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漠北風雲(三十)吞虎

徐行禮走後,阿史那俟利弗便派人去見韋紇部首領藥葛羅‧菩薩。他畢竟是土生土長的草原人,在娑陵水和韋紇部周旋許久,熟悉情況,又隨時提防著對方。隋軍找不到韋紇部,他卻可以。

阿史那俟利弗派人至韋紇部是要求降的。

阿史那俟利弗能想到的唯一一個辦法就是詐降。現在先到了韋紇部那里,再想辦法便是。

藥羅葛‧菩薩是比他父親藥羅葛‧時健更狡黠多智之人,當初藥羅葛‧時健在時,他就才勇有謀,能征善戰,所向皆破,逼得其父感受到壓力,不得不將其放逐。而這些年,他率領殘部,不斷征討林中部落,發展實力,積蓄力量,又利用大隋幾次征伐草原的機會,合縱連橫,直到今日,已經成為草原最後的大部落。

這種人,對其有一點小覷,怕是便會吃上大虧。

阿史那俟利弗派的人到達韋紇部,獻上降書。藥羅葛‧菩薩見之大喜,立刻便接受了阿史那俟利弗的投降。

在此過程中,藥羅葛‧菩薩甚至沒有一點猶豫。

阿史那俟利弗有算計,而藥羅葛‧菩薩也有自己的心思。

雙方為敵,底細各了解的很清楚。藥羅葛‧菩薩知曉阿史那俟利弗的境遇,所以對于其選擇投降,並沒有太大的懷疑。

當然阿史那俟利弗到底是真降還是假降,在藥羅葛‧菩薩看來,這事的真假影響並不大,因為他早就打定主意,不管對方是真降還是假降,他都要徹底吞並對方。

而阿史那俟利弗的投降,不僅僅是方便以後吞並,還有極大的政治意義。

這麼多年,鐵勒的實力加起來並不比突厥人差多少,而韋紇部作為多年的鐵勒領袖,實力比很多突厥部落要強大。

可是鐵勒一直是突厥的附屬,甚至被稱為「黑突厥」,是突厥汗國內部地位最低的一支,屬于被統治民族。

尤其是鐵勒人在草原上的名聲不好,他們的祖先丁零人就以「草原小偷」著稱。歷史上蘇武的牛羊便是被丁零人給偷的。

所以各種原因導致了鐵勒人在草原的地位和影響力,極為有限。

雖說征服草原靠的是實力,但影響力這個東西,看起來虛無縹緲,但在收攏人心上也很重要。

草原人有時候就信這個。

今日阿史那俟利弗投降,是第一個突厥可汗向他們投降,即使不是大可汗,也必然能夠極大地振奮部落士氣,為韋紇部南下收服鐵勒各部掃清障礙。

政治意義遠大于實際意義。

阿史那俟利弗請降之後,便帶著部落向韋紇部靠近。

此時藥羅葛‧菩薩也親自帶人來迎接阿史那俟利弗,面容親切,態度熱情,仿佛之前兩人的仇恨覺不存在一般。

雖然藥羅葛‧菩薩已打定主意吞並對方,但該做的樣子還是要做的。

因為突厥壓制鐵勒數十年,所以對于投降鐵勒一事比較排斥。但韋紇部要想成功入主漠北,還非得突厥人的支持不可。

所以對于阿史那俟利弗的禮遇,更像是一場千金買馬骨的作秀。

阿史那俟利弗也配合著對方的演出,他別無選擇。

阿史那俟利弗帶著部眾在韋紇部待了兩日,倒也比較平靜。雙方都有想法,所以也都較為隱忍。

而阿史那俟利弗始終沒找到引誘藥羅葛‧菩薩出擊的機會,藥羅葛‧菩薩的厲害他很清楚,根本不敢輕舉妄動,以防打草驚蛇,引起對方的懷疑。

然而沒等他開口,藥羅葛‧菩薩倒是主動找他了。

隋軍要對付韋紇部,韋紇部也想著對付隋軍。藥羅葛‧菩薩想了一個好計策,既然隋軍在追擊阿史那俟利弗,倒不如用阿史那俟利弗來引誘隋軍上鉤。

這片山林是韋紇部的主場,一旦陷進來,就只能被韋紇部牽著鼻子走。

藥羅葛‧菩薩沒想過全殲隋軍,那樣是結成死仇,他也沒那個實力。只要能重創隋軍一番,便能使其收縮勢力,這樣南下故地便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阿史那俟利弗听到藥羅葛‧菩薩這個計劃,心中狂喜。

這真是想什麼便來什麼了。

不過阿史那俟利弗到底是個梟雄人物,又多學了漢人的那些彎彎繞繞,心機深沉。他心里很清楚,這事明顯是藥羅葛‧菩薩拿他當魚餌,若不是他跟隋軍有聯系,真照此計實行了,韋紇部勝不勝他不清楚,反正他這點人戰後估計剩不下不多。

所以這麼明擺的事情,他要是太積極了,定會讓藥羅葛‧菩薩察覺出不對來。

所以阿史那俟利弗立刻裝作為難的樣子,想要拒絕。

他理由也很充沛,他這一行人逃了這麼久,疲憊不堪,糧食短缺,已經無力再逃。搞不好引不來隋軍,倒把自己陷進去了。

藥羅葛‧菩薩知道阿史那俟利弗是個人精,無力不討好,怕是看出來沒什麼好處,所以不願意參和。

于是他許諾,贈送給阿史那俟利弗牛、羊各三千頭,馬一千匹,以解其部的困境。同時此戰之後,將娑陵水一帶草場交給阿史那俟利弗部。

阿史那俟利弗听了不由暗罵,一個一個,都拿娑陵水草場跟自己交易,可那本來就是自己的東西。

還沒有公理!

不過阿史那俟利弗也擔心拒絕狠了,打消了藥羅葛‧菩薩的念頭。

于是稍微推拒兩下,便答應了。

事後,藥羅葛‧菩薩的母親烏羅渾對于阿史那俟利弗表現出的忠誠表示了懷疑,她總覺得阿史那俟利弗答應的太順了。

藥羅葛‧菩薩倒是不在意,他當然不相信阿史那俟利弗的忠誠,那就不是一個會忠誠的人。

可阿史那俟利弗將隋人得罪死了,上天入地無門,除了韋紇部,再無去處。他要想存活下去,就必須得听韋紇部的。

至于阿史那俟利弗最後答應引誘隋軍,他倒是更為理解。

阿史那俟利弗難道不知道這種選擇的後果嗎?看似是他選擇了這麼去做,其實他根本別無選擇,很多時候明知前面是坑,為了活下去,也得蹚過去。當初韋紇部逃往北海,不一樣是賭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