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楷有些糾結,但很快他就做出了決定。
先造中轉站。
他建造分基地,本就是兩個目的。
一個是更貼近材料富集區,方便自身發展。另一個則是原理變異後的超級喪尸,可以在關鍵時刻,通過地鐵轉移,並炸毀隧道,用來阻擋敵人。
這個中轉站,某種角度上來說,就可以當做半個分基地,無論是變異喪尸從哪邊過來,他都可以同樣用炸隧道的方式,短暫的阻隔敵人。畢竟幾公里的距離,只要在中轉站上方做好偽裝,相信到時候就算敵人真的打過來了,也能將敵人阻隔在另一邊,讓其短時間內找不過來。
中轉站,最先制造的是站台。
這些東西系統都有固定模板,只要材料足夠就能制造,非常簡單。
造好站台後,安楷先將站台空間擴大,弄了一個地鐵站大廳。
當然了,肯定不能和真正的地鐵站相比,但他也沒有必要弄那麼大,畢竟庇護所就這麼幾個人,實在沒必要弄太大。
但地鐵站後面的空間,就要大一些了。
首先是一條通道,徑直通往通道井。
這個通道井,是安楷自己命名的,類似這種結構的空間到底該叫什麼他也不知道,反正他制作一個空間來升降載具,類似通道,又是井狀的,所以就被他命名為通道井。
在安楷的計劃中,通道井最終能讓大貨車可以隨意出入,這就要求通道的直徑,最起碼達到是十米才行。
貨車的大小不同,當然長短也不一樣了。
按照系統的劃分,終極大貨車一共有兩種規格,看樣子應該是和現實關聯的。
其中小一號的,後掛車斗為20規格,具體來說就是.18米,配貨毛重一般為17.5噸,體積為24-26立方米。大一號的,是40尺規格,內容積為.18米,配貨毛重一般為22噸,體積為54立方米。
如果按照小號規格來生產的話,算上車頭,十米直徑足夠。
如果是大號的,那算上車頭十米還遠遠不夠。但說實話,大號貨車有些離譜了。
現在畢竟不是和平年代,外面的各種人類產業幾乎全部停滯和毀滅,且不管然後夠不夠這種問題。
就算夠,事實上也根本不需要這麼大量的運輸能力,說實話這個是真的有些夸張了。
動輒十幾噸幾十噸的運力,那不是開玩笑嘛?
而且安楷為什麼要弄地鐵,之前那些原因就不提了,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看上了地鐵運輸的好處。
它在地底,不用擔心在外面會遭遇喪尸或其他風險,地鐵的運輸能力也不弱,可以說,只要地鐵建立起來,就算無法直達分基地,那運輸能力也不見得就比汽車差。更何況,真弄出那麼大的汽車,怎麼一次性搞到那麼多材料呢?
赫爾托是有,安楷也能繼續大力發展種植業,把糧食搞得多多的,然後拿出去與別人交易。
但問題來了,赫爾托的幸存者,能否在兩次交易的間隙里,弄到足夠多的材料?如果按照安楷的標準,就算幾十噸的運力都用來拉鐵,能換到的糧食依舊很多。這麼多的糧食,肯定要養活足夠多的人,但赫爾托有那麼多幸存者嗎?或者說,安楷他們能夠和那麼多的幸存者建立交易關系嗎?
別忘了,赫爾托保不齊也是有大庇護所的,在完全調查清楚前,安楷可不希望自己這邊太出挑,引起太多人的關注。
再者說,就算那些人真的能弄來十幾噸的鋼鐵,那肯特他們要怎麼運回來?
赫爾托那邊是有很多機架,有很多工程機械,可問題是現在還能開得動嗎?全靠肩扛手搬,十幾噸東西得搬到什麼時候?
所以不是說運力越大就越好的,如果各種配套設施和人手都能跟上的話,運力大自然就代表著發展速度更快。但現實問題是,想法好,實現難,這玩意兒根本就不是隨隨便便能弄好的好吧。
因此,大貨車好,但安楷壓根也沒準備現在就弄出來。
太離譜了,弄出來也是浪費。
現階段交易,他還是以小篷車為主,連早先庫里開回來的那輛貨車,他短時間內都不準備動用。
拉貨還是得靠地鐵啊,反正現在中轉站也開始建設了,等中轉站建設到差不多的時候,他就會鋪設第一階段的地鐵。
再說中轉站,過道之後,就是通道井。
安楷準備弄一個直徑十米的通道井,這樣一來,別的不說,庇護所目前的所有車輛和大部分庇護所目前可以造出來的載具,就都能順利運送出去了。
先弄一個高三米,直徑十米的圓柱形空間,通道井是他通過系統設計出來的,系統倒是沒有專門的這種設施,但可以自己設定規格。
包括未來的升降平台和大門,都可以使用使用系統的吸附功能,直接改變形狀,總之過程不難。
不過等他弄好了第一個圓柱形空間後,仔細想想,感覺又有些不對。
自己弄升降平台,似乎沒必要直接從底部直接升到頂部啊,只要有足夠的空間讓載具移動就可以了,打出一個貫穿的通道井是很壯觀,但未來回收載具進行清洗的時候恐怕也是麻煩啊,這麼大的一個通道,載具跟著平台下降,帶入的輻射塵會不會趁機漂浮到其他地方?
想到此,安楷狠狠拍了拍自己的額頭。
還是沒有一個好的規劃的問題啊。
不過這里已經弄成這樣了,再修改也不可能了,那就算了,把這里當做一個類似客廳的空間就可以了。
在旁邊制作電梯井和電梯,一口氣通道靠近地表的位置,然後在最上層建造一層高十米的空間。
這個空間應該就夠了。
目前人類已知的常規載具里,除了輪船和大型飛機以外,還沒有哪個大家伙的高度能超過十米。
十米可是一個很高的高度了,正常三四層樓那麼高啊。
就算是武裝直升機,最高點也沒有十米那麼高,所以有這麼高的空間足夠了。
未來升降平台就放到這里了,正上方是可以朝兩側開合的金屬門,屆時只要金屬門打開,平台升起,就能將載具送到地面上,這樣可比庇護所之前的那種模式方便多了。
由此一來,制作載具的生產線,也應該放在這一層了。
倒是其他設施可以放在其他樓層。
比如說新的「農田」和「牧場」,比如說物料庫和發電機組等等,具體材料可以是用傳輸帶直接進行傳輸,提前留夠空間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