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肯定是小孩子最期待的節日。
因為平日里哭鬧也要不到錢,在過年時說句‘恭喜發財’就能有錢拿。
而且可能會要到很多。
楊琨本來只帶了自家兩個孩子過來。不想在路上,幾個孩子跟了上來。
趕當然是不會趕的,不過進了門,他就不得不告誡一番︰「你們不能亂跑……」
等進了三進,封燊已經泡好茶了。
楊琨讓兩個孩子喊他叔……封燊給紅包。
看到有紅包了,幾個孩子不管是膽小還是膽子大,都圍上來的討要。
封燊也笑呵呵地都給了。不過是從另外一個口袋拿出來的紅包。
給楊琨兩孩子的,包的是五百。其他孩子的是五十。
現在大人給小孩紅包都是有區分的。朋友的孩子,肯定多給。要巴結的人,對方的孩子紅包當然要包得大大的。
至于尋常的,隨便給一個,不丟臉的數額就行。
有人說給紅包成了攀比風,那未必是真相。不過,面對熟人或者家里的小孩,紅包自然是不能少的。
畢竟其實是可以收回來的。也差不多是相當給了自己小孩一筆錢而已。
還有,一些地方,在習俗上,給老人錢,都是封紅包的。
所以,當某工薪階層的人說他過年紅包都給出多少萬時,千萬不要以為他是為了面子。更應該考慮他的孝心。
封燊給五十塊錢的紅包,當然不算多。不過,也不算丟人那種。
反正,孩子們拿著是很高興的。
封燊還拿了糖果水果瓜子出來,不管年紀大小,一個小孩給一把。
小孩子們拿到紅包了,就要走——紅包都到手了,小賣部的零食不香麼?
楊琨趕緊對幾個大一點的孩子說︰「路上不許停下來玩,不準追追鬧鬧的。」說完還是不放心,將自己兩個孩子也打發回去了。「你們路上看著他們點。」
路邊就是水庫,天冷也不怕他們玩水,就怕他們大腦不注意。
等孩子們都走了,封燊才笑著說︰「今天怎走路過來?」
「後邊跟著一串小猴子,我怎麼開車?」楊琨喝了一杯茶。「我也就是在村里串門,就過來坐坐。沒想到你起這麼晚。」
「昨晚上睡得晚了些。」
「你一個男人,也難免。我要不是我老婆讓早點起床,說不定現在也還賴在床上。」
楊琨笑著說︰「難得放假休息……你今天不出去走走?」
「等會楊叔哪里坐會。」村里還是有幾位長輩要去拜年的。
楊琨坐著喝了一壺茶,吃了一把瓜子,就說︰「我回家去了。得閑了去家里坐會。」
「行。我也要出門轉轉了。一起吧。」
車子開到村子里,楊琨下車時說︰「初六我帶人來?」
那個協會的人在初六會來拜訪封燊。
「嗯,初六我會在在家。」
楊村長家也就兩口子在家。
封燊問︰「楊晉不在家啊?」
「他出去串門拜年了。等會在家里吃飯啊。」穆嬸笑呵呵說。
「還是不了,家里總要開個火。」
「那也是……」穆嬸也就是說那一嘴。大年初一的第一頓正餐,基本都是一家子吃的。
她又說︰「小蘭今年就該畢業了吧。」
「嗯,七月就畢業了。」
「那什麼時候就該擺酒了。」
封燊笑著說︰「這個還得商量一下。」
「是該商量了。你們年紀正好。不像我家小子,讓他拐個女朋友回來,每次都是支支吾吾過去了。」
封燊笑著說︰「那可能是還沒遇到合適的。要遇到,哪還用你催。阿晉自己就會努力。」
「也不知道他要挑個什麼樣的。」
「好了,說這些做什麼?」楊村長看老婆子還吐起糟來,趕緊說。「封燊,上次你說要弄個村子的事,還能搞嗎?」
「我還要再謀劃謀劃。」
「是該好好謀劃。」楊村長說。「我年前去看過,水廠那邊框架立起來了……明年能投產不?」
「能。」侯軍比任何人都急,剛簽了租地合同,沒兩天施工隊就進駐了。
一直年二十八才暫時停工。
連設備也已經下單訂購了。就等廠房。
听侯軍的意思,打算年初六就重新動工,爭取在一個月內建好廠房。再用半個月辦理各種生產手續。
那些封燊不用理的。他只需配合好,讓侯軍在他家後院拉一條管子,引到外邊的蓄水池。
至于侯軍怎麼鋪設管道,將蓄水池的水引到水廠,就不關他的事了。
「能投產就好。」楊村長笑著說。「昨晚還有幾個人來問水廠待遇怎麼樣呢。」
封燊怔了一下,笑著說︰「都誰來問了?」
楊村長說了幾個人。
封燊有印象,但並不是很熟悉。不過記得應該都是年紀超過三十的。
應該是在外邊混得不怎麼好,或者要照顧家里,想著在家里找個工作。
「待遇問題,我也不好說。」
楊村長也就是那麼一問︰「也是,等真要招工就知道了。」
封燊笑了笑︰「待遇我不清楚。不過听侯老板說,那水廠大概要十幾個人。除兩三個管理人員之外,都計劃就近招聘。」
「就只招十幾個人?」
「不少了。楊叔你別看那地方不小。蓄水罐就佔了不少地。我那口泉能出多少水?真正的工人,大概五六個就搞定了。其他的大概就是雜工。」
楊村長一想,還真是。也就沒再多說什麼。
穆嬸看他歇了嘴就搶過了話頭︰「封燊,上次你說的那幾個什麼網紅,真能行麼?這都過去好些天,還是沒人來啊!」
「穆嬸,得有耐心。你想啊,現在誰不是在家過年?等開年了,大概就是會有人來了。」
吳鵬最終還是接受他的建議,聯系了幾個網紅來溪口村。跟穆嬸他們這些在村子做小吃的鄉親配合著錄了些視頻。
那些視頻正在陸續上傳。他也看過,雖然反響不是很熱烈,但不算石沉大海。
那樣的話題,肯定是需要時間醞釀的。急也急不來。
「年後,他們還會來一趟。穆嬸你們再配合一下。」
「肯定配合啊。」穆嬸就是有些心焦,她的包子店都好些天沒生意了。
楊叔又將話頭搶了回去,不過這次他直拉家常。
說著,楊晉回來了。
封燊又跟他說了一會話就準備告辭了。
他還要去另外幾家坐坐。
穆嬸看他要走,趕緊提著一個大塑料袋出來︰「封燊,等等。這是嬸子給你做的炖粉。昨天才做好的,一忙起來就忘了給你送去。你帶回去吧。」
「不用了穆嬸,你們還是留著自己吃吧。」
「我做了好幾盆呢……」
說著直接提著送到封燊車上。
封燊推拒不了,只好放車上了。
這炖粉,他從小很喜歡吃。每年純潔斗回跑來蹭幾頓。
炖粉,其實是用米漿放適量熟石灰,攪拌均勻,然後用瓦盆隔水炖幾個小時。涼之後就會凝結。
因為有石灰,放著一兩星期也不怕壞。想吃了,切一塊下來,切成十來公分長、兩指寬、一指厚,放水里煮熱透了就能吃。
放一些白菜葉,再放幾根蔥,吃著很香。
據說炖粉有涼血效用。在春節吃零食多了會熱氣,吃著最好。
而且過年孩子總是到處瘋,零食吃多了,不肯吃飯。餓了才回來,大人做一鍋炖粉也方便。
不過這東西做著麻煩,封燊也從未做過。所以哪怕喜歡吃,也沒想著做。沒想穆嬸給他做了一大盆。提著得有二十多斤呢。
在村子里幾個長輩家里坐了會,給他們孫輩發了紅包,封燊趕在吃飯之前就出來了。
在車上,看到後座上那袋子炖粉,封燊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這東西並不是在這邊的傳統吃食,是穆嬸家傳的。
據說穆嬸姥姥是南粵的,那邊過年都會做這東西。
拿了穆嬸的東西,他也想著怎麼回禮。
他突然想起那什麼新春佳禮套裝,那應該就是適合春節送禮的東西吧。
他都忘了看是什麼東西了。
回到家里,他提了炖粉,打算放冰箱。
這東西雖然不容易放壞,不過這二十來斤,他一個人每天都吃,也要吃上十幾二十天。
更何況他不可能每天吃。
拿到廚房,他現實切了一塊,其余的就放冰箱里。
還真別說,那味道他都有點懷念,打算中午就吃這個炖粉了。
當然,也要炒兩個菜。
畢竟這只是米漿做的,營養肯定不是很充足。
他也沒放鹽,只是放了一些花生油。再放一勺調味醬。也不用碗,直接用一個盅,一鍋端了。
米漿磨得很細膩,石灰放得也恰當。
吃著細女敕又彈牙,有一點石灰的澀味,不過這種澀味很容易其它調味料遮掩過去。
酸酸辣辣的。
這大冷天里吃一晚,渾身能冒汗。
這是兒時的味道……
不過這東西吃著夜確實不錯。特別是用上了他的醬料。
他覺得,如果再做得精細點,也可以是一種傳統吃食。
計劃中的仿古村子弄好了,可以講它加入計劃中。
不過,溪口村只有穆嬸會做……
要不跟穆嬸說說,讓她自己做。雖然做起來挺累人的,不過如果大量做,效率也可以提高不少。
而且,穆嬸那里只賣一個包子,也不是個事。
下午就去說。對了,還要回禮。
先看看那什麼套裝是個啥東西。適不適送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