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遠回到府上已經是戌時了,但一家人都在踮著腳尖,翹首以盼黃明遠的歸家。尤其是裴淑寧,已經一年多不見丈夫,尤其思念,一下午的時間,幾次讓長子去宮門前查看丈夫是否出宮。
黃明遠到了府前,裴淑寧帶著一大家子人恭迎黃明遠回府,府門口烏壓壓的跪了一地人。
黃明遠滿面春光,扶起妻子,又讓眾人都起來。
這就是自己苦心孤詣守護的家啊。
裴淑寧親自伺候著黃明遠去洗漱,也算是洗洗這一路的僕僕風塵。黃明遠泡在浴池之中,感覺自己每一個汗毛孔都在呼吸,心中無比暢快,滿是舒適與安逸。不知不覺中,黃明遠便靠著浴池壁睡著了。
也只有回到家中,才能真正獲得一份安寧。
裴淑寧細細地為丈夫擦拭著身體。黃明遠身上因為沙場征戰,傷處不少。雖然現在已經無需黃明遠沖鋒陷陣,但瘡痕依舊。摩挲著黃明遠身上這些傷口,裴淑寧靜靜地感受著丈夫這些年的艱險與拼搏,似乎感覺自己的心也融入到丈夫滿身的傷口中。
黃明遠睡了有半個時辰,裴淑寧便喚醒了他,一大家子都等著黃明遠開宴。
黃明遠換上常服,星眉劍目,神儀明秀,加上那歷經世事的沉蘊,給人一番別樣的威儀與氣質。
眾人已經等了良久,但沒人敢動筷,直到黃明遠姍姍來遲,才開始家宴。
黃明遠因為在宮中已經用膳,進食不多,多看著孩子們開心地吃飯。
雖然離開洛陽才一年多,但家中又是一番變化。諸子女中,年長的幾人除了維揚、維烈都去了遼東,幾個年紀小的,卻是一年一個大變樣,黃明遠都有些不敢認了。
黃明遠抱著兩個小的,其余幾個孩子也圍在黃明遠身邊。黃明遠是慈父,孩子們都願意親近他,尤其是女兒。
黃明遠給每個孩子夾了菜,又接過才出生的小兒子維衡。
維衡取自《詩經‧商頌‧長發》里的「實維阿衡,實左右商王」,才八個月,是陳婤生了三個女兒後差點用命換的。不過因為這個兒子,黃明遠與陳氏的關系也親密了一大截。往常陳家對于黃明遠,有著想親近又不敢親近的感覺,但現在陳家,卻是主動積極了起來。
或許黃明遠不認為這個兒子對于他和陳家的關系有什麼影響,但陳家人不這麼認為。
這一夜黃明遠與家人用了一頓盡歡的晚宴,到了亥時過半才結束。
眾人散去之後,只有黃維揚和黃維烈兄弟留了下來。
不管怎麼說,雖然黃明遠對諸子女盡量一視同仁,但最重視的還是長子和次子,尤其是在教育上。之前在雁門,黃明遠急著北上,而兄弟二人之後到了雁門也沒有跟著援兵北上,因此父子錯過。
黃明遠讓兩個兒子坐下,便說道︰「听說你二人在這次突圍中立了好大的功勞!」
兄弟二人連忙謙虛應承。
黃明遠看著兩個著實出色的兒子,臉色一變說道︰「你二人以為我在夸你們嗎?」黃明遠一拍桌子,很是驚到兄弟二人。
維揚二人見到父親生氣,立刻跪在地上。
「阿爹息怒!」
黃明遠說道︰「你二人是不是不知道自己錯在哪了,還以為自己挺有本事?」
二人想認錯,但不知道該說什麼。
黃明遠說道︰「猊奴,誰讓你主動請纓,出城救援的;又是誰讓你以我的名義給範文林他們寫信,調動各部兵馬的?」
看到兒子一臉不解的樣子,黃明遠說道︰「你以為自己很英勇,很盡忠,但是有沒有想過後果,一旦戰死,讓你娘和你妻子怎麼辦?
整個雁門城中,名臣良將不知多少,憑什麼輪到你去求援?真以為別人的本事不如你?你知道背後的牽扯嗎?若不是你運氣好,早就被坑死了。
不管你多想表示自己的忠心,這不是你該干的。
還有,你到了晉陽之後,誰允許你插手河東軍事的,誰又允許你調動軍隊的?你有什麼資格這麼做。你知不知道背後有多少雙眼楮看著你。
我的兒子,一言便可決地方之大事。更能憑一封書信,便調動千軍萬馬,真是好本事啊。」
黃維烈听了父親的話,幾乎要要哭出來了。
「阿爹,兒子知錯了!」
這時黃維揚想替弟弟求情,黃明遠看著長子,生氣地說道︰「雕郎,你別想著替猊奴求情,你的錯也跑不了。」
眼看長子挺著身子,黃明遠說道︰「我听說你在崞縣城中,運籌帷幄,智謀無雙,又與士兵同吃同住,將士歸心。堂堂的皇太孫跟你一比,稚女敕、無能的跟個孩子一樣,你是真有大本事啊。」
黃維揚也是一驚,忙說道︰「阿爹!」
「天底下聰明的人太多了,只有能活下來的,才是真的聰明人。你們那點小聰明,在旁人眼中根本不算什麼。」
二人這才知道這一次錯的有多離譜,木秀于林,風必摧之,還是擋了其他大樹的陽光,若不是有父親庇佑,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兒子知錯了!」
「兒子知錯了!」
黃明遠倒是知道兩個兒子的品性,會犯這樣的錯誤,也是沒什麼經歷,還不是那麼理解險惡的世事。
黃明遠只是罰兄弟二人在祠堂思過三日,以示警戒。
責罰不是重點,目的是讓他們記住犯的錯,而且以後不再犯。
「當然了,有過必罰,有功必賞。雖然你二人這次很莽撞,但有勇有謀,有膽有識,爹爹很欣慰,尤其是維烈,孤軍突圍,可為將也了。維揚也不錯,听說你給崔民象收尸,做得很好,有長者之風。」
教育孩子不能一味責罰,容易損傷孩子的自信心。有功也是要表揚的,要寬嚴相濟。二人听到父親的贊許,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黃明遠先讓次子離開,又留下長子。
這時黃明遠才問道︰「雕郎,以你之見,皇太孫在崞縣表現的怎麼樣?」
黃維揚也沒有隱瞞,將楊佶在崞縣的所作所為一五一十地告訴了父親,並評價道︰「皇太孫機敏有余,但果決不足。」
黃明遠听後,嘆了一口氣道︰「多端寡要,好謀無決。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相比較阿昭,有其形而無其神,差得太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