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張魯眉頭微皺,什麼人不開眼,本太守正在開會,還打攪,真不知死活。
「進來!」
張魯道。
「太守大人,夏口秦琪派來的使者在門外求見?」
傳令兵道。
使者!
佔據本太守的二個郡,還敢來漢中。
張魯怒火中燒!
「把來人請進來,本太守到要看一下,夏口軍無緣無故入侵漢中,有什麼話好說。」
張魯道。
「遵命!」
不大一會兒,蔣干跟著傳令兵走進城主府,看到張魯與手下官吏在商量事情。
「見過太守大人!本人叫蔣干,是夏口地區的使者,奉主公之命,出使漢中。」
蔣干道。
「蔣子翼,夏口秦琪無緣無故佔踞本太守的房陵、上庸二個郡,不給個說法嗎?」
張魯道。
哈哈哈!
「張太守,這個問題,不能怪我家主公,要怪只能怪劉焉那個老匹夫。
討董的時候,劉焉不僅不出兵討伐,還想在益州擁兵自重,獨立稱王。
現在又與袁術、陶謙結盟,聯合起來出兵入侵我荊州地區,這一切均是劉焉自私惹的禍。
劉焉要是不出兵先入侵荊南四郡,我們會提兵來進攻漢中嗎?我家主公是一個愛民如子的大人,
張太守也是一個以百姓利益放在首位的大人。正是因為這樣,才派卑職來出訪漢中。」
蔣干義正詞嚴道。
掏出一封書信,遞到張魯手上。
「這是我家主公寫給張太守的書信,太守大人看過,心中應該有決斷。」
蔣干道。
張魯打開書信察看起來。
書信內容很簡單,讓張魯到夏口地區,成立天下總道教,由張魯出任總教主,一心一意研究道教,讓道教發揚光大,一代代傳承下去。
等天下太平,由張魯帶著徒弟到國外傳播道教精義,讓道教名揚天下。
張魯就是一個對道教感興趣的人,對地方治理真沒多少興趣,這一點從五斗米教可看出。
只是張魯掌控漢中時間太短,治下百姓還未真正成為張魯的死忠分子。
書信上還說,可以讓皇帝下旨,任命張魯主持的道教為國教,成為與儒家、法家、兵家、農家等為同等重要的學說。
張魯心動了。
眼楮冒出精光。
張魯向官吏揮揮手,只留下蔣干一人。
「子翼先生,你家主公不會無緣無故的寫這封書信,應該還有什麼條件吧!」
張魯道。
「主公說,政教必須分開,不能搞政教合一的事,那樣不符合道教精神,
也不利于政務上的處理。另外,道教的教義方面,必須緊跟時代的發展,
符合百姓的喜愛,要不斷改進教義,不能固步自封。現在的教義百姓喜歡,
等一段時間後,可能百姓就不喜歡了,這關系到文明進步,社會進步的大事,請張太守謹慎考慮。」
蔣干道。
道家是中原帝國發源最早的經典之一,道教的內容也是經典之一,只是沒怎麼傳承下來。
好多典籍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張太守心中應該清楚,劉焉為什麼要到益州任州牧,原本他是想到交州任職,
想躲避戰火,逃避現實,做一個休閑大佬。听了人說益州有天子氣,
這才向先帝獻言到益州任州牧。當然了,先帝未看清楚劉焉的野心,不過,
這次先帝歸天,讓劉焉野心暴露無遺。張太守跟著這樣的人,會有好的結局嗎?
我家主公學識天人,對各方面均有建樹,對張教主的五斗米同樣了解,
知道張太守一心為百姓,才會來說服,否則,根本不需要卑職來出使漢中。」
蔣干繼續解釋道。
「蔣先生,本太守放棄漢中,交給秦大人掌管,我的家人如何安置?」
張魯道。
「張太守肯定是一心一意研究教義,你的家人,願意做官吏的,可以到夏口書院培訓,
根據考核成績,會給予妥善安置。想在軍方發展的,直接進入夏口軍,里面有一整套完善的規章制度。」
蔣干道。
「蔣先生,你先在漢中休息幾天,等本太守好好考慮下,才能給以答復。」
張魯道。
蔣干點點頭,心中明白,那麼大的事,要讓張魯馬上定下來,有點不現實。
得讓張魯好好考慮。
接下來,張魯把手下官吏叫進來,大家一起商量,對于蔣干給的條件是否同意。
「大兄,為什麼要白白把漢中送給夏口秦琪掌控,自己掌管不是很好嗎?一旦交給外人掌管,以後咱們怎麼辦?」
張衛道。
「太守大人,卑職不這樣認為。夏口秦琪可是一個非常有信譽之人。
這些年來,拿出自家的錢出來,不斷安置災民、難民。開始時,好多地方官吏都覺得秦琪是個傻子,
錢多了胡亂燒錢。可是,現在再來看下,夏口地區掌管的人口有多少,
起碼上千萬人口。不要說漢中地區,就算是整個益州人口也無法相比。
在這種情況下,咱們不投誠,很有可能遭到夏口軍的進攻。諸位將軍覺得抵抗得住夏口軍的進攻,
還是有什麼辦法抵擋。現在房陵、上庸二個郡已經被夏口軍拿下,通往漢中的大門已經敞開。」
閻圃進言道。
張魯點點頭。
整個漢中地區,人口僅僅有五十多萬,加上益州二百萬人口,如何與夏口地區比。
天下混亂,人口就是實力。
以前不把百姓當回事,任由夏口地區吸納,現在那些地方官吏後悔莫及。
想要從什麼地方弄點人口,比登天還難。
這個時候,誰還會願意讓轄區內的人口遷移啊!
楊松考慮下,還是站出來。
畢竟,收下秦琪的銀子,必須要為夏口軍多說幾句好話,否則,如何向蔣干交待。
「太守大人,卑職也覺得可以考慮投誠夏口地區。咱們再跟著劉焉混,
不會有好結果。劉焉大人是皇室人員,卻對皇家的安危不當一回事。
這樣的人只能共富貴,不能同甘苦。而夏口秦琪不一樣,是一個信譽第一的人,
說出的話,肯定會遵守。對普通百姓都那麼誠信,對咱們官宦之人肯定也不會差。」
楊松道。
「大兄,不能啊!要是大兄到了夏口,後悔就來不及了,一定要謹慎考慮。」
張衛道。
「不用說了,本太守一直對地方管理不感興趣,只想專心研究道教經義。
以前跟隨劉焉,那是需要一個地方來實施。不過,從劉焉進入益州後,
本太守也覺得劉焉變了,不再是以前那個老好人,不再以民為重,以民為本。」
張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