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軍的核心人員們,大抵都沒把朝廷放在眼里。初時,這種情緒只在極私下的場合顯露,但隨著己方的勢力日漸強盛,將士們的情緒表露也就愈來愈直白。
對此,郭寧既不鼓勵,也不阻止。
不鼓勵,是因為定海軍尚需低調,眼下還沒到扯旗的時機;不阻止,則是因為這種情緒本身,確實是定海軍的軍心所在,遲早有需要其勃發的時候。
但對皇帝本人,郭寧倒並不鄙視。
完顏珣能在中都事變的亂局中安安穩穩坐到皇帝的位置上,本身並非庸人。
他對朝局的控制,對文武百官的監查和猜忌,並非出于性格或才能上的弱點,而是緣于局勢所迫。而他在當上皇帝以後的所作所為,也不是一無是處。
郭寧曾與移剌楚材討論過。大金國這幾年的政局變化,其實和軍事上的變化有著緊密關聯。
早年大金與蒙古廝殺,尚處上風的時候,每隔數年調集界壕沿線各統軍司的精銳,由宰執重將統領,向北剿殺、極于窮荒。
後來蒙古人漸漸形成統一政權,金軍的北進剿殺就越來越難,需要動用的兵力規模越來越大。但朝廷的整體思路,仍然是集結全國的勁兵 將,在界壕以北的草原上決戰破敵。
這個思路撞上了統一以後強悍異常的蒙古軍隊,結果在野狐嶺和密谷口兩次大會戰中,造成了數萬數十萬人規模的潰敗,金國的野戰精銳被一掃而空,中原、河北各地的人力資源損失慘重。
此後金國和蒙古攻守易勢,金國的朝廷中樞便不再有能力組織先前那種大規模的軍隊。在貞右元年的戰事中,朝廷的軍事權力,更處于不斷滑落到基層的過程。
一向以來,大金各地的總管府、節度使府兼領軍政事務,但這批總管和節度使們,有相當數量死在了此前野狐嶺和密谷口的慘敗中。而作為輔弼的轉運司、提刑司等機構,也隨著蒙古人的入侵,被打得稀碎。
所以從大安三年開始,大金地方軍政人選的任命,就陷入了失控狀態。
中樞幾乎不能及時填補地方的官員空缺,而縱使遣出人手填補了空缺,這些官員又不得不自行其是,與中樞形同隔絕。
比如說,按照制度,地方軍將發兵三百人以上或征兵,都需要尚書省奏請虎符,近侍局交付虎符,尚書省再備錄聖旨,然後專使攜符信馳送至彼。但實際上當著蒙古人鐵騎縱橫,誰有時間候著朝廷旨意?
無論是面對蒙古人的最前線還是後方,各處鎮守軍將和地方豪杰,全都在自家簽軍、自家征糧、自家打仗,自家修建堡壘,衛護鄉里。
這種情況下,朝廷中樞和皇帝本人,在決斷軍政大事的時候,就處于一種極度茫然和失控的狀況。
皇帝的視野只能及于中都城牆之內,出了城牆,一切全都是混沌和未知。
听說哪里打輸了?怎麼輸的?輸成什麼樣了?不知道。
听說哪里打贏了?怎麼贏的?贏在了哪里?也不知道。
在這種失控局面下,任何指揮、調度都成了空談,皇帝能做什麼?敢做什麼?
自古以來,每當外敵強盛、皇綱失統,這種局面必然發生。如果擺月兌不了這種局面,皇帝或者中樞就別想有所作為;既然皇帝和中樞毫無作為,地方又怎麼會尊奉中樞呢?如此一來,大金國就勢不可擋地走向分崩離析。
皇帝想要擺月兌這種局面,手段無非三條。
最好的辦法,自然是中樞拔擢有能之將、忠勇之士,重組可戰之軍。
可惜女真人的武風衰頹非止一日,地方上的女真鎮防軍全都爛得不成樣子了,而中都城里的女真都統、 安、謀克雖然超過萬數,敢于出城廝殺的卻少得可憐。更不要提朝廷缺乏錢糧,也難支撐組建新軍所需。
這個辦法看起來很美,全然辦不成。
其次的辦法,便只有廣設將帥高官,眾建籓籬以分大將之勢;然後以近侍為耳目,以耳目制臂膀。
但這兩種手段,一旦不能壓服諸將,反而促使離心離德,激發起地方軍將與中樞更多的矛盾。尤其是在地方軍將本身對朝廷缺乏敬畏的情況下,影響愈發惡劣。
皇帝當然是明白這一點的。所以,他首先用在定海軍身上試一試分寸。
這不是因為皇帝信任定海軍,而是因為皇帝徹徹底底的不信任定海軍,定海軍本身也不是正經朝廷兵馬。
皇帝的手段運用成了,便能從定海軍中抽出具備相當力量的一部,引為朝廷所用,這便憑空賺到了。
就算運用不成,引起郭寧的惱怒也無妨。眼下定海軍和朝廷,還在互通有無的時候,皇帝並不覺得郭寧會立即起兵造反。
郭寧就算惱怒,他麾下大將就算罵幾句狗皇帝,難道還有損于皇帝本人麼?
最壞的結果,不過是一個兩個近侍倒霉。皇帝雖然口口聲聲以近侍為心月復、為耳目,實際上,死幾個近侍算不了什麼。
無非是一場小小交鋒里,付出的小小代價。
三天以後。
近侍局奉御烏林答忙哥帶著隨員們,站在直沽寨以東的信安海壖上頭。
這是一處偏僻的碼頭,所以沒有什麼商賈擾亂。一艘事前約好的通州樣大海船,正慢慢靠攏過來,他的隨員們前前後後地忙著,把己方的車馬箱籠擺在碼頭上。
眼看著船只越來越近,听著船體和海壖之間嘩啦啦的浪濤聲,烏林答忙哥忽然有些緊張。他對隨從們道︰「這次去來州,咱們有重要的任務,你們幾個狗才,都收斂一點,做事情要看場合!尤其把那套胡作非為的嘴臉擦擦干淨!萬一……」
「懂了,懂了。叔父,你小心腳下。」
隨從頭目是他的佷兒,素來最是囂張跋扈,烏林答忙哥的話就是沖著他說的。但這年輕人顯然沒听進去,臉上滿是喜色,估模著想在山東撈一筆。
船只靠到岸邊,隔著丈許距離,用兩塊大木板搭著,供乘客走上去。
烏林答忙哥不是急性子,他待到所有的車馬箱籠都上了船,才最後捧著一個錦緞包裹的盒子,大步踏上木板。
盒子里頭,裝著朝廷這趟對定海軍郭寧的賞賜,主要是鐵券、虎符、大信牌之類,還有武散官官階升上去的任命。而關鍵的,則是給定海軍麾下眾將的賞賜,尤其是對于李霆的。
木板彈性十足,走起來晃悠得厲害。烏林答忙哥小心翼翼地上船,將要踏上船板的時候。有個綱首模樣的黝黑漢子站在前頭,一伸手,就從他手中奪去了盒子。
「就是這玩意兒?皇帝的旨意就在里頭?」那人問道。
「大膽!」烏林答忙哥大吃一驚,想要奪回,卻不防腳下一滑。
海船輕快地離開碼頭,向大海深處駛去,往船艙外看,水面的顏色濃黑,有種深不見底的渾黃。浪潮在船身上打出一片片白色的水花。
烏林答忙哥就在海壖旁邊的海水里掙扎著,拍打出一片片細小的水花。
近侍局在挑選去往來州傳旨的人手時,還挺用心,挑了個有乘坐海船經驗、而且會水的。
這會兒他的半個身子泡在海水里,兩手用力劃拉水面,竭力讓自己漂浮起來。可就在這時,他感覺肚月復一陣劇痛,就在他的面前,海面開始綻放出大團的紅色。
水面下,有什麼東西游動,有人!
那人還往烏林答忙哥的腳上栓了重物,讓他迅速往下沉。
烏林答忙哥揚起面龐, 地喊了兩聲,眼前最後的光景,是海船上的水手們把他的隨從一個個殺死,然後扔進海水里。那個黝黑面龐的綱首坐在船頭,粗魯地打開錦盒,翻找著什麼。
一道海浪轟然拍打上來,將他整個人壓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