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的胃口也太大了……

作者︰孤獨麥客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發個單章澄清一下。

首先開宗明義,主角沒有入蜀的計劃,因為實力不允許。

下面澄清幾個問題。

(1)有人說我要給主角開反向金手指。

我很無奈,這是正向金手指好不好?李茂貞、朱玫大戰,很大可能是一方戰敗,然後另一方就搞定大局了,根本不會給主角機會。

(2)如今的局勢,攻蜀也不可能。

幾千人入蜀,成功的可能性很小……附庸藩鎮不要指望,在我推演中,從不當他們是可靠的。至于附庸藩鎮的戰斗意志和戰斗力,相信梁晉爭霸時各方的表現已經讓大家看得很清楚了,基本上最先潰敗的就是他們,大部分時候根本就是出工不出力,說不定還會倒戈。

(3)隔著兩個附庸藩鎮入蜀?你們當真?

哪個人敢做這個決策,直接永不任用了。

(4)如今重心還是在中原。

入蜀要多少兵?穩妥一點,五萬人。哪來的五萬兵哦?又和朱全忠開戰,還要防著點李克用,後方也要留兵鎮守,根本抽不出來。

主角的地盤,優勢是有後方,但不要認為沒有劣勢。劣勢就是地方太大,相互間間隔遙遠,交通不便,故需要留兵戍守。

朱全忠的劣勢是四戰之地,優勢是地盤聚在一起,交通便利,地方上不需要留太多兵戍守,可以發揮出大部分實力。如今主要還是對付他。

(5)這是一條小支線,我都不打算多寫,就是為了平衡蜀中局勢的,屬于正向金手指了,但你們胃口太大,這是我沒想到的……

(6)上本書老讀者都知道,寫了1000多萬字,我是無大綱寫作。本書同樣無大綱,所有局勢都是現推,書里面各方勢力的反應、發展等等,都是動態變化的,一步步推演,我也不知道下一步變化是什麼。

有些讀者說我大綱里寫了怎樣怎樣,我要澄清一下,我沒大綱。

本來這本書是打算內投某編輯的,但因為內投要附大綱,就放棄了,直接發書。

我認為歷史推演,列大綱是不太合理的事情,因為作者怎麼可能在剛開始寫書的時候就預測到後面會怎麼發展呢?各勢力的政治、經濟、軍隊等等都是動態變化的,這個大綱要用超算來模擬才能知道每一步走向吧?

最後總結︰我明明在給主角開正向金手指,居然被人說開反向金手指,這……

7017k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