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之這次在漢中打的非常好,當賞。」
朱以海很高興,滿臉笑意。
「擬旨,賜封文安之楚國公爵,許世襲,賜鐵券,世降一等。食邑三千戶,實封八百戶,賜永業田八百畝,特賜莽玉金章。」
對于文安之這個老夫子,朱以海真是非常贊賞,他給了自己太多驚喜。
當初他特旨起復文安之前往鄖陽為巡按,這位老夫子獨自穿越數百里敵佔區前往就任,奪荊復襄,他都立有功績。再後來升任偏沅巡撫,平叛亂安土司,更是優異。而他在奉節建牙,開始經略川陝五省,一步步的打開局面,表現更是可圈可點。
平四川,收漢中。
完全值得賜封一個國公爵位。
如今紹天朝的爵位,也沒以前那麼金貴了,但世襲實封國公爵,仍然還是代表著極高的榮譽。
總統秦良玉已是蜀國公,朱以海也特旨封為世爵,給鐵券,賞銀授地。
朱鵬飛、張世鵬這兩位行營提督,各憑此次戰功,晉封世襲實封縣公爵位。
而秦翼明、冉天麟、馬萬年、劉進忠一干提督總兵們,也各加官晉爵,賜銀授田。
仗打的好,有賞,還有重賞。
朱以海就是要告訴所有人,有功則賞,軍功重賞。
「兵部要馬上給有功將士們把功勞評定好,賞賜要及時發放。」
報上來斬首六千多級,斬首、協斬等的賞賜加起來,就得十幾萬兩,但朱以海一點不心疼,相比起戰爭開支來,其實首級賞銀真不算多。
哪怕最高的一個滿州八旗斬首三十兩算,一萬人也僅三十萬兩賞銀,若加上協助斬殺的功賞,也不會超過五十萬兩。
而一支萬人滿州八旗,其威脅是巨大的,不管是進攻還是防御,都要耗費巨大,殲滅砍光,那就是一次性開支,劃算。
「朕額外再由內庫拔銀二十萬塊,賞賜給漢中大戰的將士們。」
身為兵部尚書的朱大典,詢問皇帝,「現在韃子殘兵萬余,李國翰退守褒城鎮,鰲拜則率幾千人馬駐于雞頭關,有死守頑抗之意,接下來我們該怎麼打?」
李國翰失了陽平關,又失南鄭,甚至可以說幾乎把整個漢中平原都丟了。
如今守著褒城鎮、雞頭關,也不過是要守住褒斜棧道,守住陝漢通道,特別是在祁山道、陳倉道失守的情況下。
這是不甘心丟失漢中,想要等待援兵再來奪回。
朱以海讓人取來地圖,觀看著漢中褒斜道。
褒城鎮是在勉縣轄下,這里正好處在褒谷口,控扼出口,而其中雞頭關,建在褒城鎮連城山東側的半山腰上,東臨褒河峽谷。
這里是蜀道必經之路,地勢狹窄,易守難攻,人稱北棧首險。
漢中甚至有句俗話,出了雞頭關,眼淚不得干,進了雞頭關,心境自然寬。
以這關隘為界,北邊那就是幾百里的險惡棧道,而南邊則是平坦的漢中盆地平原。
李國翰據守褒城鎮,鰲拜守著雞頭關,互為表里,遙相響應。
「繼續圍困,朝廷可派鑄炮工匠去漢中,直接在褒城鎮外,鑄造克虜伯大炮、神威無敵紅衣大將軍炮等,還可以邊圍邊在褒城鎮外建一座稜堡,可攻可守。」
南鄭之戰後,現在明軍在漢中那是佔盡上風。
既解決了張獻忠這個隱患,又把清軍幾乎趕出了漢中。
這就意味著明軍有了一個安穩的川漢大本營,可以安心恢復生產,放心屯田耕種。
依著秦嶺山脈,把個褒谷一堵,再控制了陳倉、祁山、子午幾條入陝的通道,可以比較輕松的把清軍堵在秦嶺以北。
防守起來會很輕松。
雞頭關雖然很險要,易守難關,但明軍可以在這邊也建稜堡,甚至還可以直接在漢中收集或運輸銅、鐵過去鑄炮,不需要費力從江南運炮過去。
等有了足夠的大炮,你再險要的山隘城堡,也抗不住。
就算吳三桂在關中平定了叛亂,也還能夠搜刮出糧草,供應他出兵漢中,但被堵住出口,他也難有作為。
拿下漢中後,現在明軍在陝甘那也是多面包圍關中的。
孟喬芳、吳三桂現在的兵力,守關中也都有些吃力,他敢輕離嗎?
他要是主力南下漢中,到時賀弘器、王永鎮、米喇印等人就可以進攻寧夏、平涼、鳳翔等地,抄他老巢。
「褒城鎮和雞頭關圍起來慢慢打,」
「興安府的忠開、鄖陽府的忠義還有夷陵府的忠貞,可以趁此機會去打鄖陽。」
鄖陽的王光恩叛亂後,經興安會戰後,也是實力大損,鄖陽府只剩下一座府城還在手中,不過王光恩還控制著襄陽,實力還是有些的。
當然眼下正是個好機會。
「之前湖廣那邊奏報,計劃圍荊州,再戰武昌,朕以為,還是暫緩攻打大城,硬骨頭一塊一塊來啃,不能貪多求全,咱們這次在西線,就圍褒城鎮和鄖陽城,這兩城現在也是陷入我軍包圍之中,有條件,也必須打。
但荊、襄、武昌諸城,暫時別急。」
圍繞著張獻忠和漢中,明軍部署準備了一年多,最終瓜熟締落,在漢中前後殲滅六千余韃子,加上西軍殺死的幾千,加起來殲虜萬余。
可韃虜仍還有萬余,這些兵實力還有,漢中之戰贏的也是韃子輕敵,否則若扎扎實實的步騎來戰,也頂多是擊退清軍,甚至傷亡可能還比清軍高,想大敗他們,還傷亡遠少于他們是不可能的。
這還是佔了清軍大戰西軍後來不及休整的巧,趁虛而入。
但這樣的機會不是次次都有,現在韃子退守城堡,硬打的話就攻守易勢了,一個不小心可能反而要敗,所以寧願小心謹慎些。
荊州先不打,也是好從湖廣提供些錢糧武器給兩軍支援,集中力量打好圍城之戰。
「湖南、江西、淮西的我軍,可以小股掃蕩韃子堅城外圍就行。」
現在已經是八月,朱以海有長期圍攻的準備,褒城、鄖陽就算圍到年底,甚至圍到明年初都有可能,圍城也是比直接強攻勝數大,傷亡小,但對後勤補給的要求更高。
「今夏、秋河南都先後起蝗災,尤其是春夏時河南又發大火,導致災情嚴重,好在各地積極防範,蝗災總算沒有蔓延太大,但山東、淮南等地,也是糧食減產不少,朝廷要及時賑災救濟!」
仗打到現在,其實不論是清軍還是明軍,都有些打不動了。
不過對于明軍來說,是形勢越來越好,只不過背上了淮南河南山東等地負擔,得源源不斷的往里填坑,消耗了很大的戰爭潛力。
但這坑不填又不行,不把中原這坑填起來,明軍也無法跨越中原進軍黃河以北。
韃子比明軍還慘,他們江河日下,前期的戰略失誤,加上大明中興氣象後,各地反抗越來越多,韃子的對策就是屠殺威懾,然後經濟上圈地、投充,加征等掠奪,這些政策都讓韃子現在不得半點人心。
韃子各地救火,到處殺人,橫征暴斂以維持,但誰都知道,韃子八旗戰斗力雖然還很強,但已經救不了他們了。
從河西到遼東,從北直到河南,韃子沒有一寸安穩的土地。
他們的戰爭資源越來越少,就算是八旗也撐不住的。
一個漢中,他們就陣亡一萬多人,光是這撫恤費加燒埋銀子,就得上百萬兩,更何況損失了漢中這麼重要的地塊地方。
去年,韃子徹底的丟失了隴右、河西、漢中,以及鄖陽,河南也只剩下一個南陽和一個汝寧,加上半個山東,遼東丟了小半,遼西也不安穩。
現在的情況,其實朱以海都不需要急,只要維持住現在這個態勢,自己有個安穩的後方,可以恢復生產,積蓄力量,會一天比一天強。
而韃子卻疲于奔命,連八旗的丁糧,百官的俸祿都會發不出。
朱以海又拿起那份塘報,「這份塘報七月底由漢中發出,六百里加急,專人沿途水陸換乘送來,也用了十多天,有些慢了。」
宋之普解釋,「塘報從漢中過來,是先沿漢水而下至鄖陽,然後再南下夷陵,再經長江抵南京,再出海乘船北上青島,又沿膠來運河至來州再到奉天,確實繞了不少遠路,主要還是鄖陽和襄陽、武昌幾地還在韃子手中,要不然直接沿漢水到漢口入長江,再至南京過來,順流而下要快很多。」
朱以海點頭。
「自崇禎年間,裁撤天下許多驛站以來,驛遞這塊確實已經毀壞不通,所以朕以為,是時候重建驛遞網絡了。」
皇帝此言,引的大臣們一時不好接話。
有人曾總結過大明三大弊政,衛所、宗藩和驛站。
明朝宗藩和衛所耗費的錢糧之巨不用說了,而驛站居然能跟之並論,可知道不簡單。
而崇禎大規模裁撤驛站,驛卒李自成失去工作,然後造反,最終還打進了北京城。
大明的驛站讓人一言難盡。
地方上百姓苦驛站之累,要應役、要攤糧攤銀,朝廷也苦驛站的巨大負擔。
這確實是個天坑,萬歷年間曾經改革過,但到崇禎年間仍是十分嚴重,御史上書說驛遞一事,最為害民,今天下州縣困于驛站的約十之七八,而驛站用于公務的僅十分之二,用于私事的佔十分之八。
最終崇禎下旨精簡,一年省了六十八萬五千兩,結果把崇禎朝省掉了。
驛站惹出了李自成這樣的反王,卻又確實是三大天坑之一,如今局勢漸好,皇帝說要恢復驛站,大臣們也是一時不知道如何接話,因為這坑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