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主席,只要甘肅將鐵路承建的工作給我們怡和洋行去承國,我行願意事後拿出五十萬大洋作為籌謝。」怡和洋行的負責人迫不及待的在發布會召開之前,通過關系先行找到邵力子與邵力子單獨進行磋商。
邵力子嘴角抽動了一下,自從姜立授意他放出在甘肅大建鐵路的消息之後,這上千公里的鐵路包括鐵軌,列車的采買,以及未來火車機車在甘肅的生產工作,前前後後關系到的投資不下兩千萬美元,對于甘肅這個落後偏遠的內陸,修建鐵路的代價比起在東南沿海一帶還要高。雖然對于姜立如此雄心勃勃的大計感到有些置疑,畢竟消耗的資金太過龐大了,眼下國難當頭,有這麼多錢去修建鐵路還不如用在擴軍備戰上。
自從姜立,黃顯聲實際控制甘肅,寧,青以來,對三省的農林水利,基礎建設,還有教育上的投入是以前的數十倍以上。及乎涉及到此時民生的所有領域。包括那些機械采買,直接涉及的資金就是上億美元。而藏式毅手里還控制著從奉天那邊帶過來的八九千萬現金。借以撬動的投資規模就達到了一億四五千萬美元上下。如此龐大的現金流,對于此時處于經濟危機高峰的各國來說,那些商業投資者如同聞到血腥的鯊魚,蜂擁趕往蘭州。邵力子一時間也應接不暇,姜立原本在忙著巡視軍情以及特戰隊的擴大組建工作,此時也不得不把軍務放下,幫著邵力子分攤一下壓力。
勸也勸過了,既然錢是姜出的,姜立想怎麼花就怎麼花吧。邵力子嘆了口氣。他這個省主席是經過楊虎城與南京共同認可的,若要按關系來說,偏向南京多一點。此時南京已經听到一點風聲,也是讓邵力子盡量促成西北這邊的資金往實業上流,而不是用在采買軍械上。顯然在南京的眼里,15路軍用來購買軍火的危害遠甚于用來發展實業。
按照姜立的想法來做也算是遂了各方面的意思。若是姜立知道此時南京的法恐怕要捂著嘴偷笑了。把手里的一點錢都用來買軍械,雖然眼前能強盛一時,但手里的軍械再多,交通不行也運不出去不是,就算姜立眼下有一百輛虎王坦克,但拿在手里跟廢鐵區別不大,首先手里沒有一支足夠的技術團隊能維修這些金貴的大家伙,然後民國現在根本沒有足夠的橋梁能支撐這支坦克隊伍的轉進。比如這次去上海,虎王也是沒辦法任意活動在戰場上的。畢竟此時民國的交通基礎不足以與歐洲相提並論。手里有再多的家伙但不能及時投送到戰場上放在倉庫里面跟廢銅爛鐵自然沒有區別。況且購買現成的軍火,以後運輸的通道一旦被封死,不解決自給自足的問題,西北還能去哪里買軍火?一旦現在在實業上的投資在戰爭時期爆發出來空前的力量,也許那個時候南京才會知道此時的認識有多膚淺。
「邵主席,邵主席!」旁邊的幕僚喚了幾聲。
邵力子從魂游四海恢復正常也不過片刻的功夫,看著眼前的洋人,邵力子淡然一笑。「詹森先生,我國現在正處在極度危難的時期。每一分錢都是來自民眾的血汗。在這種時候任何將這些錢據為己有的想法都是極度罪惡的,所以要謝過貴行的好意。至于這次遍及整個民國西北的鐵路建設,還是公開競標吧。」
「是嗎?邵主席不再考慮一下?我們甚至可以提高給邵主席的好處。」詹森驚訝地道,按照以往前輩留下來的經驗,想在民國談生意不拿出一部分錢出來做回扣通常是很難把生意談成的,這些落後而貪婪的人拒絕只是因為回扣的力度不夠。
「詹森先生。我的時間有限,呆會咱們競標會上見。」邵力子沒有再跟詹森糾纏下去的耐心,直接下了逐客令。
「很高興能與貴公司達成合作的協議,我想這對于還處于無法解決溫飽問題的我國來說,是一個天大的福音。那些因為化肥的投產而得以生存的人會為貴公司的慷慨而感激的。西北也不會忘記貴公司的友誼。」
姜立熱情地站起來跟眼前的威茨恩里握手。就在邵力子主持西北鐵路建設競標大會的同時,姜立跟來自德國的威蔣恩里關于購買設備在天水建立大型化肥與化學農藥廠各一的談判也順利完成。跟之前的談判差不多,德國在價格上所作的讓步並不多,不過卻在人才輸入上作了比較大的讓步,這次指導民國化肥與農藥工廠建設工作的技術團隊里面,就破天荒的包括一名拿過柏林大學相關專業博士學位者一人,碩士學位者兩人。其中有兩名是猶太人。
「幫助西北建立相對完善的農業體系,讓那些食不裹月復的貧民不至于因為饑餓而倒下,這也是我們公司很樂意去做的,我們公司也很樂意跟將軍閣下這樣的人合作。」
完成了一筆金額超過四百萬美元的大單,威茨恩里心里也松了口氣,這次回去,公司的那些守舊刻板的老古董們恐怕都會眼楮掉了一地吧。在哪再貧困的地方也不缺有錢的人,而姜立整頓西北農業的雄心是他第一次見到的,可以預見的,未來西北在農業上的投資絕不會止步于眼前,後面還有相當可以合作的空間。
「預祝以後的合作也會一如既往的愉快。」姜立笑著點頭。
甘肅,青海,西寧雖然地處內陸,只要手里有一支不算太差的軍隊,日軍都難以打進來。但這幾個地方的人口相對來說還是少了一些。西北長期以來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務工的人手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會有一定的缺口。只能依整大量從外省逃過來的難民,災民。未來修建一座水電站就要耗用幾十萬的人力,一條通往新疆的鐵路也同樣動則是一二十萬人。在甘肅發現的一些礦藏大多也是交通不便的地方,往往一個大型的煤礦點也需要上萬,甚至幾萬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