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三詩爭霸,文無第一誰相爭

眾臣此時跪拜女帝的心態,和以後楊佑登基,大家去叩拜太後其實是一樣的。

于是,忠于楊氏大隋的朝臣自然也就不再有什麼心里負擔了。

至于李睿這個睿帝,大家也看的很明白,其實就是女帝給李睿的一個安慰。畢竟李睿南征北戰這麼多年,還沒有花費大隋國庫的一個銅板,這麼大的功勞,不封也是不行的。

而李睿起步就已經是睿親王了,不封個帝王,還能怎麼封?

反正李睿也沒有篡隋的意思,封個睿帝,只是讓李睿這一支血脈以後可以擺月兌贅婿的身份。

這就是大隋眾臣對現在李睿和女帝之間關系的詮釋和理解。

當然,這都不是李睿現在所關心的內容。

整個朝廷怎麼布局,以後自己的子孫怎麼去生存,這些事情,李睿已經有了整盤的計劃,只是不需要在這些眼界心胸都不夠開闊的朝臣面前去顯擺而已。

現在李睿關心的就是,這李令月不惜干擾七夕詩會前三名的排名塞進來的人的表現如何?

「他們四個里面誰是馬周?」

李令月問身後伺候自己的貼身侍女小蝶。

李令月也沒有見過馬周,只是耳聞已久,並且被馬周的詩詞所吸引,就對此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至于說到是不是一定要非君不嫁,那還到不至于到如此的程度。

「我看了一下他們的座位排序名單的,那個坐在最後的戴著青色紗帽的那個就是馬周。」

果然是李令月的得力助手,小蝶對自己主子的想法早就揣摩的透透的,所以,李令月的問題一提出來,她就能對答如流。

「嗯,長得也還是眉清目秀的,膽子也還不錯,在這麼多朝臣的目光注視之下,還能從容談笑,嗯,算是個膽大的。」

本來就是對馬周有著好感的李令月,此時看著馬周倒是哪里都覺得順眼。

雖然不到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程度,但也差不了許多了。

「公主,此人自幼家貧,還是到了國子監以後才靠朝廷的俸祿和自己的機靈慢慢的發家的。」小蝶把自己打听來的消息毫無保留的向自己的主子匯報著。

「今日七夕佳節,皇宮夜宴,又恰逢大隋人才輩出的時節,來、來、來,眾卿家一起隨朕滿飲此杯,為朕的大隋盛世賀。」

看著下面的眾臣,女帝也是心里開心,一把挽著李睿,對著所有的人說完話以後,舉杯就干了這夜宴的開局之酒。@精華\/書閣‧無錯首發~~

李睿倒是堅持一貫的傳統,並不多話,只是和眾臣遙遙舉杯,已做應和,然後也是一口就干了一杯。

感受到女帝挽著自己胳膊的手指在掐住自己手臂上的肌肉。

李睿就听到楊嬋兒的傳音︰

「夫君,說兩句話,此時你不說話不合適。」

等大家都飲盡了杯中酒以後,李睿也舉起了杯子,開口︰

「大家都辛苦了,雖然外有黑山衛開疆拓土,但是打下來的江山還是要靠諸位來治理,朕也敬大家一杯。

誰要是不干杯可就不是黑山衛的朋友了。」

李睿到底是帶兵的時間比較長,說話超過兩句以後,就自動帶有了殺氣。他這麼一句說出來,誰敢不喝光這杯中酒?

這也就是剛開始,大家還一口菜都沒吃,就連著干了兩大杯酒。

雖然,李睿有點心痛這黑山醉的浪費,但,這費用總是由皇宮內務府結賬。從買賣的角度來說,黑山衛不會虧本。

黑山衛以商業起家,武力只是作為保護自己的力量而已。所以,對黑山衛所屬來說,那不賺錢的生意,怎麼會去做呢?

「王勃、楊炯、盧照鄰、馬周四人接旨。」

在大家兩杯酒下肚以後,在女帝楊嬋兒的示意下,婉兒平穩的拿起一卷聖旨宣讀起來︰

「奉天承運大隋皇帝。

詔曰︰王勃、楊炯、盧照鄰、馬周四人,雅量高志,文采斐然,可為士子楷模,今特命入翰林院,為待詔職。

欽此。」

「臣王勃、楊炯、盧照鄰、馬周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四人立即磕頭謝恩。

到今天,這四人才算是正式踏上的官場,從此不再是國子監的學生了。

「四位愛卿,這七夕夜宴上,可有詩詞獻上,聊做祝賀啊?」

等這四人對著聖旨和李睿、楊嬋兒行禮謝恩以後,楊嬋兒立即就對這四人開始了新一輪的考試。

「臣王勃有一首詩詞獻上。這是剛剛臣看到這里的猶如人間仙境之時偶爾有所觸動,所做一首詩。請雙聖和各位詩友批評指正。@精華\/書閣*首發更新~~」

王勃听到了女帝的邀請後,非常客氣的等女帝說完後,王勃就走向旁邊的一張拜訪文房四寶的幾案。

這里想必就是宮中內官意圖記錄今日詩句的地方。

之見王勃走過去,大力的抓起毛筆,對那個在幾案旁伺候的內官說︰

「磨墨,鋪紙。」

也就是十幾分鐘的樣子,王勃就寫好了詩句交給了內官,自己安靜的走回了自己的座位。

內官拿起王勃寫字的手稿上呈到女帝手里,但女帝只是快速的掃視了眼,就對靜靜立在旁邊等回復的內官說︰

「交給睿帝看看。」

李睿自然也是不客氣,打開王勃所寫詩搞,並高聲的念了出聲︰

「忽夢游仙

僕本江上客,牽跡在方內。

寤寐霄漢間,居然有靈對。

翕爾登霞首,依然躡雲背。

電策驅龍光,煙途儼鸞態。

乘月披金帔,連星解瓊珮。

浮識俄易歸,真游邈難再。

寥廓沉遐想,周遑奉遺誨。

流俗非我鄉,何當釋塵昧。」

「不錯,足以流傳後世,王愛卿詩詞功力不凡啊。」李睿自然也是不會吝嗇自己的夸獎。在現場諸人對王勃的詩句大力鼓掌的同時,李睿送出了自己對這詩句的評價。

要知道這李睿可是頂著大隋文聖的名頭,這一句表揚,就足夠王勃此生受用不盡了。

就在王勃洋洋得意的接受現場所有人的掌聲,感覺自己的人生到達了巔峰的時候。

那知道,這文人自古最相輕。

四人都是心高氣傲的年輕人,自然是不會服氣的,于是坐在第二位的盧照鄰立即起身,對二聖行禮,然後說︰

「臣盧照鄰也有一首詩詞獻上,只是這是臣當年不得志時所寫,正好可以和今日臣的心境予以一番對比。」

由于是一首舊時詩詞,而且,盧照鄰早就料到今夜必然會有這麼一出四人寫詩打擂的好戲。所以,盧照鄰早就寫好了詩詞放在了口袋中,此時應景,立即就能拿出來。

照例是傳到了李睿手里,李睿看來一遍以後,也就如同念王勃的詩句一樣,也是大聲的念了出來︰

「羈臥山中

臥壑迷時代,行歌任死生。紅顏意氣盡,白璧故交輕。澗戶無人跡,山窗听鳥聲。春色緣岩上,寒光入溜平。雪盡松帷暗,雲開石路明。夜伴饑鼯宿,朝隨馴雉行。度溪猶憶處,尋洞不知名。紫書常日閱,丹藥幾年成。扣鐘鳴天鼓,燒香厭地精。倘遇浮丘鶴,飄凌太清。」

「嘩嘩、嘩嘩。」現場又是一片掌聲和叫好聲。

李睿心里想著,這就很有意思了,再看看他們的名字,想著情報署送來的這四人的個人成長經歷。

李睿突然反應過來了,這除了那個被自己女兒強行塞進來的馬周以外,剩下的三人可都是上個世界號稱「唐初四杰」中的三位。

這王勃和盧照鄰都相繼寫詩,不知道這剩下來的兩人是要怎麼過關?。

「楊愛卿,你可有詩詞佳作可供大家鑒賞的啊?」李睿不等剩下的兩人說話,先點了楊炯的名。

誰要這馬周是自己女兒塞進來的呢?自然是要多留一點時間給他緩沖一下的,那就不好意思了,只有先問你楊炯了。

「臣也有舊時拙作,請各位品鑒。」

楊炯也不含糊,也是走到那文房四寶面前,開始奮筆疾書。

李睿覺得有趣,也不裝樣子了,直接踱步走到楊炯身後,楊炯寫出來一句,他就念一句︰

「《廣溪峽》

廣溪三峽首,曠望兼川陸。山路繞羊腸,江城鎮魚月復。

喬林百丈偃,飛水千尋瀑。驚浪回高天,盤渦轉深谷。

漢氏昔雲季,中原爭逐鹿。天下有英雄,襄陽有龍伏。

常山集軍旅,永安興版築。池台忽已傾,邦家遽淪覆。

庸才若劉禪,忠佐為心月復。設險猶可存,當無賈生哭」

乖乖,到底是同一時代相齊名的人物,這詩詞的水平其實也還真是差不多。不過是看誰的詩詞更應景而已。

李睿一邊念著,一邊就在自己心里想著。

這馬周的壓力怕是就大了許多啊?

這四人中的三人都已經拿出了作品,不管是不是千古名句,但也還都不差。

這次沒有催促,李睿只是目視馬周,微微含笑的就那麼看著。

果然,馬周立即就受不了了,馬上起身行禮,對李睿說︰

「啟稟睿帝,臣對詩詞一道確實不是最擅長,遠不如三位仁兄的才智過人,不過近日倒也偶然有收獲,請睿帝以及各位斧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