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提默運元神,將剛剛的天道反噬之力化去,舍利金身這才再次大放光明,準提緩緩地吐了一口氣,看向了擔憂的接引道人,安慰道。
「使師兄無需擔憂,不過是小小天道反噬罷了!」
接引道人听到準提無礙,這才放下心來,松了一口氣,不由問道。
「師弟怎麼會遭到天道反噬?」
準提道人聖眸幽深,視線投向了九幽陰山之上的難道仙光,皺著眉頭,不解的說道。
「黃龍真人將地藏王菩薩困于陰山之中,如來和地藏都不等打破樊籠,請我出手,我沒想到黃龍真人此舉得了天道認同,仙光之中有著天道之力守護,魯莽之下出手,受到了天道之力的反噬!」
接引道人一直在修行夢中證道,不曾知曉地藏王菩薩的壯舉,听得準提解釋,元神默運,遍照周天,得知前因後果,嘆氣一聲,說道。
「當年後土娘娘身化輪回,有大功德,補全了洪荒,六道輪回自有運行規則,地藏王菩薩不知此種奧秘,亂發宏願,想要將地獄渡盡,豈不是擾亂天道,豈能不受天道懲戒!」
準提道人听得此言,也是心中明白,黃龍真人乃是順天應命,替天行道,不由嘆氣一聲,可惜了佛教好不容易出了一位準聖,卻被困在了地府陰山之中,不得自由。
不過,佛教此番也不是毫無收獲,地藏王菩薩扎根幽冥,證道準聖,甚至將手伸進了地府之中,使得佛教氣運大增,大興之勢越發明顯了。
可能是為了應對佛教越發強盛,太上老君居然分出了一絲元神投入輪回,在東勝神洲掀起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更是在功德圓滿之後,留下了五千字《道德經》,傳給了尹喜,尹喜得了人教傳承,在蜀山立下了蜀山劍派,將劍修一派發揚光大。
春秋之後乃是秦朝,始皇帝雄才大略,但是貴為人間帝王,不得長生,短短幾十年,偌大一個秦朝就二代而亡。
霸王雖然無敵,卻是依舊比不得劉邦好命,建立了漢朝。
感盤古開闢,三皇治世,五帝定倫,世界之間,遂分為四大部洲︰曰東勝神洲,曰西牛賀洲,曰南贍部洲,曰北俱蘆洲。這東勝神洲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山,喚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開清濁而立,鴻蒙判後而成。真個好山!有詞賦為證。賦曰︰勢鎮汪洋,威寧瑤海。勢鎮汪洋,潮涌銀山魚入穴;威寧瑤海,波翻雪浪蜃離淵。木火方隅高積上,東海之處聳崇巔。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鳳雙鳴;削壁前,麒麟獨臥。峰頭時听錦雞鳴,石窟每觀龍出入。林中有壽鹿仙狐,樹上有靈禽玄鶴。瑤草奇花不謝,青松翠柏長春。仙桃常結果,修竹每留雲。一條澗壑藤蘿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會處擎天柱,萬劫無移大地根。
這花果山山頂之上,有一奇石,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圍圓,按政歷二十四氣。上有九竅八孔,按九宮八卦。四面更無樹木遮陰,左右倒有芝蘭相襯。乃是女媧補天所留,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五官俱備,四肢皆全。便就學爬學走,拜了四方。目運兩道金光,射沖斗府。
這石猴正是靈明石猴,日後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日後西天取經路上的護法行者,日後的斗戰勝佛。
這石猴在出生以後,不知憂愁,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真是「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
更有一日,石猴和猴群打賭,只要誰能看一看瀑布之後有何物,可稱猴王。
石猴天生膽大,不懼生死,群猴不敢做之事,他卻敢,閉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忽睜楮抬頭觀看,那里邊卻無水無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橋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細再看,原來是座鐵板橋。橋下之水,沖貫于石竅之間,倒掛流出去,遮閉了橋門。卻又欠身上橋頭,再走再看,卻似有人家住處一般,真個好所在。
翠蘚堆藍,白雲浮玉,光搖片片煙霞。虛窗靜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龍珠倚掛,縈回滿地奇葩。鍋灶傍崖存火跡,樽罍靠桉見肴渣。石座石床真可愛,石盆石碗更堪夸。又見那一竿兩竿修竹,三點五點梅花。幾樹青松常帶雨,渾然相個人家。
石猴看罷多時,跳過橋中間,左右觀看,只見正當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書大字,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
石猴大喜過望,這真是一座天造地設的家當,容得下猴群棲身,再也不受天氣困擾,正是安身之處。
想到日後,石猴再次往里走去,想要一窺洞中全貌,漸漸走深,突然見得一處偏僻石室,不知為何心中好像著了魔一般,心神恍忽的走了進去,之間石室牆壁之上刻著一篇文字。
石猴明明識不得幾個字,卻是依舊將整篇文字牢記在心,卻是一篇法訣,名曰《清淨自在經》。
石猴剛剛記下此法訣,卻見石室之上文字隱去,再無蹤跡,不由大奇,上前伸出毛手,撫模著石壁,卻不見任何文字刻畫的痕跡,這才作罷。
石猴瀏覽完了水簾洞後,這才出了石洞,躍出了瀑布,被猴群敬重,尊為了猴王,率領石猴在洞府之中居住,倒也自在。
中途,石猴想起自己得到的那篇《清淨自在經》,不由好奇,修煉了一番,頭腦清明,智慧大增,只是卻無其他特殊之處,他並無藏私之念,想要將此法傳授給猴子猴孫,但是不知為何,每每有這想法,想要將法訣念出之時,卻是張不開口,後來想著,既然說不出,就將之抄寫一遍,但是不知為何,此經不落文字,不論怎樣書寫,都是隱而不見,難以存留,石猴頓時明白此經另有玄妙,勤修不輟,智慧越發深厚,對世間萬物多了自己的思考。
點擊下載本站APP,海量,免費暢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