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黃河鯉,莊主任表現出超乎常理的熱情。
他蹲下來,看到盆子里還活蹦亂跳的鯉魚。發現果然跟封燊說的一般無二。
他還讓吳鵬和封燊幫忙,將魚捉出來拍了幾張照片。
拍完照片了……封燊也就開始做飯。
在晚飯吃得差不多的時候。
莊主任放下了筷子喝茶,突然說︰「封燊,我一個長輩的女兒準備結婚了。婚宴上安排了一道鯉魚,取一個‘結為連理’的意頭。
「……想用黃河鯉。可一直找不到滿意的。今天這條魚,我覺得很好,那位長輩應該也會滿意……你要能聯系到,價錢不是問題。」
今天這道紅燒黃河鯉,確實很好吃。說一千道一百,最終歸于‘肉質細女敕、味道鮮美’幾個字。
當然,封燊的廚藝也起了很大作用。
這魚是真的一點腥味都沒。莊主任連魚鱗都特地吃了幾口,感覺特別酥脆。
雖然還沒好吃到讓他發出「太好吃了……以後吃不到了怎麼辦」的中二感慨,但他也不得不承認,這是他吃過最好吃的一盤紅燒魚。
廚藝再好,也做不出像今晚這樣傾向于原汁原味的紅燒魚。所以,他覺得食材也是其中關鍵。
吳鵬也明白過來了,笑著說︰「老莊,你這不是為難封燊麼。你那長輩要用黃河鯉上婚宴,不是你長輩家家境好,就是他親家家境好。
「那麼樣兩家人的大喜日子,兒女成婚怎麼也要擺上百桌。你說一條兩條還好弄。那麼多,他也為難。對吧,封燊。」
封燊︰有難度,不過萬事有可能。
莊主任笑著點頭︰「我也知道野生的純種黃河鯉難得。」
黃河鯉這種魚,曾經產量不低。但是現在卻是求都求不到。
在十來年前,有一家酒店出一萬塊一條的高價求野生黃河鯉,結果一條都沒收著。
黃河鯉從分類上,雖然沒有明確為獨立亞種。但跟其它鯉魚有明顯的區別。而不僅僅是棲息地域上的不同。
野生黃河鯉很難再捕捉到,並不代表著黃河就真的捉不到野生鯉魚。只是,那些捕捉到的鯉魚不能被認定是黃河鯉。
或者說,已經不被認為是純種的黃河鯉了。
事實上,黃河鯉不難找。有養殖的,純種的也有。但野生的就真的很難找到。
野生純種黃河鯉的稀少,原因不僅僅是因為濫捕或者水質污染造成的。還有外來‘物種’的入侵。
這里說的入侵的外來物種,正是各種鯉魚。
黃河流域人工養殖的鯉魚,不僅只有黃河鯉,還有紅鯉等等品種。這些鯉魚逃逸後,進入黃河流域。
鯉魚是一種繁殖力強,而且雜交能力好的魚類——很早以前,我們中國人就可以系統地人工雜交出了各種金魚了。
逃逸鯉魚與野外環境下的純種黃河鯉雜交,然後大量繁殖,再次雜交……周而復始。
因為身處大吃貨國,逃逸的鯉魚在黃河,沒辦法呈現如同北美河流中,那種泛濫的到鯉魚打臉的波瀾壯闊場景,但足以讓‘野生的純種黃河鯉’成為歷史名詞。
現在要吃黃河鯉,也不是吃不到。畢竟有養殖的。
莊主任既然說找不到‘滿意的’。除了想找野生的之外,就沒有其它解釋了。
現在要找幾十條甚至一百條野生純種黃河鯉,可不就是為難人?
莊主任也知道這事有些為難,本打算不提這個話了。
不料他突然收到一條短信。
看過之後,他笑著說︰「我那位長輩看過剛才發的照片了。說是如果能找到一百條三斤以上的,願意以一斤三千塊收購。」
吳鵬听了,看封燊一眼,笑著說︰「這個價格倒是很高了。就怕有些東西是有價無市。」
他不知道的是,封燊卻並不覺得有多為難。
他還真有,只是一百條的數量,達不到。
他想了想,問莊主任︰「你那長輩家的大喜之日,還有多久?」
莊主任一听,笑著說︰「還有一個月左右……是下個月月底。」
封燊點點頭,說︰「我先問一下朋友。如果有,我就聯系你。」
他沒有打電話,而是打開了微信,假裝輸入了幾次對話後,抬頭說︰「我朋友說一百條不敢擔保,但是三四十條倒是可以保證有。如果真要買,他可以盡量往一百條的數量弄。」
「真的?」莊主任本來也沒抱太大期望。
雖說了一百條希望不大,但能有三十條,也可以了。雖說要宴請一百桌賓客,但賓客也有區別。
實在不行,用三十條野生黃河鯉招待貴賓,其余賓客,用養殖的。
「我回去後,就跟我那位長輩說說。看他的決定,我再聯系你。如果他要用,還要勞煩你。」
封燊笑著說︰「好。」
他確實沒有一百條黃河鯉,但是有五十八條。
前不久,他踫上系統更新出來五十條,直接買了。最近這些天,他做了一些吃。只剩下那麼多了。
還有一個多月時間,他也想踫一下運氣,看系統還能不能再更新出來。
系統每天更新出來的商品種類隨機、數量隨機。
他手里五十條是打底的,運氣好系統多更一條黃河鯉,他手里就能多一條。
一斤三千塊錢,一條三四斤就是一萬。
正巧,他想賺積分。
有這麼個訂單,五十萬打底。運氣好,可以有一百萬。
古人言︰錢找有錢人。
這讓封燊有一種錯覺——他是有錢人了?
…………
吳、莊兩人並沒有喝酒,也沒打算在封燊這里留宿。
封燊也沒強留,將兩人送出了農莊才轉身回來。
這天晚上,系統刷出來的五種‘可采購商品’。其中四種,封燊沒有絲毫興趣。
有一種卻讓他眼前一亮,當即買下了。
野豬肚,而且是二十八個。丁級品,總價只需要1.4積分。
二十八個,魏士進給五千塊錢一個。十四萬現金,外加十四個積分。
這是明賺的。
而且,魏士進早就跟他預定過了,只是一直沒刷出來過而已。
他拿出一個看了下,跟上次簽到送的差不多。有四斤多重的樣子。
雖然沒刷出黃河鯉,但有了這個,他也能滿足地入睡了。
第二天一早起床,發現昨晚又下了雨。他吃過早餐後,就拖了一個滑撬從後院上山了。
後山的竹林都沒怎麼打理過。竹筍許多都長成了竹子。竹子太多,也未必是好事,剛下過雨,也是會長些竹筍出來的。他打算弄一些回來。
竹筍確實挺多,封燊只挖女敕的,剛露出劍尖的。
才一個多小時就挖了好幾堆。還有意外之喜,找到好幾叢的竹蓀。
他也沒將竹筍直接拖回來,而是在山上將筍殼給剝了。只留下筍肉——這樣能裝得多一些。也不用再處理筍殼。
只不過沒有了筍殼保護,筍肉氧化會更快速變老,要盡快處理。
將竹筍拖回下山,馬上用清水泡著。這可以減緩竹筍變老。
又將竹蓀攤開曬著。
然後又開了三輪摩托到山涌里面去。
他知道那里蘑菇最多。這也是找到竹蓀給他的提示。昨晚上剛下了雨,山上肯定有許多蘑菇。
蘑菇的季節性很強,他想采一些回來,不管是加工了還是直接鮮吃都挺不錯。
…………
「哥,你來了……怎麼又提東西來?」
吳靜開門見是吳鵬,有些驚喜,看到他手里提著的東西,卻又有些嗔怪。
吳鵬笑著說︰「是封燊讓我給伊伊帶來的包子。做好了急凍著帶回來,現在還硬邦邦的。等化凍蒸熟就能吃了……伊伊想吃的話,讓媽媽給你做。」
他外甥女一臉驚喜噠噠跑到他跟前,還朝他身後看。
章伊伊是那麼貪吃的小姑娘嗎?
「封爸爸?」在哪里?
吳鵬滿臉傷心︰「伊伊只惦記你干爸,一點也不是想舅舅。舅舅給帶了好吃的呢。」
「封爸爸噠!」章伊伊高興地蹦了一下。舅舅手里的包子,她記得這跟封爸爸做的包子一樣一樣噠。「要吃。」
吳靜連忙說︰「好,媽媽這就給寶寶蒸。」
小姑娘點點頭,好像有些失望,轉身又坐在地板獨自玩了。
吳鵬也沒在意,外甥女這樣子已經讓人很安慰了。比之前不知道好了多少。
「立偉呢,還沒回來?」
「他打電話回來說,要晚一點回來。應該十二點半能到家。哥你先坐會,要喝什麼自己動手。我先給寶寶蒸包子。」
「嗯,不用管我。」
吳靜進了廚房幾分鐘就又出來︰「哥你去封燊那了?」
「嗯,昨天去的。去看他那里的情況,好確定節目錄制時間……時間大概確定了,明天還要去跟他再詳細談談。」
「明天去……誒,寶寶去做什麼呀?」吳靜看到女兒突然站起來,搖搖擺擺往房間走。
她跟著過去,看到女兒坐在地上,笨手笨腳地在穿鞋,鞋子還沒穿好,就拖了一個小挎包出來。
章伊伊小朋友走到她舅舅面前,伸手拉住他褲子,抬頭用泠泠的目光望著︰「我也去,封爸爸家!」
吳靜跟她哥哥面面相覷,這女兒(外甥女)是養不住家了?
…………
封燊自帶干糧,在山上一邊探究山里的情況,順便采蘑菇。
還真別說,這山涌里,蘑菇真的不少。大概是多年沒人來采,一發就是一大片。
仙人頭、雞油菌,牛肝菌就有好幾種,比如菌傘黃銅的、兩種顏色的、粉色牛肝菌、黃色。還有一種大腳菇,也即是美味牛肝菌。
雖然每一種數量都不算特別多,相比較那些常見松蕈、滑蕈要少得多。但也是他生平沒見過的數量。
還有羊肚菌,菌傘十幾公分直徑的大鷂菌和不少的松菌。
除那些之外,大白菇、地蘑菇、木耳也不少。
林林總總的,得有二十五六種。
當然都是可食用的。他不肯定能吃的,寧願不去采。
他來來回回上下山,一袋子一袋子裝滿了三輪摩托車的車廂,壘得高高的。
車子都裝不下了,他也覺得有些累。
不過他對今天的探索還是挺滿意的,不僅找到了蘑菇,還發現一些野生茶樹和果樹。
甚至標記了一叢靈芝——一棵死掉的樹上長了不少紫紅色的靈芝。
那應該算是野生,他看著可以采收的都采了。不過采得很小心。菌絲明年說不定還能發出子實體。
他將地點記下來了。
另外,他在手機「要事提醒」功能中,記下了在中秋前後采收今天發現的野柿子和野栗子。
他對祖傳的栗子糕有些懷念了,也想釀一些柿子酒……
山里蘑菇太多,他本來不想采了,結果系統給他 了一聲,然後他就改主意了。
蘑菇這東西,就算長地里,保鮮期也很短……通常就半天時間,甚至只有幾個小時。
得趕緊些。
于是他去調味料作坊。
「琨哥,琨嫂。先停一天,幫我做點事。」
楊琨夫妻沒有半點不適應。因為作坊實際上已經不用每天開工了。
頤博的新工廠產能已經暫時可以滿足目前的銷售需要,封燊這里的作坊還在開工,是他跟另外三個股東爭取來的。
在溪口村,物流沒有頤博在華亭市郊工廠方便,本來這里的作坊理應關停的。但封燊要求每個月給他這里一萬斤的指標。
他不賺錢,只要求每生產一斤調味料,給五毛錢的人工成本。
楊琨夫妻兩人,可以在作坊賺五千元。封燊,補足之前承諾的工資差額。但是兩人在生產調味料之余,還是要幫封燊做活。
當然,有活了,才讓他們做。每幫他做一天活,還額外多給五十塊錢工錢。
如果他們兩人在一個月將三個月的調味料指標都做完。包裝好了,可以在後期慢慢出貨。保證每個月能拿到封燊承諾的薪水。
多出來的時間,如果每天都給封燊做事,每個月還可以多得一千五的薪水。
他們自然樂意。
而且,他們本來就是封燊請來幫忙的,雖然中間在作坊做了幾天活,卻也沒變得嫌棄做農活。
楊琨趕緊洗了手,問︰「封燊,要做什麼?」
「我弄了一些竹筍,還弄了些蘑菇回來。你們幫切竹筍,還有將蘑菇洗干淨。」
「好,我們馬上就過去。我先將時間記一下。」作坊的活不是說停就停的。
熬煮的東西需要很長時間,總不能臨時中斷。不過煮東西不是生產線,也不是用柴火,而是用電。
只要記住時間,到時間來關了火就行。
需要停的,是包裝和烘烤。
因為烘烤到了最後階段,需要不斷攪拌。
封燊也沒催他們,自己先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