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陽冒險突襲張綸不久,此前一直在橫城的姜喝也擊破吳通,返回隰川。
吳通是個土豪,只是想趁亂佔些好處。其部三千余人,皆是一些臨時招募農民、土匪。面對正規軍,這些土匪自不夠看,姜喝一擊之下,其軍便潰亂,吳通也死于亂軍之中。
姜喝帶回來兩千多龍泉老兵,隰川縣立刻安穩起來。
就在姜喝回援隰川之時,一直在永和關的防御稽胡的趙統也率軍回援。三部加起來,其軍有六、七千之中,于是李慶陽索性直接出擊,在蒲川水與張綸對峙。
張綸敗了一場,損失慘重,也不敢再掉以輕心。雙方相持,但並沒有進行大規模的激戰。
此時張綸還不清楚,危機已經向他逼近。
張綸得到石州陷落的消息時,劉雲芳已經率主力從張綸背後壓了上來。此時的張綸立刻陷入到絕境,前有龍泉軍,後又有劉雲芳主力,他是進退不能。
劉雲芳沒有直接對張綸發起攻擊,而是命張綸的佷子張達去勸降,還親自寫了一封信交給張達。
張達對此也很熱心。他往常在軍中便多靠這個叔叔,當然希望叔叔也加入隋軍,繼續罩著他了。
張達到了唐軍軍營,張綸還很吃驚。
「二郎不在晉陽,如何在此?」
看到張達身上的鎧甲,張綸更是吃驚,因為他很熟悉,那是隋軍的甲冑。
「二郎降了隋軍?」
張達見到這個親叔叔,也是唏噓不已。听到叔父問詢,張達便把之前李元吉強搶他的老婆,又故意坑害他去死,因此張達憤怒之下,投降了隋軍的事情告訴了叔父。
而且還帶來了晉陽陷落的消息。
張綸听了,又驚又怒。張家是河東大族,而他本人無論如何也在李唐軍中算個人物,否則也不可能獨領一軍。李元吉此舉,實在欺人太甚。
但凡你做的巧妙點,還能理解。但你打上門去明搶,這是打他們張家的臉啊。
張達對張綸說道︰「叔父,要不你降了吧,我看李家這反造的,白費勁。這劉雲芳、張文遠,哪個不是國朝赫赫有名的大將,李家人根本比不了。更何況他們後面還有衛公,你覺得他們能打敗衛公。
現在晉陽已失,李家人丟了老巢,跟喪家之犬沒什麼區別了。叔父再死忠于李家,就是給李家殉葬了。若是李家人真把咱們當心月復,就是殉葬也值得,但李元吉這麼對咱家,叔父覺得值得嗎?」
張綸的臉色忽明忽暗,輕聲說道︰「這只是李元吉一人的行為,唐公必不會如此待我。」
張達說道︰「我的叔父啊,是李元吉一人又如何,李淵是對他兒子親還是對你親。假設咱們現在鬧到李淵面前,李淵會給咱家一個公道嗎?」
張綸听了,有些沉默了。他不得不承認,佷子說的的確很對。李淵最多明面上不痛不癢地斥責李元吉以下,但之後張氏卻要結下李元吉這個死地了。
「晉陽城失守和你也要關系?」
「我帶著他們去的。」
張達便一五一十的將他勸降榆次,然後李元吉喪心病狂、臨陣逃月兌的事情也告訴了張綸。
張綸更是心中一震,心中震動。
張綸很清楚,晉陽城失守,雖然是李元吉不肖,但佷子也做了隋軍的急先鋒。李淵不會怪罪親兒子,卻不一定不會怪罪他啊。
事情已經無法挽回了。
張綸無奈地嘆道︰「罷了罷了,既然李家人不仁,就莫怪我不義了。」于是張綸準備向隋軍投降,並命佷子張達返回,請求隋軍接應。
張綸的副將乃是李淵的佷子李琛。
李琛木訥少文,其父乃是大隋名將右領軍大將軍趙郡公李安。李安乃是楊堅心月復,還有一個兒子便是後世聞名的李孝恭。
若非李琛年輕,而且這支部隊多是張綸拉來的,這支偏師的軍隊就是李琛了。
不過李淵還是很信任張綸的,二人年輕時便交好,否則張綸也不可能獨領一師。此時張綸猶記得當初勸李淵造反的舊事。
當初李淵在河東的時候,曾經問過張綸︰「隋氏失馭,天下沸騰。吾忝以外戚,屬當重寄,不可坐觀時變。晉陽是用武之地,士馬精強,今率驍雄以匡國難。卿將家子,深有智謀,觀吾此舉,將為濟否?」
可以說張綸是李淵最早透露有造反之心的人。
張綸也勸李淵道︰「後主殘酷無道,征役不息,天下洶洶,思聞拯亂。公天縱神武,親舉義師,所下城邑,秋毫無犯,軍令嚴明,將士用命。關中所在蜂起,惟待義兵。仗大順,從眾欲,何憂不濟?」
于是之後李淵暗暗積蓄實力,準備造反。
李淵讓李琛跟著張綸,也有培養佷子的意思。
可以說張綸是李淵最初的造反合伙人之一,但今時今日,形勢大變,他也只得投降大隋保命,而投名狀便是李琛的腦袋。
張綸乃招李琛等忠于李唐的將領前來中軍議事,然後布置伏兵,將一眾人拿獲。李琛大驚,對張綸破口大罵,但張綸早就心硬如鐵,哪里會在乎別人的謾罵。
張綸親手斬殺李琛,然後砍下對方的腦袋。至于其余忠誠于李唐的將領,也盡被誅殺殆盡。
于是張綸命人改弦易轍,向隋軍投降。隨著張綸的易幟,李唐這支在偏師徹底覆沒。
張綸率人前往隋軍大營受降,劉雲芳倒也听說過張綸的名字,見他一路橫掃離石,便知此人有些能力,若非運氣不佳,還真能連克數郡,于是對其禮遇有加。
劉雲芳挑選張綸部可戰精銳兩千人,由張綸統帥,編入隋軍之中。
隨著隋軍得勝,龍泉郡也正式納入隋軍治下。
原郡丞司馬運自是不會再讓其留任,龍泉郡將來也是與李唐交戰的前線,自是信不過司馬運。而司馬運則被調回信都任職。
司馬運也知曉自己的身份,他都六十多了,自是不願意再留在龍泉郡擔驚受怕,于是開開心心地前往信都。
而新的龍泉郡太守則是原渤海郡郡丞王孝師,他在大將軍幕府中轉了一圈,便成了一地太守。
劉雲芳又任命姜喝為郡都尉,征繳盜賊,而李慶陽率龍泉郡主力跟隨他繼續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