帝才有意沒有說出沈傲之事,而是想要看看眾臣們的反應如何。
大家又哪里知道乾文帝的心思。眼見其沒有說忠國公回城之事,大家便以為這是皇帝又要行袒護之舉了,畢竟之前不是沒有這樣的先河。即是如此,大家豈能答應。
乾文帝越是不說,豈不越是證明沈傲做了什麼錯事嗎?若不然的話,為何皇帝不直接說出來,為其正名呢?
眾臣誤會了皇帝之意。有些人便在互視一眼之後,當下就于列班中走出,手持芴板站了出來。
第一位站出來的便是御史閔福,這位左僕射範師通的門生。「啟奏陛下,臣昨日听聞忠國公沈傲已經回到了大梁城中。但不知為何今天在朝堂之上沒有見到他,對此,臣十分的好奇。還記得五月之前,忠國公曾自信滿滿的說著要前往蠻地,尋蠻人之麻煩,讓蠻人在不敢小視我大乾,但不知道他是不是已經做到了呢?」
「沒錯,臣也十分的好奇。即然忠國公回來了,總是要給大家一個交待。倘若他真的完成了任務,也好說與大家听,震奮一下人心呀。」接著又有臣子站了出來。只是這一次不在是慶王系的人,而是襄王一系的官員。
隨著兩人站出之後,接下來又不斷的有臣子站出。這些人說的話也越來越直白,已經有人直接質疑沈傲此行的目的,是不是沒有去打仗,而根本就是去經商賺錢了,如此一來的話,豈不是戲耍了大家,玩‧弄了大家,那是要負有責任的。
這一切便是信息不暢帶來的後果。倘若是在後世,即便是再遠之地,發生了什麼事情,都可以在第一時間傳回來,哪里還會有這些誤會?
感謝鐵鐵吉平安的打賞。浪子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