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忠君之辯,時代宿慧

作者︰江天寥廓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任何點石成金都是對未來的透支。

張執象所用的辦法也是一樣的,因為雙方的交鋒逐漸明牌的緣故,接下來兩天倒是很和諧,在張執象講完《體源流》後,承天門的大門終于開了。

一輛馬車緩緩駛出。

錦衣衛鎮撫使趙克戎邀請張執象登上了馬車,獨自一人單刀赴會。

馬車行駛到乾清宮前才停下。

張執象走下車,看了眼宮殿上的牌匾,便淡然的邁上台階,向宮殿內走去,絲毫沒有在乎兩旁寒霜凜冽的甲士。

楊廷和坐在原本屬于皇帝的書桌後,翻看著奏章的他淡淡的說道︰「沒想到你敢一個人來。」

張執象沒有回答他。

而是問道︰「相比于洪武、永樂兩位大帝,你覺得你有資格坐在這個位置嗎?」

乾清宮,乃皇帝寢宮。

這張書桌,也是洪武、永樂兩位大帝曾經用過的。

楊廷和不以為意的笑笑,說道︰「你所說的大帝不過是將天下的權柄收于一人之手的獨夫罷了,將自身的宣泄于四海,將天下的功績囊括于懷中。」

「你談洪武,談那些豐功偉績,卻不談在那些豐功偉績下犧牲的人。」

「你將盛世歸功于皇帝一人,卻忽視那些為天下兢兢業業的臣子們,我們為天下的治理而勞心勞力,太祖卻防我們甚于防賊,視我等如仇讎,呼之則來揮之則去。」

「天底下沒有這種道理。」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月復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別說住在乾清宮,用洪武的書桌。」

「我甚至想挖了洪武的陵墓。」

大逆不道的言論足以誅滅九族,當然,皇帝都殺過,楊廷和自然無懼死人,他有自己的道理,對忠君愛國之人嗤之以鼻。

「皇帝是獨夫,那你們是什麼?蠹蟲?」

「不,蠹蟲可沒有你們丑惡。」

物極必反,權柄的終點,個人私利的終點,帝王反而是站在百姓這一邊的,因為帝王與國家的興衰是榮辱與共的。

而這些士大夫,完全可以「水太涼」,喜迎王師便是了。

換個朝廷,一樣當官。

他們在乎的從來只有自己的利益,每一個王朝,都是帝王與這些人的爭斗當中結束的,最具表現力的就是土地兼並。

當這些人將土地兼並到一定程度後,王朝就會覆滅。

沒有皇帝希望亡國。

國家越是強大,皇帝的權柄就越大,所以,每個皇帝都希望國家能夠強盛,當然,他首先得是皇帝,而不是滿清的酋長。

大多數情況下,皇帝與百姓的利益是一致的。

張執象想要濟世救民,那他就是天然的帝黨,特別是看夠了士紳豪商的貪婪跋扈之後,看清了他們是怎麼一步步掏空國家之後。

他對這些人的厭惡已經到了極點。

楊廷和挑了挑眉頭,說道︰「還真是犀利的言辭呢,我們好歹維持著這個國家的治理,倘若依你所言,權柄全部掌握在皇帝手中,那一旦出了個昏君,那國家不是頃刻就亡了?」

張執象卻奇怪的問道︰「自古以來,昏君難道可以掌握皇權?」

楊廷和愣了下,隨後大笑起來。

是啊,昏君怎麼能夠掌握權力呢,每一名皇帝擁有的只不過是名義而已,權力來源于對天下的駕馭,駕馭不了天下的皇帝,永遠都只能是權臣的傀儡。

而能夠駕馭天下的皇帝,哪怕他是一名暴君,也是利大于弊的。

例如最具代表性的暴君——始皇。

「當真是精彩的辯論,如果是嘉靖听到了,必然欣慰無比。」楊廷和拍著張執象的肩膀,表面上是稱贊,實際上則是嘲諷。

「不,你又錯了。」

張執象平靜無比的說道︰「我從來沒有站在君王那邊,我站在的是人民這邊,君王與人民利益相同,我就幫君王,君王與人民利益相左,我就反君王,如是而已。」

「集權才是符合人民利益的。」

「至于集權的體制是不是帝制,並不重要。」

「我支持的是集權。」

「而你們,是分權。」

楊廷和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他奇怪道︰「你所作所為,比起一名道士,倒是更像一名儒生。」

張執象轉身,看著空蕩蕩的皇宮,說道︰「且不說三教本是一體,只說修行,修行最重靜字,可傾巢之下安有完卵?」

「天下沉溺,萬民倒懸,四海皆盡哀哭,哪里……又有淨土呢?」

「如此還能靜下來,那顆心又是真的靜嗎?」

「那不是靜,那是死了。」

楊廷和也陪著張執象看向門外的皇宮,他負手而立,淡淡的說道︰「你若是要求這份真靜,那便一輩子也靜不下來了。」

「世界很大,人也很多。」

「你管不過來的。」

張執象吐出一口氣,說道︰「我從來不覺得自己能夠拯救世界,做我能夠做的,心安便可。」

楊廷和點頭,算是滿足了對張執象的了解。

兩人不再討論這些,在問賑災的方法之前,楊廷和問了最後一個問題︰「都說你是仙人轉世,老夫看著也覺得你是有宿慧的,那麼,你前世是誰?」

張執象沉默了一會,說道︰「我並非來自于前世,而是來自後世。」

「哦?」

楊廷和來了興趣,笑問道︰「青史當中,是如何評價老夫的?」

張執象有些譏諷的笑了笑,說道︰「為官清正,雖位及人臣,而居處同于寒素,關心民生疾苦,深受百姓愛戴。一生博學鴻毅,光明正大。積極倡導新政,為大明中興起到了積極作用。」

「是這樣啊……」

楊廷和感慨了句,卻是沒有再問了,而是說道︰「那麼,就讓我看看,這來自于後世的點石成金之法吧。」

「請!」

楊廷和能夠理解張執象的智慧從何而來了。他的歷史,比他們多出一段,擁有更多時代的智慧……

張執象的方法也很簡單。

無非是「國債」二字而已,將沒有信用的紙鈔換成有朝廷背書的國債,可以立即兌換,也可以換成三年期、五年期、十年期的國債,每年都有利息,兌換時一並領取。

戶部銀子是不夠。

但是,市面上絕對會有人收購國債,甚至會比原價還高……

錢的確要由朝廷來出,但是,有了第一次,就可以有第二次、第三次、很多次,從此以後,他們就有了發布國債的能力。

這甚至是京師那邊所不具備的。

因為他們最開始就擁有1300萬兩的債務,也是1300萬兩的信用,本不應該朝廷承擔的錢,朝廷都承擔了,還不夠有信用嗎?

所以。

張執象賣給楊廷和的,賣給南京朝廷的,是1300萬兩的信用,而不是債務。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