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勤王之事

段達七萬大軍兵敗,滿朝嘩然。

無論是越王楊侗,還是元文都等人,皆是心中震惶,面面相覷。

此時離段達出兵尚不足十二個時辰,這麼短的時間,就是七萬頭豬讓瓦崗賊捉,也不可能這麼快啊。

但無論如何,眾人不得不承認,段達的兵敗,徹底證明了洛陽軍隊戰斗力的不堪一擊,此時此刻,眾人終于相信,洛陽有淪陷的風險。

李密率主力攻打回洛倉、偃師、金墉城等地,又命大將王當仁、王要漢等人,率軍圍攻洛陽城,阻止東都對偃師等城的支援。

此時東都小朝廷有些膽喪,面對城外不多的魏軍,卻是令士兵們晝夜不解鎧甲,在城上敲擊梆子巡邏。

王當仁命令部隊不斷襲擾城牆,弄得隋軍一日三驚。

整個洛陽城完全陷入恐慌之中。若不是城外還有盜匪,城門緊閉,城中的百姓怕是要逃出去一多半了。

五月丙戌朔(初一),出現日食。

日食這東西,是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時,月球擋住了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後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

若是在後世,稍微有點文化的人也知道這是自然現象,什麼日全食、日偏食、月全食的,很多人還求一見日食而不得。

但在古代,這卻是要命的大事。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古人便認為日食是很可怕很不吉利的事情,乃不祥之兆。再之後因為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將世間萬物的變化都和天子的行為聯系到一起。日食便成了天子失德的一種證據。

不過日食發生次數頻繁,有時候隔三差五來一趟,總不能發生一次日食便換天子吧。所以到了東漢,堂堂三公之職成了替天子被鍋的官職,基本上每發生一次日食、月食、地動等事件,便換上幾個人。

譬如東漢末年的太尉皇甫嵩、司空楊彪、太尉馬日磾就分別因為流星、地震、日食而被免官。

若是旁時,發生日食,換幾個官員就好了。

但現在正是天下動亂,群雄並起,甚至賊匪兵臨國都的關鍵時候。這時上天示警,其征召若何,似乎便不言而喻。

很快洛陽城中便眾說紛紜,關于天子失德、大隋將滅的說法也甚囂塵上。

什麼時候,流言都是最可怕的,看不見、抓不到,卻是刀刀致人最痛處,要人的性命。

東都小朝廷很清楚要制止流言的傳播,最好的辦法便是使流言不攻自破,但這又是不可能的。若任由流言肆虐,用不了多久,洛陽城就要不攻自破。

越王楊侗急得如坐針氈,但眾人卻毫無辦法。

洛陽城內早就實行了宵禁,大隊的官兵在大街上來來回回抓傳播流言的人,監獄里擠滿了被抓獲的犯人,但這一切都沒用。

而李密也趁機讓他的幕府向各郡縣發布檄文,歷數天子楊廣的十大罪狀,並揚言︰「罄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天下嘩然。

眼看亂象叢生,這時張方翼不得不站出來,請求越王發布「勤王令」,招天下兵馬入京勤王。

「當今形勢,惡化至此,已經逐漸不受朝廷的控制。李密勢大,更兼其善于蠱惑人心,百姓景從。今洛陽無糧,民心震惶,但又一時無法擊破李密對洛陽城的封鎖。為求穩妥,可向四方發布勤王之令,招各地兵馬,趕來洛陽,抵御瓦崗賊匪。對外可使有足夠的兵力攻打瓦崗賊匪,對內,也能讓洛陽百姓心中有個依托。」

說到這,張方翼停頓了一下,又看了一下眾人,這才說道︰「若是能夠因此使天子感受到洛陽匪患的嚴重,而率禁軍主力趕回洛陽,或許也是有可能的。」

眾人听了,各自面面相覷,低頭私語。

先是勤王一事,這不是一件簡單的命令。

此時此刻,亂象叢生,朝廷威信不斷下降。招外藩勤王之事容易,可請神容易送神難,誰也不敢保證會不會再出現一個董卓、曹操那樣的人物。

至于倒逼天子返回洛陽,眾人是想也不敢想。這種僥幸眾人之前或許有過,但直到現在,眾人早就不相信會有奇跡了。

不過振奮人心之事,倒是有些許可能。雖然洛陽城中的百姓亂紛紛的,但其實最害怕生亂的正是普通百姓。只要朝廷給他們堅守的信心,沒幾個普通百姓願意倒向賊匪。

對于張方翼的建議,越王楊侗一時也拿不準,便讓眾人各自發表意見。

然而勤王之事,支持的不少,反對的也不少。

不少人提出,勤王之師,魚龍混雜。更兼此時李淵逆賊肆虐關中,荊襄、兩淮、山東等地匪患無數,貿然令各地入京勤王,很容易影響當前各地的局勢。

其實自李淵造反,佔領關中之後,能支援洛陽的軍隊,也沒有多少了。李密造反之後,大肆攻城略地,河南各地的郡縣紛紛淪陷。此時的洛陽幾如孤島一般,哪有幾支能支援的部隊啊。

張方翼又建議,可命各郡縣自主招募軍隊,進京勤王,凡勤王部隊,一律封賞官職。

對此更多的人反對。

若是放開招募軍隊的口子,將來的麻煩會更大。各地官吏的野心將會備增,地方大族的勢力也會激漲。

眾人眾說紛紜,其實也是害怕擔這個責任。

這時元文都似乎是下定了決心,便站出來說道︰「今時今日,再談以後的事情,于事無補。當前不是我們要不要各地入京勤王,而是整個洛陽,危在旦夕,已經不得不需要各地勤王了。先守住洛陽城,其他的當以後再說。」

值此危難時刻,元文都扛不住也得扛了。

元文都畢竟是朝中第一人,他一開口,不少人便不再說話。這時皇甫無逸也適時地站出來,支持征兆各地軍隊入京勤王。

元文都、張方翼、皇甫無逸三人共同支持,此事便就此決定。

于是楊侗以越王和東都留守小朝廷的名義,下令「天下各地郡縣,可自行招募百姓,組織軍隊,入京勤王。」大隋的局勢,進入到一個新局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