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令旨!」這時一個聲音從門外傳來,「朱元璋還不前來接令?」听到這句話朱元璋等家將紛紛走出,來到廳門外,只見一人站在門外,而旁邊立著朱元璋家的小廝,小廝戰戰兢兢,不敢說話。
朱棣卻是上前說道︰「你這廝真是好不曉事,既然吳王殿下特使來到,怎能不通知我們出門迎接!」
那位官員抬了抬手說道︰「朱公子不必太過介懷,本官是來傳吳王之令的,吳王特地交代不需要太多的繁文縟節。」說著這官員從手袖中掏出一枚赤紅色的令牌,舉起來端于雙手之上舉過頭頂。
「吳王令!」說到吳王令三個字,朱元璋一家盡皆單膝跪下。
「令!朱元璋督撫南洋水師開府儀同後將軍,安平禍亂,討伐不臣,宣國威于海外,護同袍于異域,賜持虎紋赤焰令,便宜行事!」
這位官員說完將手中令牌平平的放在胸前,雙手捧著,遞給朱元璋。
朱元璋上前恭恭敬敬躬身將令牌接于手中,這道令牌赤紅色一片,令牌上面有著清晰的火焰紋,而火焰紋的中間,則是一頭擇人而噬的猛虎,這道赤焰令便是義軍之中通行的虎符,可以用來調動兵馬。
而猛虎之下,則是用篆體字寫著一個南字,南字下面鏤著一些水紋。
朱元璋握著令牌,拱手一禮說道︰「謹遵吳王令!」
這位官員則是也拱手一禮,回禮說道︰「朱將軍日後定然是公侯萬代,前程似錦,下官在此恭賀都督了。」
「哪里哪里,上使何不留下飲一杯茶?」
這位官員擺了擺手,「哎,下官公務纏身,不敢久留,我還要去下一家宣令!」
「既如此,那就恭送上使。」說著,朱元璋一家人紛紛下拜,送這位官員離開。
家將看著官員走了,立刻高興地說道︰「家主,這下咱們又得重用了,雖然是南洋水師,可是我听說水師可是很了不得,而且這可是一件肥差呀!」
朱元璋左手之中握著虎紋赤焰令久久不語,這在朱元璋看來哪里是一個肥差,分明是一個火坑,他若不能謹言慎行,下一次可就不是牢獄之災,而有可能掉落的是他的人頭,他接到的命令可是討伐不臣,而且是便宜行事,權利不可謂不大,但是他心中卻更加警惕。
到今日,朱元璋也想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嬴無垢為什麼要因為一件小事動輒得咎,甚至將他打入大獄之中。
其中最簡單的原因就是他手底下統領的兵馬太多,將領太多,讓嬴無垢有了一些擔憂。
嬴無垢才不得不下手將他解了兵權,投入牢獄之中,這也讓朱元璋知道在嬴無垢手底下干事情,所有恩榮皆在他嬴無垢一言之間。
朱元璋左手緊握著虎紋赤焰令喃喃道︰「伴君如伴虎啊!」
看似南洋水師是一個好差事,實則卻是一個非常的苦差事,第一要幫助嬴無垢清理海上的海盜,同時還要控制南洋之地,例如通過金蘭灣輻射整個南洋,同時還要提前做好規劃,討伐不臣絕對不是那麼簡單。
果然不出朱元璋所料,在這位官員傳出令旨之後不到一個時辰,中軍都督府就已經運來了許多的資料,這些資料是一箱箱的搬進來,沉重異常。
在朱元璋還沒有履任南洋水師之前,看來這些資料是他必須看完的東西,否則真到了南洋水師,那可就是兩眼一模黑,而且他朱元璋並不擅長水戰,若是還不清楚南洋的具體情況,有可能到南洋水師就有極大的風險被底下的將領直接架空。
到時候嬴無垢就會變成一個光桿兒司令,到時候要權沒權,要兵沒兵,想要干什麼都不行。
看著眾多中軍都督府將士將箱子搬來之後停下,其中一個書吏站出來說道︰「都督,此乃南洋一些水文地理以及相應番邦民風民俗的簡章資料,小的已經全部帶來,還請都督示下。」
朱元璋拱拱手,「辛苦了!」
「不敢,都督嚴重了!」
這時朱元璋的家將之中立刻有一人上前將一塊銀子塞了過去,這人連忙推辭,「不不,哎,我不能收,此乃軍中規矩,我安敢放肆,這可是要打軍棍的,都督若是有疑問可以遣人去五軍都督府!」說著書吏拱手離去,朱元璋看著拱手離去的書吏,久久不語。
「世人常說,舒城丐幫義軍治軍嚴謹,軍法森嚴,果真如此!連一個書吏都不敢收銀錢。」旁邊一個家將感嘆說道。
另一位家將道︰「那是你不知道原因,曾經從丐幫千機堂听風司分出來的一個機構,如今正在吳王府麾下。」
「听風司你知道吧,當年少林派那麼牛,听風司依然有听風使在其中,居然還在少林派潛藏了近十年,這種功夫誰不怕?」
「你知道咱們家有幾個听風使?」說到這話,旁邊幾個家臣都互相望了望。
在少林派潛藏近十年,嬴無垢是有多遠的謀劃和心思,而如今這些將領之中又焉能知道自己的軍中沒有听風使呢。
只要一想到自己的身邊時時刻刻都有一雙眼楮盯著自己,不管是哪個將領都不敢輕言觸犯軍法,一旦被嬴無垢抓到小辮子,想要殺他們那可就是輕而易舉了。
「爹,咱們現在怎麼辦?」朱棣看著廳堂之中放下了幾個大箱子說問道。
朱元璋揮了揮袖子,說道︰「都搬進書房,然後告訴門房,最近一段時間不要叫人來打擾我,我無空見客,誰來也不見。」說著朱元璋將手背在身後,一步一搖走回了書房,。
看來最近一段時間,朱元璋是準備窩在書房,哪里也不去了,這麼多資料,對于一個大老粗朱元璋來說,純粹就是折磨他。
不過,朱元璋咬了咬牙,也毫不猶豫接下了這個活兒,朱元璋深刻的知道自己的短處在哪里,相比于其他將領,尤其是一些讀過書的,他們這些大老粗後來的學識都是自己一點兒一點兒攢出來的。
更多地將領連他都不如,估計扁擔倒了都不知道是個一字,純粹的都是些泥腿子出身。
當然,這也並不是什麼壞處,最起碼在丐幫義軍之中,對于窮苦出身的將領並沒有多少排斥,因為丐幫之中很多出身的將領甚至不僅僅是窮苦出身,而是要飯出身。
朱元璋想到這里,不由得對這些丐幫中人有了一些同僚的感覺,不怕懂得少,就怕懶漢不肯學。
求推薦收藏打賞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