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帥位空懸,女帝看清人心的機會

朝中大臣們那可都是人精,稍稍愚鈍一點的要麼被斗爭到外地去任職,要麼被政敵給掐死。反正肯定不會留在朝堂之中了。

這些人精們,對女帝發布的詔書稍微那麼一分析,就明白了,女帝是決定要打靺鞨,但這主帥人選還沒有確定。

這段籌措準備大軍出征物資的時間,就是女帝給大家留出來八仙過海各顯本事爭取機會的時間了。

因此,在女帝故意拋出來的這個大餡餅的刺激下,大隋的那些武將勛爵人家個個都仿佛是嗅到肉味的狼一樣,開始活動。

自認有資格掛帥的老將們,就頻繁的去找太上皇楊勇請安問好,活動活動關系。

有心在遠征中搏個封妻蔭子的中青年將領們也是一改往日不願意上班出勤的散漫毛病,整天蹲在兵部,一有風吹草動就趕緊上前打听,自己是不是可以隨軍出征。

這都是上次遠征高句麗勝利的太容易給鬧出來的毛病。

雖然上次遠征高句麗的前期是損兵折將,犧牲了差不多十萬大隋兒郎。但,在戰爭的中後期,不知為何突然雄起的遠征軍把高句麗打的一地稀碎,多少軍士都因此既發了財,戰後又升了官。

打仗都是有風險的,特別是那些青年好戰分子,要是犧牲在戰場上那是自己沒那個運氣。

大隋女帝對軍功的獎勵是極為大方的,一旦大勝,關鍵是大勝的幾率很高,自己就可以飛黃騰達啊。

武將勛貴人家中其實也不是所有人都猶如無頭蒼蠅一樣亂串。有幾家人在女帝詔書下來以後,仿佛心有靈犀一樣,沒有去找太上皇楊勇,而是當天就前後腳的趕到了洗梧宮,求見帝夫睿親王。

當李睿被外面服侍的宮女把自己叫醒,說有多位朝廷重臣來拜訪的時候,心情是很不好的。

昨天晚上,李睿接受女帝的建議,剛剛和婉兒完成小登科,現在婉兒這丫頭因為昨夜的疲累,現在就蜷曲在李睿的懷中呼呼大睡。

李睿知道,這是婉兒難得能夠睡個懶覺的機會。

平時,婉兒雖然已經有了自己侍妾的名分,但婉兒還是習慣伺候女帝,並且堅守小妾是應該伺候主母的禮節,沒日沒夜的在女帝身邊為國事、家事而操勞。

婉兒的這些功勞當然被女帝看在眼里,記在心里,自然要論功行賞。

昨天是女帝借口月復中孩兒已經安穩,無需李睿擔心陪護。加之御醫給開了安胎藥,吃了藥的自己需要單獨的安靜休息。才把李睿從皇宮女帝的寢宮趕回了洗梧宮李睿自己的臥室,並安排婉兒侍寢。

李睿也不是矯情之人,反正和婉兒也是相處了這麼多年,早就有感情了,自然也就水到渠成。讓婉兒成為繼檀兒以後第二個收房的侍妾。

這才剛剛小登科,早上就不讓人睡懶覺,操勞了半夜的李睿自然心情不爽。

磨磨蹭蹭的梳洗、早膳完畢後,已經過去快一個時辰。等李睿問身邊的宮女︰「那些人走了嗎?」的時候,李睿是以為所謂的朝廷眾臣會等不了,認為自己受到了怠慢而離開。

可是侍候他的宮女,卻用手掩著嘴,笑著說︰

「回稟殿下,一個都沒走不說,還如同小孩斗氣一樣,互相不說話。只是都一個勁的喝茶。那茶都續成白水了。」

「都是哪幾個人來了?唉,算了,你不用說了,我自己去看看吧,也難得他們等著了。」

看也涼著差不多了,李睿也就見好就收,準備去看看是誰?其實他心里已經有了個大概的輪廓。怕不是自己媳婦今天公布了遠征靺鞨的事情,有人來跑關系來了?

能看的起自己,並知道自己黑山衛強悍到無敵狀態的戰斗力的人,也就那麼幾個。李睿不過腦子都能猜到是哪幾個勛貴了。

果然不出李睿所料,李睿走進會客大廳的那一刻,臉色就已經蕩漾出發自內心的真誠笑容,主動開始寒暄︰

「哎呀,這楊大將軍、宇文大人、韓大人、尉遲大人,你們怎麼一起來了?罪過,罪過,本王讓諸位朝廷重臣久等實在是罪過,本王在這里賠罪了。」

說完,李睿還有模有樣的雙手抱拳,給四人作了一個長揖,當做是賠罪了。

李睿這一作揖行禮不要緊,可把這四個給為難壞了。

楊素、宇文化及、尉遲炯可都是和李睿一起在高句麗遠征軍打過仗的戰友,不說對李睿有多了解。但基本的判斷還是有的。

而韓擒虎卻是從李靖那里更為詳盡的打听到了李睿的脾氣和行事風格。

這李睿雖然因為創立心學一脈,被士林推崇為一代文聖,但在座的幾人可都是親眼看到李睿如何東征高句麗的。

知道這溫文爾雅的睿親王一旦放下文聖的外衣,骨子里面卻是典型的民粹者。對外戰爭時,屠殺起異族那叫殺的一個痛快。

當然,很多具體動手的事情是他們在干,比如楊素就親自安排了二十萬高句麗將士的後路。只是因為李睿的身份,沒有人會提起這件事情。仿佛這坑殺二十萬俘虜的事情從來就沒有發生過一般。

這種人給自己作揖道歉,你敢信?

但既然李睿給了面子,那自己等人還不趕緊兜著?

于是四人互相對望了一眼,如同排練好了一樣,同時站起來,整齊的對李睿回禮。並同時高呼︰

「是我等打擾到王爺休息。請王爺見諒」

「客氣了,諸位快請坐,幾位大人今天的來意我大概能猜出一點,但還是請諸位能當面講出來自己的訴求,不然搞誤會了就不好了。要不,請楊大將軍先帶個頭說吧?」

李睿簡單的一句要求,其中蘊含的氣勢卻不是楊素這樣的普通人能受得了的。

在高句麗打仗時就被李睿指揮習慣的楊素,很自然的點了點頭,毫無違拗的先開口,而且一說話就直接說出事情本質,並不拐彎抹角,這也是在高句麗戰爭中和李睿打交道時留下的交流習慣。

和李睿交流,不用繞圈子,有事說事就好。你要是和李睿繞圈子,李睿可以用一天的時間,一句正經話不說,繞暈你為止。

高句麗遠征軍中的將領都被李睿如此教過,因此他們和李睿說話,從來都是上來就說自己的想法,當然這想法是真是假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其實,我倒不是一定要求掛帥出征,只是還想像高句麗一樣,在王爺指揮下再打一次痛快仗。」

是的,跟著李睿打仗才是真痛快。隨時都有臨機決斷權不說,還不用擔心戰後被其他人搶功勞。做為一名職業軍人,這就是畢生追求,想要追隨的理想指揮官呀。

當然,這也是因為李睿並不圖虛名,如果參照高句麗模式,最後的榮耀還是他楊素的。可以說楊素的算盤打的還是蠻精明的,打仗你黑山衛上,榮譽我來拿。

看楊素一副把自己當傻子的模樣,李睿不由好笑。

高句麗戰場上自己不圖虛名,只重實際利益。因為那是自己半路出手,而且黑山衛當時攻擊手段單一,只有手榴彈這一個大殺器,容易被敵人反制,因此需要保密。

可是現在黑山衛已經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現代化軍隊,各種攻擊和自保能力大大的增強了。相反,保密的重要性卻降低不少。

再加上黑山衛經常拉出去剿匪練兵,實際上也有一些人知道了黑山衛的戰斗方式,只是他們多是基層人員,更多的是把熱武器的爆炸聲當成是神罰罷了。

時隔兩三年,這楊素還用老眼光來看待問題,如此無能短視的一個老軍漢,也無怪當年被一個區區高羅雲就困在平城等死。實在是沒什麼能力,要是他領兵出征,搞不好,還要自己萬里馳援。

「楊大將軍客氣了,本王何德何能,能指揮大將軍?以前本王只是一個朝廷派出使團的團長而已。勝利可是大將軍一刀一槍自己拼殺出來的。」

李睿這看起來是在述說楊素的功勞,其實就是警告對方,嘴里要有把門的,我可從來沒有去過高句麗作戰,我只是去談判而已。

「是,是。臣下明白,這是臣下內心的一點小希望,肯定是臣下沒有讀過多少書,所以表達的有些詞不達意。」

看李睿否認,楊素馬上反應過來,現在還沒有解密李睿東征高句麗的事情。自己還是莽撞了,于是趕緊往回找補。

「算了,你們其他人的想法呢?」李睿揮揮手也懶得去計較楊素的失言,而是轉身對其他人問話。

「我等和大將軍其實想法一致,都是來躬親親衛殿下出面掛帥。」

「好吧,我知道你們的想法,我明確一點,這次我不去。陛下有身孕了,我可不想錯過我第一個孩子出生的時刻。你們誰能掛帥,自己去憑本事爭去吧。」

李睿一眼就看穿了他們來試探自己的本意。他們是聰明人,如果自己要掛帥出征,肯定就沒他們什麼事情了。最多是參與一下,拿個軍功。不可能有成為元帥而名垂青史的機會。

要知道,史書的記載最多就一句話,比如︰隋大業六年,女帝派出李睿帥軍兼並靺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