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扶風駐留綏州,宣告西涼王國建置。
王都西涼府(靈州),西涼國王李玉珠正一品。
十日後,韋扶風啟程南下,還沒走出綏州,遭遇北上的十四娘一行。
韋扶風驚喜,愉悅的回轉綏州城,一路上親近兩個兒子。
韋文渝拘謹含蓄,韋文南活潑的多,童真的與韋扶風互動。
韋扶風抱著女兒福貢,女兒可愛的不認生,親昵的依賴父親。
韋扶風又與春紅,十四娘說話。
春紅喜上眉梢的愉悅,親生兒子地位尊貴,歸屬的女兒福貢也對她親近,而她得到了西涼國王妃的尊貴名號。
李玉珠意外韋扶風的回轉,愉悅的與十四娘說話。
福貢乖巧的給李玉珠叩頭︰「女兒福貢拜見母親大人,母親大人安康。」
李玉珠抱起來,發自內心的喜歡,笑語︰「這是我的女兒,我不覺得虧了。」
十四娘笑語︰「姐姐喜歡就好,福貢有點貪吃淘氣。」
李玉珠右手,捏捏福貢的嬰兒肥臉蛋。
福貢很認真的嬌語︰「母親大人,女兒不胖,女兒餓了。」
滿堂笑臉,李玉珠開心,吩咐阮娘準備宴席,一大家子在一起,心無隔閡的溫馨聚餐。
韋扶風又留在綏州城,溫馨的與十四娘在一起團聚。
韋文渝韋文南帶著福貢,阿古蘭,郡主縣主們游玩,品嘗北方特色食物,隨意的購買喜歡的物品。
五日後,韋扶風啟程南下,春紅留下輔佐李玉珠,韋文渝韋文南跟隨南下。
韋扶風告訴李玉珠,韋文東回來,允許阮娘伴隨韋文東南下。
韋扶風巡視途徑的各州,抵達同州駐足軍中。
同州刺史楊守亮請見,在一起敘話。
楊守亮稟告了河中府和潼關的情況,提起潼關主將王重師,副將劉知駿。
韋扶風不動聲色,劉知駿任職鄭州刺史,事實上鎮守潼關。
韓清泉權知鄭州刺史,不知是否獲得了實權。
楊守亮離開之後,韋扶風思索的盤算,萌生了一個戰略想法。
次日,楊守亮應請再次來見韋扶風。
二堂見禮落座,楊守亮詫異二堂只有韋扶風,護衛都在門外。
韋扶風說道︰「請你過來,有事情與你商榷。」
「嗣王盡管吩咐。」楊守亮恭敬回應。
韋扶風點頭,說道︰「我打算實施誘敵,你使人分別去往潼關和鳳翔府,鼓動出兵進攻長安。」
楊守亮意外的吃驚,明白的問道︰「嗣王意圖調虎離山,趁虛奪城?」
韋扶風點頭,說道︰「我使人冒充抵達長安駐留,張揚收復了河西走廊和北庭三州,你使人欺騙雙方,各有兵力潛伏在長安城內。」
楊守亮點頭,問道︰「嗣王意圖奪取鳳翔府?」
韋扶風回答︰「攻城不易,出動的兵力太多瞞不住,只想敗敵一次。」
楊守亮作揖︰「屬下領命。」
韋扶風說道︰「假如誘敵成功,日後要說是你的獻策,本王不想再有奸詐評價。」
楊守亮听了苦笑,點頭道︰「屬下省得。」
韋扶風微笑道︰「你我善始善終,我保你子孫富貴綿長。」
「謝嗣王恩典。」楊守亮恭敬道謝。
當日,韋扶風離開同州,渡過渭河,大隊浩浩蕩蕩去往長安城。
長安在望,韋扶風離開大隊,悄然在長安城外走過。
大隊則是進入長安城,韋扶風的冒充者,十四娘一行去往興慶宮,暫且駐留長安。
五日後,楊守亮使人去往潼關和鳳翔府誆騙
潼關,位于渭南,北臨黃河,南踞山腰。
《水經注》載︰「河在關內南流潼激關山,因謂之潼關。」
潼關始建于東漢建安元年(196年)。
潼關是關內的東大門,地處黃河渡口,扼長安至洛陽驛道的要沖,進出三秦之鎖鑰。
漢末以來,潼關成為東入中原,西進關內、西域的必經之地,關防要隘。
潼關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畿內首險’、‘四鎮咽喉’、‘百二重關’之譽。
潼關的形勢非常險要,南有秦嶺,東南有禁谷,谷南又有十二連城。
北有渭、洛二川會黃河抱關而下。
西近華山。周圍山連山,峰連峰,谷深崖絕,山高路狹,中通一條狹窄的羊腸小道,往來僅容一車一馬。
官民常以‘細路險與猿猴爭’、‘人間路止潼關險’,比擬潼關形勢的隆要。
杜甫出游攬勝,留有潼關詩句︰「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
數年前,關內三鎮叱 風雲,造成大唐朝廷風雨飄搖,霸佔潼關多年的韓建,成為了過眼雲煙。
現在,潼關落在宣武軍手里,鎮守主將王重師,身經百戰的宣武軍元老。
王重師河南潁州人士,很早追隨朱溫南征北戰,現任潁州刺史,匡國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當年,韓建投降宣武軍朱溫,使得朱溫全盤接收了五萬潼關軍。
朱溫利用潼關軍北征河東軍,大敗河東軍,圍困晉陽城。
李克用心態崩潰,差點棄城跑路。
時至今日,潼關鎮守軍力三萬,虎視眈眈曾經的京兆府地域。
朱溫既不承認京兆府降格天策府,也不宣布否認。
軍府二堂,王重師接見鳳翔府來使。
听著來使敘說,扶風侯出征河西走廊歸來,駐留在長安城,彰顯收復故地的功勛。
來使強自鎮定的白話,言說鳳翔府兵力四萬,這幾年陸續混入長安城兩千多將士。
長安城鎮守的川南軍三萬,長安城廣大,守軍重兵鎮守興慶宮一帶。
現在扶風侯駐留長安城,屬于難得的擒王機遇。
王重師打發來使休息,他沒有懷疑來使假冒。
王建本就歸附梁王朱溫,一直保持著同仇敵愾川南軍。
王重師接到過眼線的稟告,扶風侯駐留在興慶宮,接見了長安文武官員。
王重師理解王建的恐慌,扶風侯進取河西走廊,下一步必然針對鳳翔府或隴右出兵。
王重師願意合作,北地川南軍抽調遠征河西走廊未歸。
長安易主,川南軍做不到集結大軍反撲。
最不濟,長安值得走一遭劫掠。
自從川南軍佔據京兆府地域,京兆府得到了輕徭薄賦的休養生息,農商得到蓬勃恢復,‘富裕’的實在是讓王重師眼饞。
王重師什麼人物?說白了就是亂世的匪軍頭領,河南百戰時期,奸/婬擄掠那是家常便飯。
王重師遲疑不決,他願意不成,不經請示的大舉擅兵,顧慮梁王朱溫猜忌的加罪。
朱溫殺了不少功臣,造成元老丁會叛投河東軍。
良久,王重師自嘲︰「你真的老了嗎?梁王說過我臨事有權變,身為前沿主將,理應抓住戰機的建功。」
王重師喊來將官們,副將劉知駿沉默不語。
劉知駿在潼關深受王重師打壓,基本上虛位擺設。
王重師命令參將張君練,統領兩萬兵力出征長安城。
同時偵騎遠走,斥候商州和渭北軍情動向。
王重師的軍事公文,快馬送去汴梁稟告朱溫
鳳翔府城,節度使衙門二堂。
楊守亮使出的誆騙者,鎮定自若的送上一封偽造公文。
公文內容︰「扶風侯出征河西走廊,得勝歸來駐留長安城,待其出征軍力回歸,或許進攻鳳翔府,本軍決定先發制人,請秦王出兵三萬。」
誆騙者告知,潼關這幾年,陸續潛伏長安城兩千多將士。
王重師大帥決定先發制人擒王,最少也要洗劫長安,消弱川南軍。
二堂主位坐著的是王建親兒子王宗懿,十幾歲的年齡,職責相當于監軍。
鎮守主將名楊崇本。
楊崇本坐在客位,看過公文沒發現不妥。
事實上,以前沒收過王重師的公文,王建只是名義上歸附梁王朱溫。
楊崇本舉棋不定,王建的命令就是磐石不動的守御。
但若是拒絕與宣武軍合作,日後川南大軍來襲,後果可想而知。
「世子,這該如何應對?」楊崇本詢問的甩鍋。
王宗懿回答︰「我只是監察軍務,沒有用兵經驗。」
楊崇本無奈,闡明了不出兵的後果。
王宗懿想一下,說道︰「我們出兵兩萬,留守兩萬。」
誆騙者听著,說道︰「潼關出兵兩萬,長安三萬川南軍,四萬兵力不足用。」
王宗懿頓時不悅,冷道︰「不是有內應嗎?只能兩萬,否則不出兵。」
一錘定音,誆騙者害怕弄巧成拙,知趣的告辭離開。
誆騙者途中歡快的大喊大叫,這一次活著回去,不僅成為武官,還有一百銀子犒賞。
《諸世大羅》
王宗懿行文,快馬送去隴右稟告父王。
楊崇本則是準備出兵,謹慎的偵騎四出。
事實上各地布局有眼線,一旦川南軍出動數萬,瞞不過眼線
汴梁城,朱溫接到王重師的稟告公文,看過之後,不悅的皺眉。
朱溫不悅王重師的擅兵,近期宣武軍的軍事重心,傾向黃河以北,一旦惹得川南軍瘋狂反撲,宣武軍承受不起多線作戰。
不過,朱溫對于川南軍劍走偏鋒,奪取河西走廊加上西域,深以為憂,那意味著,川南軍獲得更多的戰馬。
朱溫隨手擱置公文,不悅歸不悅,他對于百戰功勞的王重師,還是有感情的,後續退守潼關,不需要增兵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