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星球,讓一顆原本充滿綠色植物和原始生物的星球改造成充滿輻射、污染的環境。
改造本土生物,讓原本都不站在這個星球食物鏈頂端的四腳爬行類生物出現擬人化的變異。
這的確就如大眼哥所說,這群星球殖民者正在享受作為造物者的快樂。
從記錄的圖像上來看,這些殖民者是的確對生物改造、星球改造的技術充滿了狂熱的信仰,並做了長久進行科研活動的準備。
而那些‘蜥蜴人’在它們的培育下,開始出現智慧生物的一些特性,如使用工具等等。
並且一部分大眼哥科學家還把那些蜥蜴人幼崽當做孩童來撫養,得到這種特殊待遇的蜥蜴人在智慧的進化上比普通個體表現得更加迅速。
蜥蜴人的進化過程的確展現出了大眼哥文明當時具有的強大生物科技,在不過短短數十年時間里,蜥蜴人就從四腳小動物進化到了能夠形成自己族群的程度。
原始的蜥蜴人族群有著模仿大眼哥文明的痕跡,畢竟其中的佼佼者都是被大眼哥科學家耗費心力培養出來的。
不過最讓泰坦小隊們震驚的是,這些蜥蜴人在還是蜥蜴的時代,便擁有一種無與倫比的交流方式︰通感。
對于擁有先進科技的大眼哥殖民者們來說,自然形成的通感交流能力的發現令它們欣喜不已,相應的各種研究也被推進著,一些研究成功被大眼哥文明廣泛利用。
而利用的方式與人類的通感科技頗有些類似的地方,也是用來讓大眼哥得以如臂使指一般地操作各種機械,只是相比于人類的通感科技,大眼哥在自然的通感基礎上研究出來的通感科技更加具有廣泛適應性。
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被殖民者們帶回到大眼哥的文明世界中,並因為利益迅速擴散到遍布多個星系的大眼哥文明里頭。
通感科技引申出的交通、醫療、網絡等各個方面的進步,生物科技對大眼哥個體壽命的延長都有著極大的貢獻。
但一切並不只有好的方面,不好的一面在這一切發生的最初之地,那顆已經被改造的面目全非的星球上生根發芽。
如泰坦小隊猜測的一樣,蜥蜴人的文明,便是先驅文明的起源。
殖民者科學家們也許有著各種的目的,但作為一個整體,它們的一切行動說到底都是為了利益。
一旦為了利益,就會產生爭斗。
對于一個處在星際殖民時代的文明種群來說,利益的爭斗是殘酷而直白的。
殖民者的艦隊在戰爭中被攻擊落敗,失去了對所佔有星球的控制權,科學家們不願自己的成果被奪走,戰爭在星球的天空中爆發。
戰爭的最後並沒有勝利者,進攻方受到重創逃離,殖民者們也不得不收縮力量撤離這顆還不足以承載它們的星球。
一轉眼,宏偉敘事的畫面向大家展示了先驅文明內部的戰爭情況,由于科技的井噴,掌握不同科技樹的各方使出渾身解數攻擊敵方。
科技帶來的巨大破壞力,讓文明過去的一切保持和平的制衡手段失效,在沒有新的方式來形成新秩序的情況下,戰爭進入了無休無止的狀態。
而在一個星際文明整體都卷入到內戰之中後,這顆孕育著先驅文明最早雛形的小小星球得到了喘息跟發展的機會。
畫面回到了星球上,殖民者們留下的設施設備還在沒有操縱者的情況下繼續運行和收集著數據。
經過改造,已經從綠色變為黃色的星球上,看起來還像一群原始人的蜥蜴人聚集在一起,經過多年的進化,這些家伙已經有了先驅的雛形。
它們躲藏在地下,除了覓食之外很少到地表,以至于還在自動運行的監控設備沒有發現任何異樣,直到先驅們從地下涌出,它們已經成為這個星球上的霸主,它們駕馭著星球上的土著生物進化成的怪獸沖了出來,朝著曾經培育過它們的地方涌去。
殖民者雖然已經離去,設施中的防御武器卻還在自動化的運行著,這些武器的威力巨大,卻被看起來只是騎著怪獸的先驅們巧妙地躲開然後毀去。
它們並不愚昧,在佔領了這些珍貴的科研設備後,它們所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學習。
一個被強行創造出來的智慧物種,在形成了粗糙的文明結構之後,隱忍到羽翼豐滿,然後朝著它們的創造者反撲,即使只是創造者留下來的遺跡。
遺跡被佔據之後,便再也沒能留下真實的影像資料,但這時候畫面變成了模擬圖像,大眼哥親口解說起來︰「通感能力,其實一些科學家在研究的時候便意識到了其中的危險,但技術背後的利益實在是太過有誘惑力,以至于這些科學家把風險當做了必要的犧牲,而忽視了一定會造成的後果。
在研究通感技術的時候,一些科學家便與這個新物種的一些個體進行過通感。
通感是一種驚人的技術,那些科學家從這種生物身上學會通感的同時,這種生物也通過通感在學習科學家們的知識。
在被釋放到野外自由組建族群後,那些最初被通感的個體展現出了超越同類的智慧,而通感可以讓這個種群中的每一個個體的意識相互連接,傳播知識的效率遠遠超過了需要通過長時間學習或者其他一些技術手段傳遞知識的物種。
知識為這個種群帶來了思維的進化,而被殖民者改造過的星球,則為它們的身體進化提供了能量。
據我所知,我們這個種族喜愛的自然環境,對于很多文明種族都是致命有害的,比如說你們地球人。
但是經過生物技術改造後的新種族,不止能夠適應這樣的環境,還在這種環境的促進下飛速地進化成了成熟的物種。
殖民者留下的科技以及知識讓它們的種群飛速地進化,而其中最重要的技術是它們的生物技術。
它們因為我們的生物技術誕生,然後在此基礎上進化成了使用生物技術改造、制造一切。
比如這種東西,看起來很特別的飛船,事實上竟然是一種生物體,還有這種看起來很奇怪的生物,體內卻能夠發生可控的核反應,並進化成了這個文明遠航太空的動力源。
它們的生物技術爆炸式進步的同時,卻給它們誕生的星球帶來了巨大的破壞,因為這個過程中它們要索取實在太多的能量。
經過了幾百年的發展,這個星球竟然已經快被它們掏空,這時候它們的目標便瞄向了我們在星際殖民時代探索過的星球。
無論它們是否順利地保存了祖先的記憶,事實便是它們選擇了遠航太空,尋找被我們改造過的星球,作為下一個被掏空的地方。
而此時我們的文明已經不再是星際殖民時代,星際殖民這個詞匯,雖然有著殘酷的意義,但終究代表著發展的意義。
但我們的文明經過技術大爆炸之後不是繼續發展或是進入穩定,反而在技術進步放緩之後開始了用戰爭搶奪已經開拓的有限資源中去。
那個時代,應該被稱作星際戰爭時代。
我們文明的內部,因為科技路線的不同、主張的不同、還有一些別的矛盾,形成了許許多多的團體各自為戰。
當戰爭進入到一定階段,殘酷程度開始超過了過去的一切戰爭,動輒便爆發出毀滅一顆星球的戰爭。
曾經的殖民者用生命和夢想開拓出的殖民星球,代表我們文明最輝煌時代的遼闊邊界,開始被一個個摧毀,而摧毀這一切的都是構成這個文明的要素。
毀滅,才是那個時代的主體。
而在我們的文明內部互相毀滅進而自我毀滅的時候,我們創造的新物種卻邁著還顯得有些笨拙的腳步開始對我們亦步亦趨。
這個新物種在我們文明中的描述,我難以準確地為你們翻譯成地球詞匯。
它們的飛船笨拙而緩慢,但沒到達一個殖民星球,便能夠順利拿到一些它們需要的東西,其中最寶貴的,便是知識。
但隨著知識量的增大,為它們帶來的不是進步,而是因為物種之間的隔閡讓那些知識反而變得對它們有害。
每到一個星球,它們都會停留數年,既是為了消化那些對它們有用的知識,也是為了汲取星球的能量。
但殖民星球這個詞匯,往往意味著原始的脆弱,對于我們這個文明曾經的體量來說,許多的殖民星球都是難以承受我們的破壞力的。
更何況新物種是一個破壞力遠超過我們的文明,掏空了許多的殖民星球後。
它們並沒有去改造普通星球或者尋找能夠容納它們的空白星球的想法。
它們盯上了我們的本土,那個它們的創造者居住的地方,它們故鄉的故鄉。
我們的星球很遼闊,按照地球的劃分方式,這里是一顆極其特殊的行星。
星球的特質剛好有利于我們這些對能量需求極大的生物生存。
這里是我們的樂土,自然也是我們創造出來的生物的樂土。
它們攜帶著結合了我們的技術的武器,開始朝著我們的本土一路進攻過來。
你們看,它們一路掠奪殖民星球,一路朝著我們的本土航行,每經過一個星球它們似乎都要強大一些。
那麼就是它們毀滅了我們的文明嗎?
並不是,諷刺的是,從它們出發到到達我們星球,一共經歷了五百多年的時間。
在五百年的歷史里頭,我們的星球表面被夷平了十次,經歷了各種技術路線的強大武器的洗禮之後,原本看來美麗富饒的自然環境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真正的焦土。
而我們的個體數量,也從數百億記銳減到數千萬,為了活下去,我們不得不在地下修建一連串的避難所。
避難所的修建,讓一些動植物也得以苟延殘喘,在最初的一段時間里,地下避難所的確成為了我們文明的樂土,但稍稍安定下來後,內斗似乎已經成了我們文明頭上的詛咒。
戰爭又開始了,哪怕到最後大家能使用的武器已經只剩下冷兵器,戰爭依然在繼續,而我們文明中的大多數個體,也已經退化到了極度愚昧的狀態。
而新物種在星際航行的過程中,遭遇了研究蟲洞科技的科學家們。
它們是一群瘋狂的家伙,當蟲洞研究成為本土的禁忌之後,它們便開始在殖民星球上進行蟲洞試驗。
本土星球是強大的,尚且被蟲洞科技傷害至深,更何況那些條件不如本土的殖民星球。
這些科學家幾乎是以一次毀滅一顆星球的代價來研究開啟蟲洞。
而這樣開啟的蟲洞難以持久,也難以真實地產生什麼效用。
蟲洞技術在它們手中止步不前,可被新物種掠奪之後,卻發生了顯著的進步。
新物種對蟲洞技術的研究是跨越性的,它們順利將蟲洞技術發展到了可控的階段,但依然具有某些缺陷。
其中最重要的缺陷,便是它們依然無法為蟲洞直接制造出合適的能量源,只能通過開采星球內核的能量來維持蟲洞。
但這樣的代價對于新物種來說卻是可以承受的,它們由我們創造,卻擁有比我們更強的適應性。
在星際航行的時期,它們便開始通過蟲洞向能夠到達的地方進行星際殖民,保守估計,它們正在進行殖民改造和已經完成殖民的星球起碼不下一百個,並且因為蟲洞的關系廣泛分布在宇宙中的各個角落。
而最主要的族群,依然選擇來到我們的本土星球。
對于我們都已經不適宜居住的星球表面,對于它們來說確實甘之若飴的美好環境。
它們佔據了我們曾經生存的地方,建立了自己的文明世界,並保持著最初的侵略特性,不斷利用這個星球蘊含的潛力開啟蟲洞,對其他星球進行改造和殖民。」
到這里,泰坦小隊終于明白了兩個文明的關系和宿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