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桂花飄香的時候,皇帝朱以海在北洋艦隊的護送下,乘坐北京號風帆戰列艦登陸天津,金吾、千牛、內四衛等護衛下往前北京。
九九重陽節這天,皇帝抵京入城。
北京城收復半年多,太子北巡,經過一番維修後,這座都城再煥光彩。
北上的駐軍,還有隨遷來的家眷,以及之前兩省裁撤安置的兵馬,掃聚安撫的流民百姓,讓這里又恢復了幾分元氣。
甚至就連京城和京郊的幾大城鎮,也都有許多精明的商人在光復後第一時間北上。
朱以海從天津登陸後,來北京的沿途,大沽到天津的直沽,天津到通州的北運河,都恢復運輸,很是熱鬧,天津往南的運河則冷清的多。之前韃子還在北京時,這大運河基本上就斷了。
尤其是明軍登萊,然後韃子運河官還把黃河給挖改道了,徹底的讓大運河在山東中斷。
此時明軍收復關內,還都北京,大量物資錢糧甚至人員,都是通過海運登抵大沽,甚至直接船開進天津。
從這換漕船直抵通州,大量物資先在通州入倉儲藏,然後再分發北京,通過大通河再源源不斷輸入北京。
惠通河水量充足,甚至大量民船也可以經此往返北京通州之間。
運河兩岸,很熱鬧,甚至可以說是自崇禎末以來,最熱鬧的半年了。不過朱以海特意到運河兩岸內陸點的縣鄉巡視了一番,發現這些地方可就冷清多了。
韃子在京幾年,對京津地區的禍害很深,跑馬圈地,逼民投充,甚至追捕逃人,加上形勢日壞,于是對京畿百姓變本加厲的搜刮,竭澤而漁的後果就是京畿日漸凋敝。
而當他們逃跑的時候,更是毫不留情的進行了最後的搜刮的破壞,能帶走的一切都帶走了,帶不走的全都破壞,從錢糧到牲畜再到人口,統統帶走,不走的就屠殺一空。
城池、村鎮全都放火燒掉,甚至井都填掉,橋都毀了,連大通河他們都故意沉船破壞。
土國寶、馬國柱等收復北京後,太子代天子北巡,四位閣老大臣隨從輔助,各路兵馬、各種物資往北調拔,但現在也只能是優先恢復北京、天津、通州,尤其是運河一線。
至于其它地方,也只能是徐徐恢復。
京畿之地,曾經遍地皇莊皇店,到處都是勛戚大臣豪強們的莊園等,但現在,這里被徹底的重新洗牌了。
元明兩朝北京都曾是百萬人口,通惠河終點積水潭,也是北京最繁華最大的商業區之一,酒樓商鋪林立、勾欄瓦肆鱗次櫛比,歌舞雜耍引人駐足。
京津運河兩岸,無數糧倉作坊。
整個運河上的漕丁縴夫等甚至多達百萬之眾。
運丁、水手、縴夫、腳夫、淺夫、泉夫、商人,甚至妓女、小偷,無數人依靠漕運,依靠運河而生。
如今京津也是以運河最先恢復生機。
好在大明現在以海運為主,而且經營登萊數年,在那里儲備了許多物資錢糧,由東京港海運天津港,然後再運往天津、通州、北京,甚至有接力轉運倉儲,不用從南邊沿幾千里大運河北上。
這樣只需要較少的成本重新疏浚京津段運河,運力大增,也為京津的重生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力量。
朱以海到大明後,還是頭一次到北京。
第一眼印象,覺得很破,甚至很土。
沒有那種後世故宮紫禁城的大氣,甚至連後世修的大同城,或是保留的西安城牆都不如。
殘破。
雖經過大半年的維修,但有皇帝旨意在,能用就行的要求,所以官員們也都是奉旨行事。
原來北京外城外的那些成片的居民棚戶區,韃子走時就放了火,燒的基本差不多了,貧民的窩棚,還有那幾條沿街商鋪,還有一些城外的作坊,全都燒了。
太子來後,便干脆讓人把城牆外的這些過去因人口增多而擴建的棚戶區給徹底的清理掉了,反正現在也沒這麼多人了。
清理整平後,也讓北京外城牆重新顯清晰顯露。
護城河疏浚,城牆城門簡單修葺。
四九城里也著過火,大多毀壞,也干脆進行了一番清理,擴建亂搭的,都干脆拆除清理干淨。
到處一通拆除清理後,這北京城破雖然仍然灰頭土臉的,可卻整齊多了。
各部堂衙門派了先頭部隊來京,也是各自進駐接收自己衙門,並自己動手恢復整理等。
在中秋節的時候,北京城里,朝廷各衙已經開始正式開衙辦事了,皇帝重陽節後到,已經是來的晚了。
京師雖遭韃子破壞,但底子還在,大明遷都雖然有些急,可威望在這,各地商幫爭相趕來。
太子主持下,對整個北京內外城重新規劃了一下,居民區、住宅區、還有各衙門辦公區,又有作坊區、商業區。
在原有格局上,進行了一番調整。
甚至城外拆除的那些空地上,也已經開始提前做規劃部署。
這些規劃好的地,招商承建,建好後出售或出租,由于采取與承建商合作的模式,建好後,把一些地皮或是房屋商鋪等給承建商,允許他們出售或出租或自用等,進展的挺順利。
反正朱以海進城的時候,幾條主干道已經修好,甚至比以前還要整齊大氣些。
而城頭上架設的大炮,肅立的戎裝禁軍,也讓人很有安全感。
皇宮紫禁城經過了簡單的修整,雖說是簡單,但不論是太子還是閣老們都沒敢大意,再經費有限,也得摳一些到這里來。
雖沒全面大修,但也不會出現到處荒草,甚至屋頂漏,房屋破損這些情況。
紅牆也都漆了一遍,屋頂的瓦也都檢查,破損的都更換了,連梁柱也都重新上了漆。
表面看來,還是非常光鮮的。
不過里面陳設就顯得有些簡單了,但凡值點錢的東西,都被韃子帶走了。
朱以海並不太在意這些,他甚至都沒怎麼發現到這點。
太子向他請罪,他才注意到,只是不以為意的擺了擺手,「都是些裝飾之物,不打緊,先辦好正事。
能在這麼短的時間,把京津恢復的這麼好,太子這趟差事辦的非常出色,朕很滿意。」朱以海拍了拍弘甲的肩膀,表示嘉獎。
朱以海在南京紫禁城住了一段時間,北京紫禁城基本上就是以南京紫禁城為藍本建造的,總體格局基本一致。
「相比起東京蓬萊宮,這里可寬敞多了。」
朱以海在登州的蓬萊宮也住了小三年,但那里原本僅是一個小衙門臨時改造的,他照樣也不覺得就不行。
「要說韃子還挺講究,這到處放火破壞,反倒是對紫禁城手下留情,居然沒燒?」
他覺得可能是韃子還心存幻想,想著將來再回來吧。又或許,反正好東西都搶走了,這宮殿也就沒燒。
但不管怎麼說,這紫禁城基本保存完好,這帶不走的宮殿,仍然還是很值錢的。
想當初北京原是朱棣做燕王時的封地,靖難之役後,有大臣奏稱,說燕京北平是皇帝龍興之地,應當效仿太祖對鳳陽的做法,立為陪都。
朱棣于是擢升燕京北平府的地位,以北平為北京,改北平為順天府,稱行在。同時開始遷發百姓以充實北京,從各地強遷流民、江南富戶、山西商人等。
永樂四年,下詔以南京皇宮為藍本,興建北京皇宮和城垣,派員奔赴各地開采名貴的木材和石料運往北京,光是準備工作,就持續了十一年。
為了采伐那些珍貴的楠木,一千人進山,出山只剩五百。而開采修建宮殿的石料,同樣艱辛。
謹身殿,也就是嘉靖時改名建極殿的那塊最大丹陛石,在北京西南房山開采,運送時由數萬名勞工一起運送,不但特意開闢一條運輸道路,而且每隔一里還挖一口井,選到寒冬臘月極冷天氣時,從井里汲水把路潑成冰道,用了二十八天,才送到宮里。
而皇宮專用的金磚,更是在江南蘇州燒制,貢磚在山東臨清燒制。
直到永樂十八年,北京皇宮和北京城才建成,完成的北京皇宮比南京皇宮要大一些。
新建成的北京城周長四十五里,呈規則的方形,按周禮‧考工記里的理想都城形制所建。
大明十六帝,有十四帝在北京紫禁城居住。
不過永樂十八年宮殿剛完工,次年就發生大火,把前三殿焚毀,二十年後,才重建了前三殿和乾清宮,歷經永樂、洪熙、宣德、正統四代。
到百年後嘉靖時,禁紫城又發大火,前三殿、奉天門、文武樓、午門等又全部被焚毀,花了四年,才全部重建完工。新完成三大殿改名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
但到四十年後,萬歷二十五年,紫禁城再次大火,焚毀前三殿後三宮,復建工程直到天啟七年才完工。
這些大殿多次失火,每次重建都耗費巨大,主要就是所用的材料比較特殊,比如說梁柱等多用金絲楠木,還要那些年份久又粗大甚至筆直的楠木,其它石料也都很珍貴。
甚至磚瓦,那都是特制。
就連用的漆,也不是一般的。
更別說工藝這塊,也都是最頂級的,哪怕就是金絲楠木做的柱子,也還要進行纏麻,具體工藝是先在柱子上刷一道稀底子油,然後捉縫灰再掃蕩灰,再披麻,再壓麻灰,再中灰,再細灰,還要磨細鑽生。
就連麻,也要在前期梳麻,梳順了再用,一道批麻工序,又還要有頭漿、粘麻等十幾道工序。
所以一座宮殿修起來,成本太高。
韃子要是走時放把火,朱以海估計可能這輩子都住不上新宮殿了,現在他們雖搬走了能帶走的物價,但這些宮殿廊柱紅牆琉璃瓦金磚,哪一樣都是花了大價錢的。
不光是花了很多工錢,而且也耗了很多工時,現在要找齊那麼多老匠人,都不容易。
朱以海拿過紫禁城的圖紙,做出安排。
他自己居住內三殿之首的乾清宮,總理處就設在乾清門外,這里兩邊還分別設立侍衛值房、內奏事房、南書房、上書房、御茶房、御藥房等。
乾清宮後面的交泰殿,也是重要節日時皇後在這里接見命婦等場所,同時也是皇帝存放二十五璽的儲印之所。
最後的坤寧宮,是皇後寢宮,而如今皇後位空缺。
「太子就居慈慶宮。」
慈慶宮在前三殿的東面,在仁壽宮的南面,紅牆綠瓦,稱為南三所,內有四宮,奉宸宮,勛勤宮,承華宮、昭儉宮。
慈慶宮過徽音門往南,是文華殿,以及內閣所在的文淵閣。
慈慶宮歷來就是明朝太子居住之所,位于皇宮外朝區的東側,相對獨立的一塊區域,明代時這里旁邊還有御馬監、掌印秉筆直房、元輝殿等。
乾清門便是皇宮內外朝的界線,門內便是皇帝及後宮嬪妃們居住區域,皇帝住乾清宮,皇後住坤寧宮,兩側還有東西六宮,十二座宮殿,另外還有太後居住的慈寧宮、仁壽宮等。
最北便是玄武門。
前朝後寢,就後寢區其實也是很大的,就算東西六宮,這十二座宮殿,那也都是一個宮殿群,也分前殿後寢,前殿是行禮升座之處,後殿為寢宮,又有東西配殿各三間,還有耳房各數間。
一個宮殿可以居住一位妃子,配殿還能再居住地位低些的嬪、貴人等。
基本上妃嬪都能有一座自己的宮殿,嬪以下的,也起碼能在妃嬪們的宮殿有自己的配殿或耳房的,用不著打通鋪的。
朱以海給九妃九嬪都各欽點分了一座宮殿,其它品級低的昭儀婕妤美人,甚至是常在答應這些,就由如今負責後宮事務的陳皇貴妃和阮貴妃去安排。
朱以海給陳皇貴妃安排到慈寧宮,給阮貴妃安排到了仁壽宮,反正也沒太後太妃。
乾清宮西面的養心殿,就相當于皇帝的次臥了,雖然養心殿不如後三殿之首的乾清宮,但仍是有十八座建築的宮殿群,正殿面闊七間,進深三間,可以集辦公、起居、會客、宴飲為一體,最南側還有庫房,庫房北側有御膳房。
相比起乾清宮功能單一,在這里居住明顯還反而要舒適些。
廢後張氏被朱以海留在了蓬萊宮中休養哮疾,其它妃嬪們都來了。
「總理處設在乾清門外,總理大臣與侍讀、侍講學士們輪值,若有事朕也方便馬上知曉。」
內閣則仍在文淵閣。
文淵閣就在午門內東側,算是前朝最前面了,也方便內閣大臣們與外面溝通聯系。
皇帝平時要召見大臣,則選在奉天門西側的武英殿,東側的文華殿,朱以海留給太子弘甲,他若召見東宮官屬,或是外臣,可在文華殿。
「陛下,皇城侍衛、京畿禁軍,如何安排,還請陛下降旨。」
朱以海想了想,「設內外九門提督,五城兵馬司等各司其職‧‧‧‧‧‧」
「沈兄!」
「嗯!」
沈長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會打個招呼,或是點頭。
但不管是誰。
每個人臉上都沒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對什麼都很是淡漠。
對此。
沈長青已是習以為常。
因為這里是鎮魔司,乃是維護大秦穩定的一個機構,主要的職責就是斬殺妖魔詭怪,當然也有一些別的副業。
可以說。
鎮魔司中,每一個人手上都沾染了許多的鮮血。
當一個人見慣了生死,那麼對很多事情,都會變得淡漠。
剛開始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沈長青有些不適應,可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
鎮魔司很大。
能夠留在鎮魔司的人,都是實力強橫的高手,或者是有成為高手潛質的人。
沈長青屬于後者。
其中鎮魔司一共分為兩個職業,一為鎮守使,一為除魔使。
任何一人進入鎮魔司,都是從最低層次的除魔使開始,
然後一步步晉升,最終有望成為鎮守使。
沈長青的前身,就是鎮魔司中的一個見習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級的那種。
擁有前身的記憶。
他對于鎮魔司的環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沒有用太長時間,沈長青就在一處閣樓面前停下。
跟鎮魔司其他充滿肅殺的地方不同,此處閣樓好像是鶴立雞群一般,在滿是血腥的鎮魔司中,呈現出不一樣的寧靜。
此時閣樓大門敞開,偶爾有人進出。
沈長青僅僅是遲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進去。
進入閣樓。
環境便是徒然一變。
一陣墨香夾雜著微弱的血腥味道撲面而來,讓他眉頭本能的一皺,但又很快舒展。
鎮魔司每個人身上那種血腥的味道,幾乎是沒有辦法清洗干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