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萬多軍力,面對興元府城只能是圍困,那個也不願強攻,表面上是聯軍圍城,實則形成了一種顧忌牽制的局面。
潼關軍達成了出兵的目的,鳳翔軍也奪得了鳳州和興州,興元府可以讓給了朝廷
大明宮,昭宗面對失控的局面無可奈何,已然勢成騎虎,如果否定鳳翔軍和潼關軍的上書,那麼翻臉之下,出征的三萬軍力很可能陷入危機。
昭宗認可鳳翔軍和潼關軍的出兵合法,準奏韓建請任武定節度使的上書。
韓建的義子任職武定節度使,韋昭度的任職作罷,還為昭信節度副使,鳳州和興州歸屬鳳翔節度使治下。
但作為交換條件,鳳翔軍和潼關軍,必須幫助朝廷軍力拿下興元府
聯軍圍困興元府十日,山中的韋雄不得不率軍出山回歸,因為軍糧告盡。
在接近金州與洋州的邊界時,突然被兩千留守洋州的潼關軍追上。
副將高岩當機立斷,喝令掉頭,列陣排槍戰斗,哪知道韋雄大喊撤退,一馬當先的跑了。
三千團練兵立時亂了,大半撒丫子逃跑,高岩不能制止,只好憤恨的走逃。
兩千潼關軍趁勢追殺,一路砍殺一百多團練兵,有三百多的團練兵棄械投降,一直殺過邊界進入石泉縣。
不想有一千扶風軍奉令過來接應,立時反撲潼關軍。
副將高岩也及時喝令反擊,因為有援軍出現,驚恐逃命的團練軍心有了支撐,很多團練兵听從軍令的紛紛掉頭反撲。
兩千多的反撲團練兵,加上武備相比為強的一千扶風軍,與追殺得興起的潼關軍撞在一起。
三千對兩千,強弱逆轉,潼關軍先承受了一撥箭雨,繼而一批甲士沖殺而來,潼關軍接戰片刻就死傷累累。
潼關軍將見勢不妙,下令撤退,反被三千金州軍追殺三里多遠,只逃月兌一半,因為先前的追殺耗費了體力,跑不過扶風軍。
戰後,金州軍力打掃戰場,看押六百多的俘虜。
兵馬使高岩,與救援的扶風軍兵馬使曾浩在一起,高岩客氣的感激,他沒有馬匹,又是後逃者,被殺的可能性很大。
面對高岩的客氣,曾浩笑道︰「高大兄應該感謝刺史大人,某只是奉命過來接應。」
高岩苦笑點頭,不想曾浩又道︰「那個領軍的有夠孬種,看他離城時一幅耀武揚威的德性,不想是個繡花枕頭,高大兄在這種人手下做事,很容易吃敗仗丟命,死了也憋屈。」
高岩臉皮微見抽搐,他內心何嘗不是窩火,對于十四老爺失望之極,平時看著是個武人,顯得威武有膽,不想臨陣就哆嗦,成事不足敗事有余,你跑可以,干嘛下令。
他壓仰一下情緒,正容道︰「曾老弟,那是軍使大人的十四叔,不管怎樣,還是謹言為好。」
曾浩不在意道︰「某是川南軍,軍使大人走時有過交待,除了刺史和縣令大人能夠尊重,其它人一概不予理會,軍使大人說了,川南永遠只屬于他,不要怕得罪了人。」
高岩听了苦笑,耳听曾浩又道︰「某知道高大兄也是軍使大人的老將,奪取金州的功臣之一,軍使大人多謀善戰,至今為止從未吃過虧,也從不虧待將士們,高大兄既然跟隨過軍使大人,軍使大人肯定不會忘記了高大兄的功勛。」
高岩听了感慨點頭,內心確實非常折服于韋扶風,奪取金州的運籌帷幄,步步算計,以及後來的殊死守城督戰。
圍城之中,他才知道軍使大人,竟然還是一位武勇戰將。
「高大兄,某有句良言勸說,大兄回去後,最好如實稟告了主將的事情,你若是怕得罪人,日後若是那個主將死了,刺史必然怨恨你,而且用人不當,後果造成大軍覆滅。」曾浩又說道。
高岩遲疑,刺史大人明顯是想培養十四子領軍,自己若是如實稟告,會不會惹得刺史不悅,十四老爺若是知道,更會怨恨。
遲疑中,曾浩又道︰「大兄若是為其彰功,刺史大人必然讓其統領更多的軍力出征,而大兄也必然還會為副將,這一次大兄能夠幸運,下一次難說了。」
高岩听了宛如冷水澆頭,下一次?他女乃女乃的,可不能有下一次。
十四老爺是個草包不怕,就怕他听不進勸說,當初他力主回歸,結果韋雄反駁說,是他建議危機時入山的。
高岩點頭有了抉擇,曾浩又道︰「大兄也不必多慮,大兄算得元老功勛,刺史大人不會有什麼怪罪,某勸說大兄的原因,就是擔心刺史讓那個孬種上城樓搗亂,或者讓某歸屬出兵。」
高岩點頭,曾浩又道︰「此事某會稟告軍使大人,日後大兄若是因此受氣,大不了去往川南做指揮使。」
高岩內心一松,起禮感激道︰「多謝。」
曾浩笑道︰「不謝,幫了大兄也是在幫某自身。」
結束溝通,開始分戰利品,扶風軍只要了一百多的甲衣,其他的歸屬團練兵的戰功,回去後能夠獲得犒賞。
不過扶風軍只記功,由川南官署犒賞,在根本上就與金州官勢分割,不準接受金州的犒賞,吃食除外。
高岩領軍在十里外,踫上了韋雄等數十人,他過去恭敬稟報了戰果。
韋雄訕訕道︰「還是守城門的金城軍武備精良。」
高岩只能附和,懶得告訴守城門的都是扶風軍。
事實上,知道城門軍是扶風軍的人不多,因為涉及所謂軍秘,知道的人盡量不說破,皆稱之為城門軍。
回到了金州,表面上韋雄獲勝歸來。
高岩獨自請見刺史大人,告訴了韋雄在外的表現,最後解釋說他不想得罪十四老爺,但怕誤了大事,誤了十四老爺的性命。
金州刺史嘉許高岩做的對,由于有了高岩的如實稟告,金州刺史放棄了重用十四子的打算。
原本是想在金城軍之外,再建置一支精銳戰軍,但十四子能力不足,眼下只能作罷
洋州邊界的戰事只是枝干,圍困興元府的五萬多大軍,在獲得皇帝的認可聖旨之後,相約發動了攻城戰,每天都攻城一次,不痛不癢的襲擾。
楊守亮大軍進取東川的戰事獲得優勢,大戰擊敗了顧彥暉的東川軍。
顧彥暉退守三台縣城,華洪率領的兩萬西川軍晚到一步,頓足梓州玄武縣觀望。
西川,王建調集五萬軍力,進攻成都西南的彭州(青城山一帶),打算徹底消滅西川的頑抗勢力,對于支援東川故意的慢了一步。
楊守亮大軍圍困三台縣城之時,進取了鳳州和興州的李茂貞,獲得皇帝認可招討副使之後,再次出動三萬大軍南下,進取利州和龍州。
鳳翔節度使李茂貞的傾巢南下,一是落井下石的奪取山南西道州域,二是受邀于彭州的威戎節度使楊晟。
楊晟是西川節度使陳敬暄的鐵桿支持者,成都城陷落之後,他不願投降王建,使人向楊守亮勢力投附,又使人向李茂貞投附,寧可引狼入室,也要與王建魚死網破。
李茂貞的大軍南下,出于貪圖西川的天府之國,原本的計劃是奪取漢中,不想華商節度使韓建也出兵爭食,先一步奪走漢中盆地的洋州。
李茂貞不願與同為強藩的韓建火拼,他的目光投向亂戰很久的西川,西川的成都平原千里沃土,古今馳名的大糧倉。
多種因素的集合,造就李茂貞大舉進奪蜀地的野心,鳳翔府老巢只留五千軍力鎮守,一萬弱軍在了興元府哪里應付,三萬強軍南下遠征。
王建的眼光和謀略,堪稱一代雄主,圖霸西川靈活的運用縱橫和威迫結合手段,在韋昭度的眼皮底下,一步步蠶食西川勢力。
漢中楊守亮進襲東川,王建有過預判,鳳翔節度使李茂貞的重兵南下,出乎王建的預料。
鳳翔府距離蜀地很遠,重兵遠征意味著鳳翔府空虛。
李茂貞大軍沿著嘉陵江而下,氣勢洶洶的兵臨利州,在楊晟兩千軍力的接應下,破劍門關長驅而入,踏足東川。
聞得李茂貞大軍來襲,圍攻梓州的楊守亮大驚,隨後見到了李茂貞的使者。
李茂貞的意思只要利州,龍州,綿州(綿竹)和西川,西川的資州給予楊守亮,之後各安其地。
楊守亮與屬下商議一下,只能與李茂貞合作,先一起覆滅王建,王建是雙方最大的敵人。
王建一滅,楊守亮也不懼李茂貞,否則李茂貞若是與王建合作,那後果就可怕了。
楊守亮出兵兩萬,與李茂貞軍力一起進攻西川。
三萬鳳翔軍一半的披甲率,加上楊守亮的兩萬軍力,一起進奪了西川治下的漢州。
漢州失陷,成都府失去了東北屏障。
漢州與成都城西北的彭州相鄰,鳳翔軍的到來,使得王建消滅楊晟的打算落空。
鳳翔軍攻取漢州之後,又開拔彭州,擺明了與楊晟有著勾結。
王建沒有退路可言,西川經歷了多年亂戰,喪失了據城堅守的底蘊,退守城池會被困餓而亡。
王建集結八萬軍力,決意破釜沉舟,在彭州與鳳翔軍展開大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