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廢了好大的功夫,才月兌離了虎騎軍的追擊,一路向南繞了好遠,這才返回唐軍大營。
此時唐軍已經退回營中。
當日激戰,唐軍漸漸不敵,眼看就要全面崩潰,而李世民卻遲遲不至。在薛收、侯君集還在猶豫之時,長孫順德當機立斷,下令後軍齊出,掩護前軍撤退。
幸好薛收也察覺到不對,沒有阻礙長孫順德下令,幸好長孫順德手中還留有足夠的預備隊,于是唐軍後軍接替前軍,兩軍相互掩護,這才從混亂戰場上退下來。
不過此時隋軍戰意盎然,勇不可擋。唐軍從戰場上撤下來時,幾乎已經要崩盤。尤其是斷後的軍隊,面對隋軍如潮水一般的攻擊,根本無法後退,最終全軍覆沒。
這場大戰,唐軍遭到重創,傷亡逾兩萬。若不是長孫順德及時撤退,整支軍隊,就要全軍覆沒了。
李世民回到營中,就見滿地的傷兵和應接不暇地慘叫聲,整個唐軍大營,籠罩在一片陰雲之中。
李世民看著眼前景象,心情沉重,一片沉默。
回帳之後,李世民詳細地听取了整場戰斗的經過,听完之後,他也滿是後怕,侯君集等人若論忠誠沒問題,但卻不敢違逆自己的意思,怕就是全軍崩潰也得等自己。
于是李世民上前拉住長孫順德的手言道︰「若無薛國公,我大唐危矣!」
長孫順德也沒有太過自傲,雖然他的性子並不怎麼謙遜。但長孫順德很清楚,這一敗,到了李淵那里,背鍋的必然是自己,自己能全身而退就不錯了,何談什麼功勞。
一場敗仗,雖然長孫順德力挽狂瀾,也沒什麼讓人興奮之處。這滿營戰後的瘡痍,乃是一場大麻煩。李世民也折騰了一天一夜,疲憊不堪,乃讓眾人各自統計傷亡,處置後事,而他本人則一個人待在營中,思索著這場敗仗。
這場仗李世民犯錯誤了嗎?
其實李世民並沒有犯錯,不僅如此,他無論是戰是退都作出了最正確的選擇。尤其是在突圍之中,幾次來回折道,將追擊的虎騎軍擺月兌開來。
至于戰前的定計,讓李世民再選一次,他還會這麼選。他根本耗不起,唯有冒險,才能有勝利的機會。
但這場仗就是在李世民沒犯什麼錯的情況下,就這麼敗了。
李世民苦思得失,卻只能將其歸結到唐軍戰力不如隋軍之上。
這年頭,菜是原罪。
當然唐軍的戰斗力的確不如隋軍,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李世民的兵敗,還真不止如此。
黃明遠對李世民影響很深。
少年時期的李世民最崇拜的,便是黃明遠。
黃明遠收了李世民為徒弟,自然要教給對方一些真本事。但有些東西還不能交,以防使得李世民更強大,那黃明遠能教的,便是歷史上李世民最擅長的東西,譬如防守反擊。
有一次黃明遠和眾人推演戰事,決戰之地就是虎牢關。當時李世民率優勢兵力進攻,黃明遠率軍堅守。雙方相持不下,黃明遠就是用的先以調騎兵北上牧馬的名義示弱,然後暗地里將主力騎兵調回虎牢關。當時李世民以為虎牢關虛弱,引兵來攻。黃明遠則據城堅守,消耗李世民銳氣。等到李世民打得疲憊不堪的時候,黃明遠突然派出騎兵直襲李世民部中軍。李世民不敵,最終全軍崩潰。
這次推演給了李世民極大的震動,也讓他在之後的戰斗中,在遇到相同的情況時,總是不自覺地模彷老師的用兵方法。
甚至這件事李世民自己都沒有發現。
而黃明遠則一直將李淵父子視作最大的敵人,一直在研究李世民前世、今世的用兵戰例,翻來覆去的捉模,再結合李世民的性格脾氣,基本上將李世民的指揮習慣模了一個透。
而在戰前,黃明遠特意將這些心得交給鄭言慶和黃維揚,所以這一戰鄭言慶對于李世民算計的如此清楚,也就成了必然。
其實換了旁人,譬如楊素、李靖等人,黃明遠研究的還未必能這麼通透,可惜李世民用兵風格太過明顯和單一,又太喜歡打防守反擊,所以才在黃明遠這里,被扒的一干二淨,沒有了底牌。
此戰唐軍元氣大傷,李世民再不敢與隋軍進行大決戰。
只是長林是江陵屏障,李世民不願意放棄整個荊北,因此還繼續屯駐長林,以期再次尋得戰機。
只是之後的日子李世民就不好過了。
張儉和高開道率領虎騎軍得勝之後沒有返回大營,而是繼續南下,襲擾唐軍的糧道。 江陵以北、漢水以西的廣大區域,盡成了虎騎軍馳騁的樂園。
虎捷軍騷擾唐軍的城池,截擊唐軍的糧道,引得整個唐軍大後方,處處烽火,人人不安,連李世民本人提起虎騎軍,都心有戚戚。
在決戰之後的第五日,鄭言慶派人送來一封信,信是黃明遠寫給李世民的。這是黃明遠在陳倉之事後給的李世民的第三封信。
在信中,黃明遠又跟李世民敘了一番師徒之情,然後重點告訴李世民,唐軍屯駐長林「是沒有希望的,絕不會得勝,李世民在兵敗之後便當及時撤回江陵,甚至退回巴蜀。」
李世民見信大驚。
按照時間推算,老師寫這封信的時候,是絕不可能知道長林大戰的,但老師偏偏在信中提出自己必輸。
難道老師有曉陰陽、通鬼神的本事。
薛收認為這是鄭言慶偽造之信,故意拿來動搖軍心的,但李世民卻不相信。
這信是老師寫的,李世民看得很清楚。
拿著這封信,李世民想著局勢。老師在信中讓自己速速返回江陵,是故意誆騙自己,還是別的什麼原因。
或者說他不認為自己打得過鄭言慶。
李世民一時竟然有些叛逆之心,他對黃明遠的認可很看重,你越覺得我贏不了,我偏就贏給你看。
而就在這時,夷陵來報,隋軍突襲歸州,秭歸失守,唐軍返回巴蜀的後路斷了。
李世民听到消息,又看看信,再看看信使,「啊」一聲鮮血噴出,直挺挺地向後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