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革新儒家

不過對面的王通見此臉色便不好看了。

王通雖然在後世名聲顯赫,但此時不過二十歲,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去年他在皇宮門前獻上《太平十二策》,主張「尊王道,推霸略,稽古驗今,運天下于指掌。」自以為自己乃是謀國之人,但楊堅未予采用。王通作罷返回,自覺天下人不識其才,更是不忿。

眼看陳遠贊同傅奕,乃說道︰「三教雖殊,同歸于善,三教‘不可廢’,儒、道、佛對于天子來說,皆為教人向善之學,俱為有用,皆可輔政。未能以國家之興衰,而歸罪于三教也。且三教各有缺陷,浮屠‘模式僵化’,道家‘仁義不修,孝悌不立’,皆有缺處。不若三家相得,然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互相通融,取長補短,則三教可一,使民不倦,方可為正道也。」

不得不說,王通作為後世有數的大儒,果然才學淵博。相對于傅奕如此極端、絕對的做法,王通的設想似乎更容易為人接受。

不過黃明遠卻是對此嗤之以鼻。三教合一,以誰為根本。若是以儒家為根本,現在勢力龐大的佛家會接受嗎?如果不能確定誰是根本,實際上不過是空談而已,根本沒有操作的可能,還會同時得罪三家,落得一個里外不是的結果。

估計王通也知道這一點有些困難,故意不提。也正是因為王通沒有明確提出「三教歸儒」的命題,沒有強調儒學在融合佛、道二教的同時應保持自己的正統地位,因而等不到後世文人的支持。

黃明遠乃說道︰「三教可一,歸于儒,歸于道,歸于釋?」

王通有些語塞,最後只得說道︰「自然是歸于儒了。」

「那佛、道可否願意?」

此時的王通尚年輕,還沒能將自己的理論完善,因此不知道如何回答。

黃明遠又接著說道︰「即使三教可一,不過是文化上可一,較之現實,仍無法解決。畢竟當今天下,數以百萬的和尚、尼姑要如何處置?若不能解決此等實際問題,則‘三教可一’又有何用?」

王通瞠目結舌,最後還是沒有說出話來。

黃明遠實際上是偷換了概念,王通搞得是理論,黃明遠用實際來問他,自然讓他為難。而且他們這些儒者在乎的是這些和尚、尼姑泛濫的現實危害嗎?恐怕不是。實際上是隨著佛教地位日漸增高,統治者大多以佛家思想來統治百姓,從而導致儒家的話語權逐漸喪失。這才是儒家為什麼對佛教感到緊張的根本原因,至于什麼賦稅、什麼人口問題,尋常的儒家是不在意的。

但是黃明遠希望的是將儒家的思想引導到解決實際問題上來,而不是空談理論。

對于黃明遠來說,無論是儒家還是佛家在教育意義上都差不多,甚至佛家的教義更有利于統治者的統治。黃明遠對佛教所不滿的不是其教義和文化,而是佛家不事生產、逃避賦役所產生的一系列惡果。

「人性善,具五德。尋常民夫,崇信佛教,乃是凡夫俗子,愚昧無知。當興教化,致人心,樂天知命,窮理盡性,方能人皆君子,共致大同。而傅公之議,徒惹爭斗,于事無補。」

王通似乎想用傳統儒家的教化來辯駁黃明遠,而黃明遠都懶得和他再爭辯。一談起教化問題,這些儒家子弟便要飛,仿佛教化能做好萬事。若是教化這麼厲害,還用法律、軍隊做什麼。

不過在古代,教化之事乃是政治正確,黃明遠也沒法指責,而且錯不在教化,而在將其視作靈丹妙藥可根治百病的士大夫。

此時儒家式微,和大部分的儒家學者因循守舊、不思進取有很大關系。時代已經變了,至少孔孟時代儒家也沒有佛教這種貧富通吃的勁敵。

不論王通的策略是否正確,但他本人卻是這個時代積極求變的代表,不因循守舊,面對困境,積極求變,已經超月兌了這個時代大部分的儒者,這也是黃明遠願意和王通暢談的原因。

王通現在年不過二十,很多思想還未定型,正是可以加以引導的年紀。黃明遠想撬動已經走近死胡同的儒家思想,王通便是一個很好的合作者。

「若是如仲淹(王通字)所說的這般簡單,那你我還在此談論此事作何?」

這時王通仿佛也看出了黃明遠幾人的姿態不凡,必非常人便放下姿態,躬身行禮說道︰「黃兄之言,似心有丘壑,可否直言?」

黃明遠也沒有遮掩,而是直接說道︰「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始,數百年來,五胡入亂,山河破碎,人心混亂,作為官學,難道儒家便無絲毫之過錯。如何儒家式微到今日地步,蓋因大多數儒者,因循守舊,固步自封,才使得天下萬民看不到儒家之希望,以致逐漸被拋棄。

儒家本在春秋、戰國時期,最為講‘兼容並蓄’,如何到了今日,便成了困守窠臼的一門學問,蓋因不知變通,不與時俱進,才至于今日。」

此語對于王通如振聾發聵之言,久久難以出神。儒家的式微是顯而易見的,但眾人卻無能為力。尤其是漢魏以來,中原沉淪,不少統治者把此鍋丟給了儒家,這個更讓儒家在這個時代顯得沒落。

實際上一直到白居易、韓愈等人發起古文運動,復興儒家,這數百年之中,儒家雖然名為儒家,但其內里早就不是當初的儒家。要不然韓愈也不會感嘆連儒家的冠禮都沒人在乎了。

對于黃明遠來說,儒家雖然式微,但數百年來已經浸入中國人的骨子里,無法再用另一種思想來取代他。打破比修補更可怕,其付出的代價,中國根本承受不起。

既然如此,自己所能做的,便是將其修修補補,而重點便是將儒家從守舊的形態中推出來,變成創新。

「通其變天下無弊法,執其方天下無善教。不必執于三教可一,而當是以儒為本,兼容並蓄,推陳出新。」

黃明遠算是說道王通的心中,王通這時才如夢方醒,重重行了一禮。

「先生高明,弟子服矣。」卻是對黃明遠行了一個弟子禮。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