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三日傍晚,又有兩名錦衣衛為厲秋風和慕容丹硯送來飯食。厲秋風拱手說道︰「請問兩位大人,陽大人和許大人何時召見在下和慕容姑娘?」
兩名錦衣衛對視了一眼,其中一名錦衣衛搖了搖頭,口中說道︰「咱們前來送飯之時,兩位大人並未有此吩咐,請厲百戶在此好生歇息,若是兩位大人要召見二位,必定會派人前來相請。」
這名錦衣衛說到這里,略停了停,這才接著說道︰「不過有一件事情可以告訴厲百戶。昨天傍晚,天津衛和登州衛各有一隊官兵從海上赴援,已在東遼縣碼頭下船。陽大人和遼東總兵張貴張大人、山海關總兵馮彥卿馮大人一同前往碼頭迎接。待陽大人忙過這些事情之後,或許就會派人前來請兩位過去說話了。」
厲秋風心中一怔,沉吟了片刻,這才開口說道︰「天津衛和登州衛派來了援兵?兩衛的兵馬加在一起,不下兩三萬官兵!這麼多官兵到了東遼縣,就算倭寇沒有退走,咱們也不必怕他們了。「
那名錦衣衛搖了搖頭,笑著說道︰「只怕厲百戶想錯了。我听跟隨陽大人和許大人前往碼頭的兄弟說過,兩衛各自派出了四千精兵,大小戰船七八百只,眼下盡數停泊在東遼縣碼頭。至于官兵是否要進入莊子駐扎,咱們可就不知道了。」
兩名錦衣衛離開之後,厲秋風這才對慕容丹硯說道︰「官兵大舉來援,陽震中手握重兵,對張貴和馮彥卿再無畏懼。我听陽震中說過,他此番帶領大批錦衣衛來到遼東,除了要對付倭寇之外,還打算削去張貴的兵權。「
厲秋風說到這里,略停了停,接著說道︰「陽震中明面上說要解除張貴的兵權,其實一旦張貴失勢,不只他的身家性命不保,而且朝野上下還會掀起一場大案,不知道要株連多少官員。張貴是死是活,原本與我無關,只是陽震中若是借此案羅織罪名,誅殺政敵,我當然不能坐視。是以張貴即便可惡,不過他畢竟是大明一員猛將,有他坐鎮遼東,韃子便有所顧忌,不敢大肆南下。而且蠻子驍勇,眼下也只有張貴能夠壓制。怎生想一個法子,既能救出那些扶桑百姓,又能讓錦衣衛放過張貴。」
慕容丹硯見厲秋風說話之際眉頭緊皺,心下暗想,厲大哥是英雄豪杰,竟然在錦衣衛當差,此事太過奇怪。當日我被假馬東青暗算,哥哥將我帶回慕容山莊療傷,其間爹爹曾經問過厲大哥的師承來歷,我壓根說不出來。後來我傷勢大好之後,爹爹要我試演厲大哥的武功。我起初擔心爹爹知道厲大哥的武功家數之後,會對厲大哥不利,是以死活不肯答允。後來娘親看出我的憂慮所在,暗地里勸我不要多想。她說爹爹是天下第一劍客,于普天下各門各派的武功無不了然于胸,我只須學著厲大哥的模樣,將他的刀法使出一招半式,爹爹便能認出厲大哥的武功家數。如此一來,別說爹爹壓根不會對厲大哥不利,退一萬步說,就算爹爹真要試試厲大哥的武功,就憑這一招半式,爹爹也奈何不了厲大哥。我听娘親說的甚是有理,這才在爹爹面前試演了幾招厲大哥的刀法。只是厲大哥武功太高,出刀快若閃電,我只能稀里糊涂照貓畫虎比劃了幾下。爹爹見我試演厲大哥的刀法,初時還面帶笑容,只是看了三招之後,臉色卻變得極為難看。我生怕爹爹對厲大哥不利,謊稱只記得這幾招,不肯再比劃下去。其時娘親也在旁邊觀看,見我爹爹如此模樣,她還得意洋洋地說道,老頭子,是不是硯兒結識的這位少俠武功高強,連你也應付不了?
爹爹皺著眉頭思忖了半晌,這才搖了搖頭,口中說道,硯兒使出的這幾招極為古怪,若她沒有記錯,這個姓厲的小子與武當派必定有莫大的關聯。可是武當派自創派祖師張三豐威震江湖之後,拳、掌、劍、輕功都有獨門絕技,偏偏沒有出奇的刀法,更加沒有听說過有哪一位武當派高手以刀法稱雄江湖。難道傳授給姓厲的小子刀法的那位武林高手並非武當派弟子,而是偷學了武當派的武功,生怕被武當派知曉此事,這才化劍法為刀法不成?
爹爹是天下一等一的大高手,他雖然認不出厲大哥的武功家數,不過再三說過傳授給厲大哥武功的那位武林高手絕對是一位了不起的武學宗師,以武功而論,只怕並不在他之下。我曾听厲大哥說過,他師父是蜀中的一位隱士,向來不在江湖之中行走,更加不會與武林各大門派打交道。厲大哥自幼被他師父所救,一起在蜀中隱居。蜀中離著京城有幾千里,如此一位無意名利的武學宗師,又怎麼會讓自己的弟子到錦衣衛當差?是以厲大哥到京城加入錦衣衛,此事頗為蹊蹺,只怕其中另有隱情。這些日子看厲大哥的言行舉止,他既討厭張貴,又不忍張貴被錦衣衛所害,可見兩人之間必定大有關聯。只是厲大哥不肯明說,我也不好多問。不過厲大哥說得不錯,張貴這個家伙雖然討厭,不過他確實是一位驍勇善戰的大將,若不是手下兵馬太少,只怕早就將倭寇趕下大海喂魚了。
念及此處,慕容丹硯點了點頭,口中說道︰「張貴打仗確實是一把好手,若是真被錦衣衛害死,遼東沒了這樣一員大將坐鎮,非得惹出大禍不可。陽震中一心要害死張貴,豈不是自毀長城?以他的智計,原本不該如此行事才是。」
厲秋風點了點頭,嘆了一口氣,口中說道︰「這便是黨爭的可怕之處。張貴也好,陽震中也罷,都是心思縝密,極富智計之輩。可惜兩人並非一黨,在朝廷互相傾軋,斗得你死我活,反倒將韃子、倭寇這等大敵放在了一邊。若是朝廷大員能夠上下一心,全力對付外敵,以大明疆域之廣,將士之眾,軍械糧草之多,如韃子、倭寇這等小丑,焉能為禍如此之烈?可惜朝廷官員七八成力氣用來對付政敵,哪有余力去對付韃子和倭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