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其實很少有後世那種職業性的海軍,所謂的水軍、水師多是水陸兩棲部隊。倒不是說他們能夠兩棲作戰,而是因為他們多是乘了船的陸軍。
水師內部,其實是有兩種兵種組成的,一種是船上的士兵,多是選取的擅長水性的健兒,能陸戰也能水戰,主要負責接餃戰。另一種是水手,這些人才是正兒八經的水上人員,負責開船。
當然也有相雜的,但其實也說明水師就是陸家的一個附屬部隊,特定時候發揮作用,而用完了就繼續回去當陸軍。稍微有點實力的勢力,才能養一批水手。
大隋的水師基本都是這個組成,甚至有的水手還是臨時招募的。
黃明遠接手水師之後,基本上不將士兵移作他用,又嚴格訓練,但這群人並未真正見識過大海戰,也沒有養成海軍思維,較之真正的海軍,還差了許多。
百濟、倭國這兩個國家很特殊,因為海岸線曲折,所以水師實力很強大。百濟有一支專業的水師,而倭國更是神奇,因水手數量眾多,連士兵也是水手充任的。
天朝之兵,對于百濟、新羅這些小國是有心理優勢的,有時候這種優勢甚至發展到驕傲、自大。不過剛得知駐扎在佔蟬的水師幾乎全軍覆沒,眾人也沒人再小瞧百濟人。
漫長的旅途之上,黃明俊倒是沒有閑著,而是集中起軍中諸將,尤其是遼東水師的將領,為他們講解海戰的方略。
黃明俊等人奮戰在東海、南海多年,經驗豐富,遠非張長遜、徐哲這些半路出家的將領可比。
黃明遠從洋流講到海道,從「T字橫頭」到側舷攻擊‧‧‧‧‧‧眾人是大開眼界,見識大漲,也終于明白原來內河里的水師,真的只能算小打小鬧啊。
大隋水師從東萊港出發,一路向東,直逼浿水河口。
百濟軍隊自佔領佔蟬港之後,便一直駐扎在這里。因為浿水河口失陷,隋軍無論是軍隊還是物資資源,都無法送到朝鮮,若是陸路,則消耗大了許多。
其實國信在佔領佔蟬港之後,曾率部逆流而上,準備攻打朝鮮城。
只是隋軍用鐵鎖攔江,又多布火船阻擊。百濟人強攻了一次,沒能成功,反而損失數艘大船,國信這才作罷。
海軍進入內河之後,優勢會降低很多。尤其是面對擅長打內河水戰的隋軍。
眼看水師不能破城,國信便以困為主。
百濟水師為了徹底困死隋軍,甚至還向北到鴨淥水、浿水河口,企圖與隋軍水師交戰,徹底掌控海權。只是隋軍水師避戰,而到了路上,他們又佔不了什麼便宜,所以百濟人才沒有得逞。
不過這種局勢因為銀泉之戰後,發生了改變。
黃明離在銀泉谷擊殺岐味之後,百濟上下嘩然。岐味在百濟是名將,也是權臣,影響很重。
十多年前,百濟內亂,在短短兩年間,連喪威德王、惠王、法王三位大王,國家動蕩,國力衰退,貴族紛爭不斷。高句麗人、新羅人也趁虛而入,漢江以南大片國土盡落入新羅人之手,對倭國政局的影響力亦大不如前。
這時岐味率軍抵御新羅人,連續在娘子谷(今韓國清州市境內)、三年山等地重創新羅人,並俘殺新羅名將伊思真,收復了淪陷的土地。
之後岐味又力排眾議,擁立了旁支皇室扶余璋為大王,穩定了百濟內部的局勢。
更在此之後數年,岐味又聯合高句麗人,多次擊敗新羅人,扭轉了自百濟聖王以來被動防守的局面。
可以說岐味在百濟的地位,就如同黃明遠在大隋的地位一般。他的身亡,重重打擊了百濟人的士氣。
百濟上下,一片驚慌,早沒有之前連戰連捷地興奮了。
這時便有人想到當初的薩水大敗。高句麗人也是許諾將慰禮城交給他們,他們因此參與到與隋軍的戰爭中,最後損失慘重,卻一無所獲。
不少人心中便生了退意。
而百濟朝中,也有多人勸扶余璋退出這場戰爭,和大隋和談。此時和談,百濟畢竟佔據上風,還能體面地退出戰爭。等到隋軍主力趕到,一旦兵敗,就是亡國的危險。
大隋自燕會兵敗薩水之後,一直沒緩過勁來,這場和新羅結盟,不過是見利忘義,要地不要命啊。
扶余璋也有些畏懼,隋軍的強大,是用那十萬具尸體書寫的,刻在了百濟人的骨頭上,不是幾場小勝就能抵消的。
不過此時的扶余璋不敢退。
現在退了,就要和新羅人翻臉。得罪了隋人,再和新羅人翻了臉,那如何面對隋軍。雖然和新羅世仇,但這個時候,是不得不和新羅人靠在一起相互取暖的。
扶余璋只得命令松岳城下的軍隊,加緊破城,又命令水師堵在浿水河口,決不能讓隋軍援兵從海上支援朝鮮城。
明知不可為而不得不為,不得不說,這仗打得,難為死了。
此時在佔蟬港的國信自岐味兵敗之後,也不敢分別襲擾鴨綠水、薩水河口了。他是膽大,但也不是瘋子。他很清楚,他們消滅的,只是隋軍一支小型水師,隋軍水師主力並未出現。況且隋軍遠不是他們可以小覷的,岐味不就是陰溝里翻船嗎?
國信屯兵佔蟬港,每日都要往百濟去信,請求撤退。在國信看來,屯兵浿水河口,雖然斷絕了朝鮮城的海上支援,但他又無力攻打朝鮮城,所以意義不大。
但國信沒等到撤退的命令,卻等到了隋軍的到來。
黃明俊指揮水師主力一路向東,到達浿水河口外海。他沒有急著向敵軍發動攻擊,而是在斥候船回報百濟主力尚在的情況下,才下令出擊的。
這一戰,黃明俊務求要全殲百濟人。
浿水河口是個倒喇叭形,而佔蟬港在河口的北岸。
遼東水師不善大型海戰,黃明俊乃以麾下胡逗洲水師為主力,從正西方向直沖佔蟬港,又命張長遜、徐哲、聞人遂安三人,分領三部,從北、南、西南三個方向逼近港口,務求全殲敵軍。
張長遜和徐哲對此並未異議,他們此番跟著黃明俊,倒是以學習、觀摩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