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三十日,黃明遠率六萬多主力離京,楊廣親自送到灞橋之上。
黃明遠麾下雖然有六萬五千余人,馬匹近五萬匹,士兵也多為戰力精銳的關中府兵,但最大的問題就是這支部隊缺乏合編訓練,相互之間缺乏配合。
缺乏配合其實也是隋唐府兵制最大的問題。隋唐時期的士兵從不缺少精銳的戰力,但因為往日都是一府一編,最大的戰斗編制不過是千余人的驃騎、車騎府,驟然集中在一起,看起來還是數萬精銳,人數也不少,但對比那些邊鎮配合默契的戰斗集群部隊,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
隋唐時期便有個怪病,在對外戰爭中,人數越少,戰斗力越強,勝仗越多。歷史上像席君買那樣僅僅靠著百騎追著上萬吐谷渾大軍打的場面並不少見。但是唐軍只要一多,敗仗也多,十萬人以上規模的敗仗,比比皆是,包括薛仁貴、王孝杰、婁師德、郭子儀等等大唐名將,都有大敗的戰例。這種級別的名將和這種規模的大敗,放在其他朝代簡直難以想象。
為此,黃明遠恨不得找個地方將部隊整編一個月再出發,但兵貴神速,隋軍最缺少的就是時間。
此次大軍出征平叛,副帥為周羅,與黃明遠是老相識、好基友。長史為楊廣的大舅哥莒國公蕭琮。蕭琮為人生性寬仁,待人大度,風流倜儻,放蕩不羈,因為曾是西梁皇太子的原因,在軍中倒也謹慎,算是楊廣為了提拔大舅哥故意派他來軍中鍍金。不過因為之前黃明遠與蕭家的齷齪,雖然雙方明面上沒什麼仇怨,但蕭家當時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因此蕭琮與黃明遠並不親近,雙方之間不過是應付了事。
黃明遠也沒工夫和蕭琮周旋,軍中政務盡委于司馬衛尉少卿樊子蓋和軍中主簿內史舍人封德彝二人。樊子蓋是個文武雙全的老臣,而封德彝是條惡狗,但更是一條好用的惡狗,有他在,帳中諸事,皆無需黃明遠操心。
而行軍司馬黃明遠特意向楊廣要了職方侍郎張鎮周。其他麾下諸將,有崔弘升、崔彭、獨孤覽、史祥、周法尚、荊元恆、段文振、薛世雄、麥鐵杖、王仁恭、屈突通、王辯等人,算是集結了整個大隋最善戰的一批將領,堪稱天團。
黃明遠出了長安,一路向東而去。等到黃明遠率軍趕到鄭縣(今陝西省渭南市華州區華州街道附近)的時候,蒲津關(今陝西省大荔縣東)方向傳來消息,漢王楊諒的叛軍已經攻克蒲阪城(今山西省永濟市),兵鋒直逼蒲津關。
黃明遠大驚,他可以想象的到蒲津關守軍的驚慌。
蒲津關是黃河重要的古渡口和秦晉間的重險之地,可謂是「關西之要沖,河東之輻輳」。一旦蒲津關丟失,則黃明遠原本設想的黃河防線則勢必完全崩潰。漢王數十萬大軍可便可渡過黃河,繞過潼關,一路直逼關中。而從蒲津關往西,一片沃野,八百里秦川,無險可守,到時候漢王叛軍便可長驅直入,兵臨城下。到那個時候,除非楊廣選擇入蜀,否則難逃被活捉的下場。
實際上這還只是好的設想,一旦漢王叛軍進入關中,怕是關中各州縣會望風而逃。
活不客氣的說,隋軍根本無法承受失去蒲津關的代價。就是現在,黃明遠也能猜到當長安知曉蒲阪丟失之後的恐慌,天子和眾臣怕是要一日三驚了。
此時全部的壓力都落在了黃明遠的手上。
黃明遠擔心蒲津關根本等不到他率部趕到的那一刻便會淪陷,因此為了搶奪時間,乃將兩萬禁軍之中全部參與過北伐的軍隊挑選出來,選取善騎之兵,全部改編為騎兵,共計八千騎,盡交予右武衛大將軍獨孤覽統帥,令其不計代價地趕往蒲津關,接手蒲津關的防御。
黃明遠擔憂漢王叛軍會出陝州渡河,切斷長安與洛陽的聯系,因此又命周羅率領一萬府兵,越過潼關,直逼陝州方向沿河布防。
當然即便如此,蒲津關到底能不能守得住黃明遠也不知道。若是一旦蒲津關失守,黃明遠只得在鄭縣御敵。因此留兵三千于崔弘升,令其在鄭縣掘溝修城,布置防線,並統御所有從後方趕來的府兵,為大軍後撤做好接應。崔弘升是楊昭的岳父,黃明遠的遠方堂舅公,倒也能信任。
之前黃明襄見識到自己的經驗不足,因此決定和九弟黃明瑜跟隨兄長一起出征,也增加處事經驗。這時看到兄長竟然令人在鄭縣布置防線,吃了一驚。
「兄長,蒲津關真的守不住?」
「不好說!」
黃明遠搖搖頭,心中有些煩躁。知道不能亂了方寸,又忙深呼吸一口,盡量讓自己平復心情。行軍打仗,最怕遇到這種難以捉模的仗,所有的優勢都不在自己手中,只得听天由命。
大軍繼續東進,黃明遠又招王辯入內,令其總攬斥候事務。要他將手頭上的斥候全部派出去,他要每隔一個時辰送回一次蒲津關的戰報,絕不容許有任何疏漏。
王辯立刻領命。
黃明遠將手中一萬五千府兵一分為三,每部約五千人,分別交給大將周法尚、荊元恆、史祥三人指揮。以其三部分為左、右、中三部,從鄭縣東北方向渡口渡河,沿著渭水以北,趕往蒲津關,並命三人要及時將所屬部隊整編完畢。
此時黃明遠手中真正算得上能戰的軍隊反而是驍果軍。兩萬驍果軍,經歷過都六之亂,還有三分之一多的部隊參加過北伐。此時原任左統領薛世雄還未前往疊州上任,也跟隨一同出征。新任左統領是段文振,與薛世雄俱是與黃明遠親近之人,再加上黃明遠二叔黃玠麾下舊將,不由得黃明遠不去倚重。
黃明遠乃令段文振和薛世雄分領二軍,充作中軍,又命麥鐵杖和辛世雄分別為二人副將。
剩下的九千禁軍,黃明遠令老將崔彭統帥,作為自己的後軍。
黃明遠率部繼續向東,在興德宮(今陝西華陰北)以北渡河北上。大軍剛到渭水北岸,此時蒲津關已經傳來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