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丹硯越听越是心驚,心下實在不敢相信柳生一族有如此勢力。可是回想起東遼縣發生的種種不可思議的事情,卻又覺得厲秋風推測的頗有道理。她又想起自己在江南之時,慕容山莊在杭州也佔了一大片土地,百姓和官府也從來不敢進入。柳生宗岩略施手段,用鬧鬼之事來恐嚇百姓和官府,卻也不是什麼稀奇事情。
只听厲秋風接著說道︰「其時正德皇帝在位,屢次想要北征韃子,犁庭掃穴,徹底消除北方大患。不過自從土木堡大戰之後,大明元氣大傷,朝廷官員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不敢再與韃子爭鋒。正德皇帝天性跳月兌,做事不循常理,朝廷大臣時常勸諫,勸阻他出兵北征。皇帝無奈之下,竟然扶持宦官與大臣對抗。朝廷黨爭不斷,鬧得烏煙瘴氣。到得後來,正德皇帝寵信錢寧、江彬等人,在宮中訓練軍士,打算拋開兵部,練出一支只听自己號令的大軍。朝廷大佬見此情形,心下焦急,既擔心正德皇帝揮師北征,引發大亂,又怕錢寧、江彬派人打探自己的秘密,奏上一本,害了自己的性命。須知這些朝廷大佬,無一不是擁有家財萬貫、千頃良田的大財主、大地主。他們明里在朝廷作官,暗地里卻派心月復之人到江南購置田地房產,開辦商鋪,牟取暴利。若是戰事一起,不只他們要隨皇帝北征,兵危戰陣,危險萬分,而且為了籌集軍餉,朝廷必然要加收賦稅。這些官員在江南置辦產業,為了不被御史彈劾,用的都是別人的名字。若是朝廷征稅,當官的必定要受到極大損失。是以這些官員抱起團來,竟然與正德皇帝鬧得不可開交。後來眼看著無法阻止皇帝,他們便起了歹心,想要改朝換代,另立新君。
「柳生宗岩在遼東做沒本錢的買賣,後來更派出殺手橫行天下,殺人換錢。朝廷大佬派出的眼線打探到了柳生一族的底細,便拿出大筆銀子,要柳生宗岩刺王殺駕。柳生宗岩原本就心懷異志,與朝廷大佬一拍即合。只不過雙方爾虞我詐,各懷心機。柳生宗岩想殺掉正德皇帝,自己做皇帝。而朝廷大佬卻想擁立新君,保住自己的權力和利益。柳生宗岩與朝廷大佬訂立盟約之後,盡起族中精英,潛入關內,以待時機。」
柳秋風說到這里,略停了停,接著說道︰「朝廷大佬與興獻王府暗中勾結,打算害死皇帝,由興獻王入繼大統。這些大佬派出不少眼線,暗地里查探興獻王的情形。這位興獻王雖然年輕,卻是極為聰明之人。他一心想做皇帝,偏偏裝出一副懦弱的模樣。朝廷大佬想要找來代替正德皇帝之人,須得容易受他們的操控,是以听到心月復回來稟報,這些人便將寶押到了興獻王的身上。
「其時寧王造反,正德皇帝大喜,一心想著帶兵親征,先拿寧王試試身手,再揮軍北上,一舉將韃子滅了。只不過他統帥的大軍還沒有趕到戰場,寧王便被王陽明率軍擊敗。正德皇帝心下老大不高興,要王陽明將被俘虜的寧王父子押解到南京獻俘,他要在校場上和寧王父子打一架,比個高低強弱。
「朝廷中那些心懷異志的大佬見皇帝出京南下,正中下懷。他們一面派人在興獻王陵搗鬼,誘騙錦衣衛和東廠高手大舉西進。如此一來,正德皇帝身邊的守衛勢力大減,他們便可刺王殺駕。一面又要柳生宗岩在湖廣殺盡錦衣衛和武林高手之後,立即潛入南京刺殺皇帝。只是這些大佬千算萬算,卻沒有想到慕容秋水老先生也在南京伴駕。正德皇帝雖然中了詭計落入湖中,不過斜刺里殺出的柳生宗岩卻被慕容秋水老先生攔住。兩位絕世高手打了一架,柳生宗岩稍遜一籌,被慕容老先生擊敗,只得倉皇退走,沒能將正德皇帝格斃當場。」
慕容丹硯听厲秋風說到這里,點了點頭,口中說道︰「此事我听爹爹說過。爹爹與南京六部幾位尚書、侍郎向來交好。正德皇帝南下之時,這些官員生怕有人暗中對皇帝不利,便請我爹爹到南京,暗中保護皇帝。我爹爹初時並未將此事放在心上,以為皇帝出巡,身邊有大內高手守衛,江湖之中邪派高手不少,卻也無人敢冒此風險。只是他到了南京之後,卻發現皇帝身邊的侍衛雖然眾多,杰出人物卻沒有幾個,心下大感驚奇。後來皇帝泛舟于湖上,座船突然傾覆,登時一片混亂。便在此時,有武林高手現身,想要劫殺落水的皇帝。其時我爹爹扮做南京工部尚書林大人的隨從,見情勢不妙,便即出劍攔住那人。其時他還不曉得此人是柳生宗岩,見他出劍詭異,武功極高,心下也是極為驚訝。兩人在湖邊斗了三百余招,兀自不分勝負。後來侍衛將皇帝從湖中救了出來,柳生宗岩見侍衛越聚越多,知道陰謀敗露,想要刺殺皇帝已無可能。他心慌意亂之下,想要奪路逃走,這才被我爹爹所乘,在他肋下印了一掌。不過此人也真是了得,若是換作別人,被我爹爹打了一掌,只怕當場吐血,再也休想逃走。可是此人竟然憑著手中一柄長劍,殺死數名侍衛,奪路逃走。我爹爹察覺此人武功極高,若是被他逃了,勢必留下禍患,正想追趕過去。林大人卻擔心左近還有高手窺伺,將我爹爹攔了下來。」
厲秋風遙想當年慕容秋水與柳生宗岩決戰的情形,兩大高手這場決斗定然是精彩萬分。只可惜自己沒能親眼目睹,實屬一生憾事。他思忖了片刻,這才開口說道︰「柳生宗岩鎩羽而歸,沒能殺掉正德皇帝,自己反倒受了重創,只得藏匿起來。正德皇帝發覺有人暗中要謀害于他,便與親信定下了計策,假裝傷重身亡,想要暗中追查是何人陰謀弒君。只不過他藏匿到民間之後,卻覺得做一個自由自在的平民百姓,比在宮中做皇帝要快活萬分。從此樂不思蜀,再不理會朝廷的爭斗。京城的大佬以為皇帝駕崩,忙不迭地將興獻王迎入宮中,登基坐殿,便是當今嘉靖皇帝。只不過這些大佬萬萬沒有想到,嘉靖皇帝性子剛硬,乃是一個極為厲害之人。他做了皇帝之後,事事乾綱獨斷,排擠正德舊臣。那些大佬這才如夢初醒,後悔不迭。不過嘉靖皇帝羽翼已豐,借著大禮儀之爭,將前朝老臣盡數趕走,起用了自己的心月復近臣,朝廷紛爭這才偃旗息鼓,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