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個婬賊,居然將聚義令都給舍了,偏執的江湖義氣!」
梁山聚義堂中,丁潤把玩著令牌,听到魯達回來後的稟告,澹澹地道︰「不過這王英倒是挺難殺,居然能躲過三次追捕……也罷,就讓他再活一段時日,包括那‘山夜叉’孫元一家,他們都不是偶然路過山東,而是別有目的,到時候一網打盡!」
坐于下手的樊瑞冷哼道︰「孫元以為自己藏得很深,其實我們早就知道,他投靠了洛陽的張仙,如今西夏戰事平復,西軍要回歸,張仙憑著幾手左道之術,可以打敗毫無士氣的廂軍,卻絕對不是北軍的對手,這人倒也聰明,見勢不妙,就想要避開河南那片京畿之地,將手伸到我們山東來!」
石秀殺意畢露︰「別的地方我們鞭長莫及,敢來山東鬧事,讓這位重童道人死無葬身之地!」
劉唐道︰「我們也可先下手為強,設局誘其深入,再一舉滅之!」
丁潤環視左右,一個個頭領依次發言,表達自己的看法。
此時的聚義堂上,已經有三十多個座次,一部分是隨著他北上燕雲,跟遼軍正面交鋒過的頭領,另一部分是南下金陵,在皇宮與禁軍對抗過的頭領。
這群人或許還沒輪上去歲安書院的進修,但能力已經凸顯出來。
不過目前這些座位,有一大半的位置是空著的,他們早就不局限于八百里水泊梁山了,頭領各有任務。
如李俊和阮氏兄弟去了滄州的造船廠,如燕順、鄒淵、鄒潤等人分布在山東各地,作為鄉勇武館的教頭,培養鄉軍的預備役人員,也有如朱貴、朱富、杜遷等人,與部分官吏往來,散發聚義令。
這樣的心血澆灌下去,山東之地才有如今的和平之勢,就更不容許那種受天下唾棄的賊子破壞。
丁潤等到眾人發言完畢,更是加以總結︰「欲亂山東者,朝廷容得,我們梁山也不容得!」
听了這般擲地有聲的話語,眾頭領精神振奮,齊聲道︰「大哥英明,正該如此!」
不能光喊口號,丁潤開始講述下一步的具體行動︰「總教頭說過,想維持一片地區的穩定,要內外兼顧。」
「張仙就是外敵影響,這等賊子野心勃勃,想要稱王稱霸,割據一方,派出如孫元這類的前哨入我山東,圖謀不軌,威脅性不容忽視。」
「但真正核心的問題,還是內部的官吏欺壓,大戶盤剝,魚肉百姓,無惡不作!」
「百姓活不下去,才會受張仙那類野心者的扇動,造反作亂,成為亂民,如果只是打死張仙,不解決地方欺壓的問題,那我們與欺上瞞下、粉飾太平的官府,又有什麼不同?」
大多數頭領都摩拳擦掌︰「正該殺貪官,誅豪強!」
但也有部分頭領表示擔憂,比如朱貴的師父李雲,原來在縣衙內任都頭,想到聚義令的普及,就開口道︰「地方豪強正是我們的打擊對象,可如果直接對官吏下手,是不是會破壞如今的大好局勢?」
丁潤大手一擺︰「不必擔心,聚義令是朱參贊出的主意,我們加以實施,而總教頭也明確提到過,我們梁山和地方官府,已經是不平等的關系。」
「要學會從全局上看待問題,如今朝廷的重點根本顧不上山東,就算有兵力回援,也要先穩定住京師所在的江南,那襄陽的郭康也是兵鋒極盛,都開始對金陵之地蠢蠢欲動了,解決掉此人,還要將原本的京畿之地河南亂賊平復,到時候張仙就是首當其沖,哪里顧得上山東和河北?」
「河北不亂,在于有為國為民的蔡知府,山東不亂,正是有我們梁山懲奸除惡,主持公道,地方州縣的衙門需要小心翼翼地巴結著,並非我們梁山仰仗官府!」
「總教頭又說過,和平永遠不是妥協換來的,千萬不要被如今的風光迷惑住,官府懼怕我們,我們就更要擴大優勢,真正讓山東地區為我們所控!」
眾頭領早已經習慣了大哥三句話不離總教頭,何況這些指導意見確實一針見血︰「是!」
丁潤嘴角揚起︰「當然,暫時還要給朝廷一個面子,大戶豪強直接公開審判,那些貪官污吏誅殺時,避著些官府,別讓他們徹底下不了台。」
「相信經此之後,聚義令的價值就會更高了,以後發放時候的篩選也要更加嚴格,盡可能給那些為人持正,治理一方,好名聲的官吏,並言明不可隨意借出。」
「如鄆城縣主簿時文彬借給了宋江,那就是主動放棄自己的資格,日後不得庇護,當怪不得我們!」
眾人大笑︰「明白!明白!」
丁潤看向樂和︰「名單準備好了麼?」
樂和立刻將文書取出︰「依照大哥所言,這些都是各州縣臭名昭著的貪官污吏和地主豪強,手中染了不知多少無辜的鮮血,最是作惡多端!」
丁潤接過後仔細看了一遍,上面有二十家,排名第一的位置,就是曲阜孔氏,想到了吳用的特意關照,提筆將之勾出︰「這個孔聖人的家族,吳參贊已經出手,在不知他的具體計劃之前,我們不要貿然干涉,以免打草驚蛇……」
繼續往下看,那一個個貪官污吏,都毫不遲疑地圈起,尤其是看到幾個豪橫的地主時,丁潤更是大怒︰「區區清河縣和陽谷縣的大戶,也敢如此魚肉百姓,弄得天怒人怨,將這兩個地主公開審判,以平民憤!」
到了最後,在幾乎末尾的地方,齊州章丘李氏印入眼簾,丁潤眉頭微微一皺。
這個家族沒記錯的話,是名儒李格非的族親,與總教頭的母親也有遠親關系吧?
不過僅僅是些許遲疑,丁潤的目光就堅定起來,能上樂和名單的,哪怕排名較後,也不是小惡,以總教頭的為人,絕對不會姑息,自己胡思亂想反倒會枉做小人。
他大筆一揮,將之圈起︰「按照名單處置,我梁山聚義為眾,替天行道,絕不姑息!」
眾頭領起身領命︰「是!」
……
「章丘,我們終于回來了!」
「相比起其他地方,山東的州縣有此太平,真好啊!」
李格非掀開馬車的布簾,看向鄉鎮老家,露出懷念與感慨。
他的父母早年相繼病逝,自從科舉及第,入朝為官,就沒有回過老家,此次若不是辭官歸鄉,恐怕一直要到百年之後,才會送棺槨回來落葉歸根。
即便如此,這一次的回鄉之路也是頗為坎坷,本來他想先將妻兒送回,自己留在京中辦理辭官手續,誰料遼人南下入侵,妻子王氏和女兒李清照、兒子李迒就一直留在大名府,當得知中樞懼怕北虜,遷都南逃時,他怒而北上,進入大名府,親身經歷了守城大戰、光復燕雲、和議盟約、四方皆反的全過程。
毫不夸張地講,身在中樞的高官要員,絕對沒有李格非這段時間的經歷來得豐富,看得透徹,更不會如他途徑各州縣時,看到地方炊煙鳥鳥,官道行人井然有序時,就感到十足的欣慰。
和平真的太不容易了……
然而感嘆的話語,還在馬車內回蕩,前方隱約就傳來激憤的聲音︰「打死他們!」「打死他們!」
李格非頓時緊張起來,趕緊讓車隊停下,再對著一路護衛他們的鏢頭王四道︰「煩請王鏢頭前去看一看,是否有賊匪作亂?」
王四已經點了幾個鏢師上前,又吩咐好其他人護住車隊,才開口道︰「請李公放心,我們這就去查看!」
目送鏢師們去了,李格非放下布簾,嘆了口氣,妻子王氏則安慰道︰「夫郎不必擔心,應該不是大亂,山東有梁山泊照拂著,又有鄉軍的影響,賊人不敢造次的……」
李格非知道妻子說的有理,卻是苦笑道︰「京東兩路是何等要地,卻要靠著一群江湖子維護地方安危,老夫即便現在不是朝廷命官,也覺得顏面無光啊!」
更顏面無光的還在後面,王四一行很快回來了,顯然並無凶險,神情里卻帶著幾分尷尬與古怪︰「李公,是你的族人出事了……正在被梁山公審……」
李格非愣了片刻,咬牙道︰「勞煩鏢頭,帶老夫親自去看看!」
在王氏擔憂的注視下,李格非走下馬車,腳步飛快地往聲浪傳來的地方而去,可見身體還是硬朗的。
但等了足足半個時辰,李格非再度回來時,已是面色鐵青,步履蹣跚,那模樣險些暈倒,嚇得王氏趕忙扶住︰「夫郎,你怎麼了?不要嚇妾身啊!」
李格非嘴唇哆嗦︰「強佔土地、縱火焚屋、貪墨災糧、哄抬米價、擄人勒索、逼良為娼……那梁山豎起的告示,居然一面都裝不下,條條罪責,觸目驚心!正如公審之人所言,不僅法理不容,天理更不容之!」
王氏臉色也難看起來︰「做這些事情的人,真是夫郎的親族麼?」
李格非慘然道︰「台上被審之人,老夫一個都不認識,但他們敢如此肆意妄為,無疑是用了老夫的聲名!只是一個並無實權的禮部員外郎,他們就敢在鄉里橫行霸道,魚肉百姓到這個地步,真該被統統打死……報應!咳咳!報應啊!咳咳咳!」
說到最後,李格非已是咳得險些喘不過氣來,王氏趕忙替他撫背順氣︰「夫郎莫要氣憤,莫要氣憤!」
等到李格非好不容易緩過來,夫婦倆人面面相覷,氣氛陷入了尷尬。
多年不歸鄉,一歸鄉族親就被公審了,瞧著那群情激憤的勢頭,如果繼續留下,他們也會有危險,這等事情實在是始料未及……
思來想去,王氏只能道︰「夫郎,兩個孩子如今還在大名府,受林家照顧,現在章丘出了這事,我們還是暫且回去吧!」
李格非臉色微沉,緩緩搖頭︰「大名府不能回去,蔡待制多次對朝廷的命令陽奉陰違,更是有扇動百姓之嫌,河北恐怕也將成為是非之地!」
「如今這世道,何處又是真正的太平呢?」
王氏嘆了口氣,喃喃低語之間,眼楮倒是一亮︰「那我們去燕雲吧,那里才是真的太平!」
李格非微怔︰「燕雲之地,宋遼兵戈爭鋒之處,如今反倒成為天下罕有的太平之地了麼?」
王氏道︰「夫郎莫非不信?」
李格非道︰「不,老夫十分相信!」
「鄉軍入燕雲時,曾有言不納糧,外界都以為虛言,然如今一年將至,鄉軍真的一粒米糧都未從燕雲征收,反倒有燕雲百姓到官府門前主動獻糧,官員也不收下,已是人人稱頌。」
「故而上月听到北虜欲南下進攻,燕雲家家戶戶爭相入伍,以入鄉軍為榮,更要抗擊遼軍,再不讓契丹回歸,老夫當時听到這個消息後,卻想到一句話,‘民益喜,唯恐沛公不為秦王’……」
「這梁山泊背後,與鄉軍也月兌不開干系,他們在山東審判地方為惡的豪強惡霸, 保一方平安,固然是好意,但所作所為,已經完全凌駕于朝廷之上,那位林二郎到底想要做什麼?思之令人心季啊!」
說到最後,李格非的聲音已經壓得極低極低,王氏听了則大為動容︰「夫郎之意是?」
她是宰相的孫女,亦是飽讀詩書之輩,當然知道「民益喜,唯恐沛公不為秦王」是什麼意思,那林家二郎光復燕雲之地不過一年,在民間的威望居然就到了「沛公」的地步?再結合這四方亂象……
李格非仰天長嘆︰「固然昏君無道,朝廷無能,老夫不再為官,但久食宋祿,有所為有所不為,那林家我們敬而遠之就好,大名府不要回了,找個地方安頓下來,趕緊將清照和迒兒接過來……」
王氏小心翼翼地看著他,欲言又止,最後還是道︰「可臨行之前,李氏向妾身提親,妾身也十分中意林二郎,正準備安頓下來,向夫郎稟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