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洪易對著龍族不斷贊美的時候,雪原之上,突然異變陡升。
轟隆隆!
龐大、浩然的法力,從極高的天空之上傳達了下來,一艘巨型樓船威嚴沉浮在天空之上,神王之座艦,巡視宇宙八荒。造化之舟也搜尋到了這太古龍之墓地的真正位置,來到這數萬里冰雪荒原之上,巨大的法力波動鎖定了下面的冰晶宮,一千多寒冰柱子。
「不好,是造化之舟!」
「不能讓他們得到這些龍的尸體!一頭不能給他們。」
洪易臉色劇變,瘋狂對著眾人大喊。
這些龍尸如果被洪玄機和乾帝得到,必然可以打造出無數的鎧甲神兵,甚至拿來修復完善造化之舟,足以讓大乾橫掃大千世界,一統天下,成就霸業。這是洪易所不願意看到的,畢竟如果乾帝成為了大千世界的人皇聖皇,他這個未來的聖人哪里還有出頭的機會。
「諸位,不要摧毀這些遺跡!我要把它們全部保護起來,這是最後的聖跡了,天下之人要是看到了這千龍蟠眠,定會生出種種學習的心思,天下人應當有這個眼福!」
「這些龍,要統統搬走,讓他們納入眾聖殿中,讓後人瞻仰它們的遺容,這是最後的聖跡了,如果這些聖跡被人毀去,那天地之間將再也不會有真龍,人們再也難以目睹真正的龍幡,龍也是上古神聖,眾聖殿,才是他們永遠安眠的地方!」
洪易大義凌熱的話,得到了眾人的認同,一起和洪易催動眾聖殿,將所有的冰柱向著里面裝去。
楊乾看著忙著刮地三尺的洪易,不由哂笑,大乾得到這些龍族的尸體就是罪大惡極,而他得到就是保護聖跡,也實在是太雙標了,讓人不齒。
洪易剛剛將殿外的龍柱搬了數百道,就看到了殿內走出楊乾,神色再次一變,連忙問道。
「楊乾,你怎麼會在這里?」
楊乾用一種奇怪的眼光打量著洪易,語氣微冷,譏笑道。
「難道這里是你家不成,你能來,我就不可以嗎?」
洪易臉色難看,眼底深處藏著一絲恨意,但是依然沒有和楊乾翻臉,只是心中暗暗猜測。
「楊乾居然捷足先登了,不知道宮殿之內的寶物是不是都被他搜刮一空了,真是令人可恨!」
楊乾甚至都需要看洪易,就知道洪易內心的齷齪想法,直接開口道。
「你放心,我只是將龍牙米帶走了,其他的東西我完全沒有興趣,都還在宮殿之中放著!」
洪易聞言臉上浮現喜色,接著又收斂了起來,看向了溫潤如玉的楊乾,站在了道德大義之上,質問道。
「太古龍牙米,乃是天地間最好的糧食,你怎麼能夠一人獨吞呢?!」
楊乾搖搖頭,對洪易動不動就利用大義指責他人的毛病實在是感到了無語,有些被氣笑了,懟了一句。
「放心,我不會像你一樣,將所有的巨龍尸體保護在自己的神器之中,我會將龍牙米培育出來,大範圍推廣種植的!」
洪易眼中閃過一道精光,他心中還是不願,楊乾如果真的將龍牙米培育成功,並且推廣種植了,那麼天下人都會記得他的功績,使得大乾名望大增,對他而言不是一件好事,有些不服氣的道。
「培育龍牙米,你懂嗎?」
楊乾玩味的看著質問自己的洪易,冷笑了一聲,一步邁出,離開了此地,只留下了一道譏諷之語。
「農桑之事,我比你懂!」
洪易臉色十分難看,怒氣充斥心中,甚是不服氣的咒罵了一句。
「他從小錦衣玉食,哪里懂什麼稻米培育的技術!」
謝文淵卻是有著不同意見,臉色極為鄭重,對洪易說道。
「玉親王楊乾這話沒錯,據傳聞大乾皇室培育出了一種金玉珍珠米,可以幫助武聖和人仙修煉,為大乾培養了無數的高手,只可惜的是大乾秘而不宣,其他人根本得不到這種珍貴的稻種。這稻種就是幼年時期的楊乾培育而成的,耗時十多年,所以他絕對是天下,最頂尖的種植高手!」
洪易聞言有些不快,對謝文淵幫助楊乾說話十分不滿,只是也知道對方乃是有口無心,不好發火。
「龍牙米如果真的能被玉親王楊乾培育出來,並且推廣種植,那他就是神農,天下人有福了,亦會感激他的!」
謝文淵相比洪易,看待事物更加公正和理性,沒有因為楊乾乃是大乾的親王,和世家不是一個陣營的就有所詆毀,反而是一臉期盼之色,希望真的可以看到那一天。
這話一出,即使是天龍道主敖鸞等人也是面露喜色,極為贊同,只有洪易臉色更臭了三分,但也不好表現出來。
這次太古龍之墓地的戰爭爭奪,「大乾皇室」得了五百根龍柱,洪易奪得了五百零一根,楊乾只得到了龍牙米。其他的心懷鬼胎之人一無所獲,甚至連四大世家的家主都被洪易斬殺,損失慘重。
龍之墓地,被一掃而空,上古聖皇都沒有的龐大積蓄,全部落入了洪易和大乾皇室的手中。
整個大千世界,天下大勢,不知不覺之間,再度的改變了一下。
這些外界的紛紛擾擾都和楊乾沒有任何的關心,他此時正忙著對龍牙米進行精心的培育,希望盡快將龍牙米培育成功,每日里都待在京郊附近的農莊之上,記載數據,優化培育之法。
洪易自太古龍之墓地返回後,實力和勢力都是大增,趁著自己剛從西域立下大功的契機,直接辭官,準備在京郊建立一座周易書院,弘揚學問,朝廷也是極為大方的賜下了土地千傾,就在玉京城外楊乾的綠柳山莊邊緣,為洪易修建「周易書院」所用。
乾帝的賞賜這塊土地,明顯就是惡心洪易,故意讓洪易和楊乾毗鄰而居。
修建書院,弘揚學問,這也本是一件平常的事情,許多大家都是這麼干的。
不過更加震驚天下的一件大事就是,洪易召集儒門各大賢者,編修一本曠世典籍《易經》,闡述過去,現在,未來之道,演繹無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