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利己利眾生利天下,玄源的平凡本性(300月票加更)

作者︰玄源道人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其實在玄源總結完自己這一路走來的關鍵字的時候,他對于自己的行事原則也有了一定的猜測。

雖然未必是最終觀點,可確實已經有些許眉目了。

因為玄源的一切行事的背後必定有一個原因。

而這個原因的來源,大多也是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權衡而決定的。

至于權衡的依據,總歸是逃不過一個「利」字。

當然了,這個「利」並非是狹義上的利益。

而是更為廣義上的「利」。

這樣的「利」,是超月兌于現實之上的存在,取決于修士覺得自己獲得了更多。

這樣的收獲可以是實際的利益,現實的利益。

也可以是無形的「利」。

愛情、家人、功名、榮譽、信仰……

歸根到底,也可以說是能夠讓人心安的存在,是每個人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存在。

甚至可以說,這樣的「利」,是一切生靈都會存在的,也是一切生靈都需要面對和權衡的東西。

所以,「利」就顯得格外的重要。

不過,單純的「利」或許是生靈的追求,也是玄源的追求。

可是一個「利」字顯然無法完全道出玄源的行事原則,也無法成為玄源思緒體系的核心。

事實上,比起「利」來說,如何辨別「利」,如何劃分「利」的優先級,才是玄源行事的核心所在。

每個人的選擇的標準不同,所以對于不同的人來說,他們的「利」是不同的。

玄源的思想體系,當然不可能將所有的生靈的選擇都囊括其中。

這樣的思想體系並不是玄源的思想體系。

所以,玄源的思想體系,當然是玄源自己的選擇標準。

也就是玄源內心深處判斷這利弊的優先級。

說實話,一個人擁有無數的品質,想要讓個人將自己的所有品質分出個先後,注定是一件艱難的選擇。

玄源當然也不例外。

好在所謂的選擇,並非是要玄源把所有的選項都一一排序。

而是選出其中的一個最高優先級的存在。

如果可以的話,也可以再選出幾個次優先級的存在。

這樣一來,思想體系才會更加完整。

所有說,玄源的思想體系的核心,就是玄源認為的一切「利」之中,排出相應的優先級。

玄源的終極目標,一直都是自己的大道修行。

那能夠說明大道修行就是玄源心中優先級最高的「利」嗎?

顯然並不準確,在求道的過程之中,玄源當然也明白有所為有所不為的道理,一些違背他原則的事情他並不會去做。

這就顯得有些矛盾,既然是最高追求,終極目標,那怎麼會不是他心中優先級最高的「利」?

其實這並不意外。

因為大道修行這種實際性的「利」,往往都會被無形的「利」約束。

追求和目標都是有形的,有形的「利」當然不會是玄源思緒體系的核心。

能夠約束終極目標的、無形的「利」,或許才是真的思想體系核心的顯化。

而同樣的,能夠約束終極目標的「利」,也就是玄源之前總結歸納出來的關鍵字,他們對于終極目標的約束也並非是獨立的,而是一種綜合的衡量。

「好奇心」、「善」、「穩」、「爭」、「智慧」、「勇氣」、「自信」、「逐利」、「毅力」。

這些關鍵字所代表的品質都是玄源自身品質,都離不開玄源的本性。

也就是說,正是玄源的本性在作為無形的「利」,約束著玄源達到終極目標。

很顯然,這樣的約束不僅僅是約束,也是另一種層面上的促進。

或許條條大路通羅馬,玄源有無數種方式和途徑可以追求自己的大道。

可玄源本性所代表的無形的「利」,其實不止是給玄源追求大道劃定一個方向這樣單純的約束。

這些無形的「利」同樣在劃定方向的時候,幫助玄源修了一條能夠通往大道的路。

所以路的存在,對于走路的人來說,固然限制了行進的方向,可同樣給走路的人帶來了無窮的便利。

而玄源的本性有無數細分的種類和差異,他們共同組成了所謂的路。

在面對不同的問題之時,這些不同的本性也會有不同的反應,佔據不同的分量,並非是一成不變的。

所以,玄源沒有辦法直接給這些本性,也就是無形的「利」,在沒有遇到實際問題之前劃分所謂的優先級。

這看似又否定了玄源之前的猜測。

其實不然,雖然無法劃分這些無形的「利」的優先級,可是玄源可以推出自己在遇到具體問題之時,劃分優先級的規則。

如果籠統的來說的話,玄源的一切做法當然是按照自己的內心,是從心所欲的。

不過這並非是所謂的思想體系,因為任何一種思想體系都是從心所欲的。

你的任何舉動,哪怕覺得是在約束自己的舉動,都是一種從心所欲,因為約束本身就是你想要的。

如果思想體系不是從心出發的話,那又如何能夠作為一種自己追求的思想體系?

所以說,從心所欲不難,難的是後面那句不逾矩。

是的,單純的從心所欲沒有任何意義,在從心所欲的同時不逾矩才是核心所在。

劃分優先級的原則,玄源當然也是從心所欲。

而這種從心所欲,對于玄源來說,不過是「公」和「私」之間的權衡罷了。

這兩者並非是單獨存在的,而是混合存在的。

有時候「公」佔多一點,有六成,「私」佔少一點,有四成。

有時候則是反過來,「私」佔六成,「公」佔四成。

當然了,還有其他無數種的劃分方式。

面對一切問題之時,「公」和「私」所佔的比例都不會相同。

所以,劃分優先級的規則,就是劃分「公」和「私」的規則。

而對于玄源來說,他雖然有慈悲之心,也胸懷天下,可總歸來說,他並非是聖母,也有自己的私心。

如果自己的行動大概率對自己造成很大的不利的話,那玄源肯定不會去做。

犧牲自己,成就他人。

或許在玄源前世會在某種特殊的場合之下這樣做,這也是他在前世耳聞目染之下,從整體環境之中得到的一種思想教育,並且樂于接受它的存在。

可重生洪荒世界,前世重重或許對他還有所影響,可已經無法成為他現在思想的核心,更不用說限制他本身。

到了現在,能夠限制玄源的,只有他自己,是他自己內心的真實道德觀在限制他。

既然重生一世,玄源踏上了修行之路,他的終極目標始終是追求大道。

在這一點上,他是利己的,是自私的。

他能夠約束自己的行為,盡可能的不傷害無辜,盡可能的遵循自己內心的道德觀。

可是在不得已之下,他還是會做出傷害無辜,破壞洪荒的決定。

有句話叫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雖然並不準確,可也能夠解釋一些玄源的心態。

達則兼濟天下玄源可以做到,可窮則獨善其身玄源就未必了。

不然玄源之前在最終決戰的舉動就應該是不勸解東方聯盟的最終決定,但是自己不參與最終在洪荒世界之中的決戰。

而玄源顯然不會這樣做。

在這一點上,玄源更加的自私。

至于玄源的公心在什麼時候能夠體現得更多?

那是在自己付出的代價並不大的時候。

比方說付出一些星辰聖水,積攢的靈植,恢復一方生態。

這能夠說玄源沒有公心嗎?

難道玄源不無私嗎?

和很多洪荒世界的修士相比,玄源依舊很無私了。

不說現在玄源不缺星辰聖水。

當年剛剛出世沒多久的玄源,星辰聖水對于他來說依然是件珍貴的東西的時候,他不也無私的將其撒向大地?

所以說,玄源對于「公」和「私」劃分的標準同樣是自私的。

對于「利」的優先級的劃分同樣如此。

從「私」到「公」,玄源的選擇應該是自己、眾生、天下這麼一個順序。

如果更加籠統的話,玄源的處事原則應該是利自己、利眾生、利天下。

這是一個由「私」到「公」的排序,也是玄源內心的真實寫照。

看著很自私,其實玄源的道德標準已經不低了。

至少他還能夠在某些情況下做到利眾生、利天下。

恐怕無論是前世,還是現在的洪荒世界,能夠做到這樣的都算是有道德了。

所以說,玄源並不需要讓自己的思想體系貫穿自己的所有選擇。

只需要反過來,自己的所有選擇都不要違背自己的思想體系就足夠了。

這兩者只是換個順序,可卻是天翻地覆的變化。

或許前者是最終追求,可後者才是擺在玄源面前的,需要玄源做到的點。

一個是對玄源行動的絕對約束,一個則是對玄源要求的下限。

是啊,所謂的思想體系,不就是找出一個自己對自己要求的下限,時刻能夠保證自己不觸踫自己的下限,不觸踫自己的原則就足以。

玄源的思想體系就是他的行動原則的下限。

所以,玄源的思想體系的下限就是利自己,這是他選擇的核心。

充其量也就是在不想著利自己的時候,做到利眾生和利天下的時候就已經足夠了,頂多損壞自己的一小部分利益。

而他思想體系的上限就是利眾生、利天下。

這個所謂的上限,並非是需要玄源有一天的道德標準能夠做到舍棄自己,做到利眾生和利天下。

而是有一天玄源能夠做到無論如何都能利自己,並且做到利眾生、利天下。

看似拗口,其實不然。

儒家也有所謂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而平天下就是儒家的終極目標。

看似徐徐漸進,是一個修行的遞進過程,其實越往後優先級越高。

而玄源則不同,他的選擇之中優先級最高的永遠都是利自己,當他能夠擁有做到利自己之後,才會選擇利眾生、利天下。

至于如何做到永遠利自己?

那就是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不逾矩。

處在這種狀態下的玄源,自然能夠廣發慈悲心,惠及天下和眾生。

當然了,後者是玄源在思想上的最終追求,並非是現階段的追求。

其實推演到這里,玄源已經明白自己之後在思想體系上的修行和追求。

或許證道混元,只需要玄源做到自己的思想體系的下限,而證道混元之後才會開始去考慮所謂的上限。

這個發現對于玄源來說也算是意外之喜,哪怕其中的猜測所佔的成分更多。

想到這,玄源對于自己的思想體系已經有了大致的認知。

相比起孔子的「仁」、孟子的「義」來說,玄源的思想體系顯得格外的自私。

不過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玄源的思想體系,才是符合人的本性的思想體系。

畢竟想要做到「仁」和「義」,或許只有思想上的聖人才可以做到。

玄源前世不過是一介凡人,這一世也只是一個追求大道的先天神魔。

作為凡人有限度的善,對于前世的凡人世界來說,所有人如果都能夠做到,那地球已經是天堂了。

而處在洪荒世界,追求大道的先天神魔能夠擁有一定的善,同樣已經是普通生靈心目中的天堂了。

所以說,如果按照思想上的聖人的標準,玄源遠遠不夠。

可如果把玄源當初一個普通人,那他做得已經足夠了。

玄源對于自己的定位,從來都不是思想上的聖人。

而是一個活血有肉的,有、有情緒的人。

這也是他的真正的本性,平凡人的本性。

自私,可又不那麼自私。

有善心,可又沒有泛濫的善心。

這不就是在紅塵之中苦苦掙扎的大部分人的心理嗎?

前世紅塵之中為掙扎的凡人是如此。

今生洪荒世界之中苦苦追尋大道的修士也是如此。

從這個角度來說,玄源始終還是玄源自己。

無論前世今生,他們的本性依舊沒有太大的變化。

這貫穿兩世的本性,才是玄源真正的自我。

如果不是玄源早就道心通透,明悟真我。

說不得還會喊一句︰「今日方知我是我!」

(ps︰艱難的一章,可能並不完美,不過這也是我心中的玄源。

從他一路走來的選擇來看,他一直都是一個平凡人的心態,哪怕修為再高也是如此。之所以是平凡,並非是他真的平凡,而是他的本性平凡,就如同芸芸眾生一樣。

之前所說的實力越強,責任越大。也沒有超出這個範疇,同樣也是玄源的真實想法之一,只要盡力即可,也就是利眾生、利天下。)

------題外話------

熬夜糾結碼字到現在,求月票!每100月票加4000字一更!說好的加更已經全部實現,求一切支持!謝謝!

7017k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