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除惡務盡

作者︰林悅南兮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已是傍晚時分,賈珩率領著五百軍卒潛行匿跡,沿著崎嶇、陡峭的山路,挺進翠華山深處,秋日夕陽下映照著山林,斜暉脈脈。

「大人,前面百步之外的山谷就是了。」帶著兩個斥候探路的趙毅,貓著腰,返身過來,遙遙指著身後的山谷方向,壓低了聲音說道。

賈珩點了點頭,也是隨著趙毅上前行了百步左右。

站在榛木下的,眺望著山谷,只見山谷之內,平整土地上修築著錯落有致的青磚瓦房,賊寇往來其間,更有婦人在小河邊浣洗著衣服。

而翠華山警戒的賊寇,頭包布巾,持刀站在竹樓上,往來巡弋,遠遠望去,宛如一個小寨子般。

「你方才過去,可曾發現暗哨?」賈珩低聲問道。

趙毅道︰「發現了兩個,做掉了,我剛剛模過去看了一下,山寨防守空虛,只有二百來個拿刀的賊人,其余都是被劫掠的老幼婦孺,為賊寇浣洗衣服,劈柴燒水。」

翠華山的大當家張午,同樣在在一大早兒,就帶著二當家羅雄,三當家錢慶帶了六百多人,分作前後兩隊,出了翠華山,向著楊集道口而去。

只留了四當家周根以及範儀在寨中,領二百余人留守。

賈珩點了點頭,隨著趙毅向左前走了五十步,站在一片茂密蔥郁的榛松遮蔽的高崗上,眺望著山谷,將其山寨布置盡收眼底,面色幽沉,低聲道︰「趙百戶,等會兒天一擦黑,你率一百人從西南角側應殺過去,我領著人從正面潛攻過去。」

趙毅皺眉說道︰「大人,正面太凶險了,不若我正面而攻。」

雖說賊寇修建的城寨、箭垛,都是以石土竹子壘就,看著頗是簡陋。

但若是利用的好,仍是能對進攻一方造成殺傷,若是這位賈大人有了個什麼閃失,他如何和戴公公交待?

「無妨,等會兒這些外間忙碌的老弱回到山寨,正是賊寇最松懈之時,寨門大開,我們趁機殺過去,你只要從旁側應好,咱們就能把傷亡降到最低。」賈珩低聲說道。

趙毅聞言,看著少年,目光生出敬佩之意。

甘冒矢石,奮勇爭先,無怪乎辭爵之時所言,不恩祖蔭,功名自取。

……

……

與此同時,在距長安縣城五六里路遠的楊集岔口,張午率領的六七百賊寇,也一前一後,進入路口旁的山林中隱蔽。

待到下午時分,羅雄見到遠處駛來的車隊,大喝一聲「動手」。

只听號炮聲響起,數百賊寇自草叢中、樹杈處跳將出來,向著假扮了行腳商人的官軍殺去。

「不要亂!抄家伙!」蔡權看向直欲棄車而走的軍卒,怒喝一聲,從盛滿貨物的車廂內抽出雁翎刀,端好手弩,依車向著賊寇射去。

「嗖」……

隨著官軍手弩射完一輪,頓時就有十幾個賊寇「痛哼」一聲,僕倒于地。

羅雄冷哼一聲,提刀向著蔡權殺去,卻被曲朗執刀攔住。

而後,京營官軍伏兵四出,向著賊寇圍殺而來。

京營官軍原只三百人,但因為賈珩提前和黃泰打好招呼,黃泰咬了咬牙,抽調了六百精銳軍卒,待雙方僵持不下時,更是從旁殺出。

而張午雖驚不亂,以為是京營埋伏之軍,阻擋住黃泰所部以及京營之軍,掩護著劫掠了部分財物的羅雄突圍,一邊向著山林里撤退。

黃泰所部和蔡權所部,則緊緊餃著張午一伙兒,因此整個楊集路口殺聲震天,漸漸有打成一團爛仗的趨勢。

因為楊集岔口,畢竟緊挨著長安縣城,賊人膽怯,對上官軍大隊,遇著弓弩齊發,傷亡漸重。

原本帶出來的六百人,在官軍弩箭齊射下,死了百十人,仍還有三四百陷在陣中。

張午一時間又氣又怒,轉身又帶上逃月兌的百余賊寇,回身去救。

因為雙方兵力相差懸殊,且官軍軍械精良,最終總算沒有打成了一場爛仗,直到夜色低垂,視野受限,翠華山賊寇丟下二百余具尸體,以及兩百多帶傷被俘的同伙後,這才月兌離接觸。

山林中,看著身後僅僅剩下二百來人的部下,張午臉色陰沉,心頭悔恨莫及。

卻說賈珩這邊,待天一擦黑,就帶著手下五百養精蓄銳的軍卒,分作兩隊,借著四合的暮色掩護,沖向山谷的寨門之前。

這時,山寨中的老幼婦孺正是浣衣、砍柴而歸,向著寨門蝟集緩行,被官軍一沖,頓時四散奔逃。

「敵襲……」

一人多高的寨門垛口上,正在拿著饅頭吃飯的一個賊寇,見此,頓時慌亂一團,抽出腰刀,急急忙忙向著沿著坡道上了寨牆的官軍迎去。

然在這時,卻見刀光一閃,賊寇微微眯了眼,只覺意識一黑,脖頸兒處噴出一團血霧。

賈珩揮斬著手中雁翎刀,斬殺了一個賊寇,又是向著里間殺去。

他此行入山剿匪,並沒有帶寶劍,而是尋了一把刀,方便殺敵。

「控住寨門!」

賈珩一邊大聲喊著,一邊向著山寨內里殺去,見到持刀賊寇就是劈斬而去。

與此同時,趙毅所率的一百軍卒,也從另一旁殺出,兩方人馬如兩道箭矢,絞殺著賊寇。

賊寇猝不及防,自是大亂,在死了六七十人後,終于支撐不住,徹底崩潰,跪地請降。

待到夜色籠罩山林,皎潔月光照耀在山谷之時,翠華山山寨內,殺聲方止。

賈珩聞著周圍獵獵的血腥之氣,皺了皺眉,走到五間堂屋的聚義廳前,方要進入廳中,蔡權手下的一個名喚胡吉的百戶,押著一個面容清顴的書生,從聚義廳出來。

胡吉笑著說道︰「大人,活捉了一個賊首。」

賈珩聞言,就是打量著被反剪雙手,以繩而縛的方巾書生,見其面皮白淨,氣質儒雅,尤其一雙目光平靜,面上似無懼色,皺了皺眉,說道︰「先押進去,本官親自訊問。」

胡吉使了個眼色,兩個軍卒按著書生向著里間而去。

「這位大人是朝廷的錦衣衛?」不等賈珩開口,範儀目光緊緊盯著賈珩身上所穿的飛魚服,問道。

「老實點兒,跪下!」兩個軍卒一踹範儀腿彎,範儀面上現出痛色,但只是悶哼一聲。

「看你也是個讀書人,為何從賊?」賈珩神情沉靜,沖胡吉擺了擺手,示意兩個軍卒退下,而後不等書生回答,又看向書生的瘸腿,皺眉道︰「這是翠華山的賊人打的?」

範儀淡淡說道︰「這是京里的一位公人打斷的。」

賈珩凝了凝眉,正要說話,忽地一旁那名為胡吉的百戶,拿著一個藍色布包,討好笑道︰「大人,這是從這書生屋里搜撿出來的。」

賈珩伸手接過,打開布包,卻是被一個蓋著湖北學政官印的文書吸引了目光,皺了皺眉,「範儀?湖北襄陽府的舉子,崇平十三年……」

閱覽著其上文字,賈珩眸光閃爍。

既為舉人,已有在地方上免賦稅、徭役之特權,縱然瘸了腿,按說不應從賊才是。

是了,方才這範儀說是被京中一位公人所打,此間細情頗是值得玩味。

賈珩面帶霜意,目光緊緊盯著範儀,道︰「你為趕考舉子,腿被人打斷,為何不報官?」

竟將一位趕考舉子的腿打斷,何其囂張!

後世听一位姓翟的教授說過,當一個體制讓統治精英階層的預備役都感受不到上升通道,從而對體制絕望之時,那就是改朝換代的前兆。

單憑泥腿子,想要造反一般而言,都是為王前驅。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但秀才如果結合了農民、工人……

似是感受到少年目光的「驚怒」,範儀心頭嘆了一口氣,苦笑道︰「學生是崇平十二年入京趕考的舉子,因與人沖突,得罪了五城兵馬司的一個小吏,被那小吏雇了城東的青皮,將在下腿打斷,學生也曾報官,當時京兆衙司的差人查訪一段兒後,再無音訊,而後,學生向禮部求告,都被那里的小吏打發說需向有司報案,學生盤桓神京,用盡盤纏,本欲歸鄉,卻被此間賊寇所虜,至此間已有小二年了。」

賈珩面色陰沉,冷聲道︰「五城兵馬司?竟有如此膽大妄為之人?」

範儀嘆了一口氣,道︰「學生自知從賊附逆,已難逃月兌一死,只是懇請大人可否給學生解惑?」

賈珩皺眉道︰「解惑?」

範儀抬頭看著少年,道︰「大人是如何尋到這山寨所在的?」

賈珩道︰「你是說這匪巢?」

範儀點了點頭,嘆了一口氣道︰「不瞞大人,學生給張午出的策略,不築城寨于高山,而暫居于山谷,一遇官軍,隨時可隱匿山林。」

賈珩聞言,心頭微動,說道︰「賊寇勾結寧國府,欲加害本官,本官從賊寇口供中得知,爾等不過一天即來回匪巢,本官遂根據爾等常犯案的三處岔道匯集之地,推算出來匪巢方位!」

範儀聞言,怔立原地,面色微震,心頭則在迅速盤算著眼前少年之言。

許多事情就是這樣,往往隔著一層窗戶紙,一旦捅破,智謀之士瞬間就能洞察其中關要。

範儀面色復雜地看著少年,問道︰「未知大人尊諱。」

賈珩淡淡道︰「賈珩。」

「神京賈家的人?」範儀沉吟了下,驚聲問道。

「寧國一脈。」賈珩淡淡說著,冷峻目光落在範儀的臉上,問道︰「範先生問完了本官,現在該本官訊問範先生了,翠華山匪首似叫張午?山中有寇多少?彼等是如何勾結賈珍以及長安節度使,其間可有書信往來?」

範儀默然了下,道︰「若是學生和盤托出,大人可否答應學生一個不情之請?」

賈珩道︰「不請之請?」

「學生若為朝廷論死,還請大人雇一輛馬車,送學生的尸身返回家鄉襄陽安葬。」範儀道。

賈珩道︰「人老歸鄉,葉落歸根,這也是人之常情,本官可以應允于你。」

縱然心中對這範儀生出幾分愛才之心,但眼下也不好輕易許諾。

範儀道了一聲謝,而後就是開口敘說著翠華山賊寇細情。

賈珩面色幽沉,愈听愈是心驚。

卻是翠華山賊寇賄賂長安節度使雲光,每半年就送過去五萬兩銀子,前前後後送過去了三次,加起來就有十五萬兩,再加上各項禮品,財貨不可勝計。

「這些金銀來往,都在賬簿上有載。」範儀說道。

賈珩聞言,連忙給一旁的百戶胡吉使了個眼色,讓其去陳午屋里搜尋信件以及賬簿。

不一會兒,胡吉抱著一個木盒,恭謹遞至賈珩案頭。

賈珩撿起一封信就是閱覽起來,寫信之人赫然是長安節度使雲光!

賈珩眸光深深,心底松了一口氣。

有此信在,就可拿下雲光,只是要不要去向神京請旨?

是否會走漏風聲?

賈珩思忖著,忽地趙毅進入聚義廳,面頰隱現潮紅,抱拳道︰「回大人,人都已被看押起來,財貨清點過,銀兩二十六萬兩,絹八千匹,玉器首飾有十五箱……」

賈珩面色微動,看向趙毅,沉聲道︰「讓人把寨門關了,將尸體抬走,血跡用黃土墊上,告訴弟兄們,賊寇最多兩個時辰就會歸巢,讓他們把弩機裝好了,咱們來個關門打狗!」

方才從範儀口中得知翠華山賊寇的虛實,張午帶出了六七百賊寇,縱然折損了一些,回來的賊寇尚有一戰之力,所謂除惡務盡,絕不能這伙賊寇放走一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