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新老勢力,先進但是不激進

形象一點的說法就是,大隋和黑山衛就是一體兩面。如何運用全靠女帝和李睿兩個人存乎一心了。

既然是交給了朝臣討論,女帝自然是不好預設態度的,當下也只有先不說話,等朝臣們繼續討論去。

「郭大人此言謬矣,黑山衛本就是睿帝私兵,本就不屬于大隋朝廷管轄。現在,只不過是論功行賞罷了。

你認為,睿帝會自己造自己的反?簡直是荒謬。」

魏征此時是吃準了女帝的心思,打擊起政敵來,簡直是不要太犀利。

「臣考慮不周,請陛下恕罪。」郭子儀可是官場老油條,發現勢頭不對,立即認慫。

現在是女帝的興頭上,自己是不是蠢?居然跳出來唱反調?

郭子儀深深的在自責。

為了將功補過,郭子儀立即開始了強行舌忝狗的模式︰

「啟稟陛下,微臣剛才只是覺得魏大人的操作不夠精細,不能簡單賜予土地。

微臣建議,可以在全國各地,但凡有黑山衛駐軍的地方,都賞賜一些土地給黑山衛使用。

當黑山衛退出那里或者換地方的時候,朝廷再收回來原來的土地,在賜予新的土地給黑山衛。

請陛下明鑒。」

「郭大人此乃老成謀國之意,其他臣工,可有新的想法,但說無妨。」

女帝也順嘴表揚了郭子儀一句,這家伙不容易,拐彎拐得是真快。

其他朝臣互相大眼瞪小眼了很久,也都沒有什麼新的說法了。

畢竟,不是誰都像魏征那樣時刻準備為黑山衛謀福利。

看著眾臣的模樣,女帝也就不勉強了,對身邊的婉兒說︰

「傳旨,按黑山衛各地駐地大小賞賜他們土地,他們駐地有多少,朕就賞賜他們多少土地。」

「遵旨。」

「好了,這事就先這麼著,有什麼問題,朕和睿帝去商量,下面討論一下東西兩部突厥並入大隋後的治理問題。

誰先來說說?」

看著下面猶如鵪鶉都不開口的眾臣,女帝有點生氣的說︰

「算了,你們都回去想想,過兩天朝會的時候朕要听到你們六部各自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但是既然給了你們三天時間,大家就順便想想,戒日王朝和波斯灣沿岸的問題如何處理?總不能讓黑山衛老是在那里實行軍管吧?

三天後要是再答不上來的就去給黑山衛建營房去。

一點用都沒有,丟人。」

因為懷孕和生產,女帝這一年多確實沒怎麼著力去治理朝政。

只是秉承著無為而治的原則,只要不亂起來,就先這麼著混過去。等自己的女兒出世以後,女帝再看著自己那神奇的夫君居然真的解決了困擾大漢民族數百上千年的草原民族的問題。

作為一個有追求的帝王,楊嬋兒自然是坐不住了。

現在也出了月子很久了,自然是要努力干活了,不然又要被自己的夫君笑話自己在偷懶了。

君王承擔了這種壓力,自然就傳導到了做臣子的身上。

不然,女帝覺得真成了自己養一群混飯吃的大臣了。

你看看,所有的對外戰爭都是黑山衛在打。

包括大隋內部的穩定也是黑山衛中央集團軍在鎮守。

地方治安也是巡查署在後面對地方的捕快辦案進行跟進監督,才能做到近幾年無案不破,到達沒有積案的程度。

那自己的這幫朝臣要是只能有這麼點能力?

女帝都要考慮調減薪酬了。

眾臣知道,女帝這是感覺在李睿面前丟臉了。

這種感覺讓眾臣都有點不適應,以前好歹只討好一個女帝陛下就好,現在這感覺是要討好兩個皇帝,這工作量可不是加倍這麼簡單。

因為,兩個皇

帝之間還有互動,眾臣都認為,這太難了。

但是,現在的大勢如此,是任何一個臣子都無法抗拒的,好在睿帝從不上朝,並沒有直接的給他們帶來壓力。

所以,朝臣們的日子還過的去,只是這日子越來越不好混了。要是沒點真業績,只靠以前的老辦法是混不下去了。

朝廷本來就是三年一考績,現在更是增加了許多考績內容,要是有一條做不好,就得不到上官「卓異」的評語。

沒有這個評語,就休想升官發財。

而且,以前常用的一些行賄或者是做表面工程的辦法,如今都不好使。

因為,大隋財政是交給睿豐德運輸,而平時的賬務管理是由大隋聯合儲備中心來經手。

這麼一來,地方官吏對地方的治理成績、稅收收入怎麼樣?

根本就不用他們自己去上報,睿豐德和大隋聯合儲備中心一對賬,就清清楚楚。

而各級官員管理的地方治安和對軍屬的待遇的發放,都有黑山衛巡查署來進行監督執行。

也就是說,這條線也是直接通到皇帝,你作為地方官連說話的機會都不會有,你的兩大考核成績就會擺放在大隋吏部堂官的案幾上。

當然,地方官的事情也就相對單純,你就是管理好老百姓,督促百姓按農時好好耕作。治理好當地的水患,確保農田有良好的灌溉系統。

自然,當地的司法第一人還是地方父母官。

也就是說,你作為地方官,還要學習好《大隋律》,不然一旦涉及訴訟不公,那你的麻煩就大了。

朝廷對制造冤案的官吏那可是毫不容情。

因為,一旦形成冤案,往往會造成極大的民憤,從而影響女帝在老百姓心中聖明的形象,那女帝豈會容你?

地方軍事管理權利,也從地方父母官手中剝離了出來。

地方官有權調動捕快和衙役,可以抓賊和緝盜,但是卻無權調動駐軍。

各地駐軍,包括駐屯軍和九邊精銳都是地方官無法調動的。

哪怕是調動一營以上的人馬,都必須要有聖旨,無聖旨調兵,只要兵出軍營,就是謀反,誅九族。

至于,有黑山衛駐扎的地方,地方官倒是有權請求黑山衛出兵協助,但是不是出兵完全由黑山衛內部報告制度決策。

朝廷官吏根本就插不上手。

正是因為各級官吏的權利大大的縮水,可以獲取好處的地方也大大減少,地方官吏的積極性也減少許多。

剛剛上任的心學背景的官吏還好。

一方面他們是心學弟子,都以黑山衛的要求來高標準的要求自己。二是沒有如同那些老官油子,曾經享受過那獨裁專斷的權利。

沒有得到過,自然也就無所謂失去。

所以,這些心學背景的官吏,依然做事勤勤懇懇。

但,那些享受過「三年隋知府、十萬雪花銀」的老官油子,可就對這一系列政策抵觸非常了。

但是他們又不敢公然和大隋朝廷、女帝作對。

于是,各級官員的毛病就顯現了出來,懶政、怠政等一系列不治之癥就紛紛出籠。

現在,這陣風也吹到了大隋朝堂之上,各級老式的大臣們,但凡事情與己無關,就堅決不去作為。

就算是最後這事情還是扯到了自己該管部門或範疇,也是能推就推、能拖就拖,否則就是需要上級單位的文件,要麼就是需要平級單位的證明。

否則,任何事情都會被束之高閣。

這能怪各級官吏嗎?怪,但也不能完全怪。

因為,我不做事,就不會犯錯誤。要是做了事情,就很有可能會犯錯誤。這種情況下,讓任何人來選擇,都會選擇︰不作為就好。

歸根結底,這還是制度和教育出了問題。

黑山衛系統內部,現在已經是頗為龐大的系統了,但是這種情況就很少出現。

李睿專門調研過,之所以能很少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黑山衛的所有人的地位都是一樣的,哪怕你是集團軍司令又如何?

論起地位,或許和下面一個小團長是一樣,都是李睿的家奴。你有什麼好瑟的?

而且,最關鍵的是,黑山衛上下都是有追求的,在指導員和政治委員的層層教誨下,每個黑山衛官兵都知道,他們打仗的意義是什麼?

哪怕,他們是在進行被其他人稱呼為侵略戰爭的戰爭行為,黑山衛官兵也知道自己是在為什麼打仗、拼命。

這種氛圍下,大家都怕自己手里的活干差了,拖慢了別人的工作進度。誰敢怠政、懶政的去影響別人的正常工作?

當然,這種苗頭也不是沒有,但卻是極個別。

正因為發生數量稀少,李睿就能下重手整治這些庸、懶的官僚。

這就給這些不好的現象加上了一層緊箍咒。

從而形成了良性循環。

但大隋老式官員的人數眾多,又沒有什麼人去組織他們學習如何好好的當官?

那麼,貪污和懶政也就逐漸形成了風氣。

以至于,女帝明知如此,卻也無法很好的打壓和控制。因為官員基數太大了,要是嚴懲,就沒有幾個官員來給朝廷辦事了。

這就讓女帝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徹查、嚴辦那些不作為的懶官吧?大隋朝廷就空了五分之三。有局部地方可能就完全沒有官了。

一旦沒有大隋的官吏官吏地方,那地方還是不是大隋的地盤就難說的很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