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遠佔領靈丘、繁峙之後,已經逼近了雁門城。
不過黃明遠在到達繁峙之後,並沒有急于向雁門城出擊,而是停止前進,進行觀望。
此時黃明遠手上只有三萬人馬,還未和河東的援軍取得聯系,敵眾我寡,貿然向突厥人發起攻擊不過是以卵擊石。當然也不能什麼都不做,黃明遠早已派人向南聯系河東各地的勤王之師,以為呼應。
其實黃明遠的西進根本瞞不住始畢可汗。
隋軍主力大股進入河東,這些早在始畢可汗的預料之中,突厥哨騎也有所發現。之後同羅斜也率軍東進打阻擊而始畢可汗不反對也正是因為如此。
始畢可汗打的好主意,即使隋軍遼東、幽州的精銳來援,也能讓同羅斜也先上前頂著。
但他有兩條沒有想到,一條是黃明遠來的竟然這麼快;另一條便是鐵勒人竟然莫名其妙地跑了。
當阿史那俟利弗來見始畢可汗,告訴兄長同羅部已經離開靈丘、繁峙,不打招呼便向北轉移的時候,始畢可汗還直呼不可能。
而同羅斜也對隋軍是恨之入骨,此時有俘虜楊廣的好機會,離攻破雁門也只剩下一步之遙,按照同羅斜也的性子,哪怕付出再多的代價他也會咬牙堅持,怎麼會突然走了。
始畢可汗不相信。他認為這有可能是同羅斜也故意在與他討價還價,向北撤退也只是做出一個姿態以求分得更多的戰利品。
阿史那俟利弗勸始畢可汗不要盲目相信同羅斜也,但始畢可汗卻不為所動。
既然你想多分得好處,給你便是,只要你願意賣力。為了破城,始畢可汗也豁出去了,派人前往同羅斜也軍中,答應多分給鐵勒人半成的繳獲。
始畢可汗還做著讓鐵勒人拼命的美夢,但很快更多的消息傳到突厥軍中。
東面的鐵勒人拋棄了繳獲的物資,丟下了大量的物品,頭也不回地往北而去。隋軍斥候緊趕慢趕,都沒有追上。
始畢可汗聞詢忍不住破口大罵,喝不得一把掐死同羅斜也。鐵勒人果然是小偷、盜賊的後人,反復無常,他們都該被用絞繩絞死。
大罵了一陣,也無濟于事。而且始畢可汗有些坐不住了。
當前進攻雁門的戰斗不順,隋軍河北的援兵又至,形勢本就已經是急轉直下。鐵勒人再一退,更使得他們雪上加霜。他們要同時面對數個方向趕來支援的隋軍,這一仗的前景,怕是不妙。
而與此同時,隋軍緊隨鐵勒人之後,兵鋒已到繁峙。
突厥阿史那思摩所部一支前鋒騎兵共約千余人向東擄掠,正巧遇上隋軍。雙方一番激戰,突厥騎兵不敵,損失數百人而還,差一點全軍覆沒。
消息傳到突厥軍中,更是嘩然。
眾人圍困雁門城這麼多日,雖然屢次攻上城頭,但也損失慘重。眼看著一日日過去,不見戰果,空折損兵力。素來以利當先的突厥人早就心生退意,為啥放著好好的村落不劫掠,非得跟隋軍主力拼消耗,他們實在消耗不起。
不少人建議始畢可汗見好就收,撤回草原。反正這一次南下已經收獲頗豐,真沒必要留在河東和隋軍死磕。
始畢可汗也想走,可他已經與大隋交惡,就必須俘虜大隋天子,否則必將承受大隋的報復。
從決定突襲大隋天子車駕開始,始畢可汗就沒有回頭的機會。
于是始畢可汗決定孤注一擲,令其弟俟利弗率部向東迎擊隋軍,給他破城爭取足夠的時間。
俟利弗也不是傻子,跟黃明遠死磕,他有那本事嗎?
而且眼看同羅斜也倉促地離開河東,他便心生狐疑,莫不是草原出事了。
「可汗,我們是不是也跟鐵勒人一樣,撤回草原,留下始畢可汗一人與隋軍大戰。我總覺得隋軍和鐵勒人有陰謀,鐵勒人走得這麼匆忙,莫不是他們已經和隋軍達成了什麼盟約。」
俟利弗的心月復趙德言規勸道。
俟利弗也想走,但又不敢走。
「德言,咄吉世不是個傻子,我們若是也走了,咄吉世難道真的會留在雁門和隋軍死磕,恐怕不一定。我就怕我們一走,他也跟著撤了,到時候返回草原,以擅自逃月兌的罪名,引諸部來進攻于我,他若是將這次南下失敗的責任栽到我的頭上,麻煩就大了。」
趙德言想了想,終究沒有多言。
俟利弗多謀而寡斷,一到關鍵時刻,便瞻前顧後,缺乏決斷的能力,喪失良好的機會。
還是不能走,再看看情況。
俟利弗終究不確定真實情形,而且也不願意直接得罪始畢可汗,本著探察情況的態度,便暫時引軍向東。
不過俟利弗雖受命阻敵,但也沒有傻傻的向東攻打堅城。他在雁門城以西的滹沱河北岸設下防線,準備迎敵。
另一邊的黃明遠估算著李靖已經佔領了恆安鎮,便離開繁峙,再度向西。大軍到了棗林,和突厥人對峙起來。
突厥人不主動出擊,隋軍也安營扎寨,一副堅守的樣子,完全不像是來支援的。
俟利弗不明白隋軍的意圖,便派人前去挑戰,試探隋軍的底細。
黃明遠听說對面突厥人的主將是俟利弗,倒是一喜。
這個啟民可汗的二兒子黃明遠倒是認識,為人精明多智,跟他那個莽撞兄長完全不一樣。而且不同于始畢可汗對漢家文化的排斥,這俟利弗還是一個漢家文化的小迷弟,手底下有一大批漢人謀士。
黃明遠很清楚始畢可汗和俟利弗的矛盾。雖然現在雙方因為利益的關系暫時聯合在一起,但實際上雙方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因為二人都想做突厥人的大可汗。
他知道,以此為突破口,或許可以引得始畢可汗和俟利弗兄弟自相殘殺,尤其是在現在他們孤軍深入的情況。
樹倒猢猻散,從不是一個虛話。
黃明遠堅守不出,不接受對方的挑戰,但是卻派人前往俟利弗營中出使,而使節正是黃明遠新任命的兵曹行參軍張儉。
張儉新入黃明遠幕府,為求立功,便主動請纓,出使敵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