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執象的陽神歸去之後,滿刺加的軍民還處于悵然若失的狀態。
尤其是那些被張執象聚攏七魄,以靈體存世的官兵和義士們,他們期望的自然不是什麼英靈衛士,而是死而復生。
畢竟關于張執象的傳說太多了,他們報以了奇跡的希望。
可事實卻是不能。
胎光歸天,這個天是天心的天,是先天元的天,這是沒有人可以阻止的,哪怕是純陽境的真仙,也無法阻止,哪怕是攖寧境界,也無法阻止。
你可以去星之內海想辦法撈碎片,但你不能阻止胎光回歸碎片。
此死生之大道。
故而後世陳攖寧說︰「即登彼岸舍舟楫,再入輪回作眾生。」
張執象唯一能做的,就是給那些死去的英靈們一個機會,可即便成為了英靈衛士,存留于世的時間也不是無限的。
沒了,正常靈體七天就燒完燈油。
而英靈由朝廷登記造冊,有兵家修士以氣血喂養,有香火功德庇佑,這些英靈衛士普遍能存在五六十年,燈油燒光,不轉世也得轉世了。
當然,如果勝仗打得多,功勞多,香火多,存續上百年也是沒問題的。
若能走神道,成為一方正神,便可免入輪回。
但也僅限于神位存在的時候,神位消失,依舊得重入輪回。且神道的官,不比人間的官,擔任什麼神職,就要盡什麼義務,否則因果之下,報應不虛。
《仙木奇緣》
人道有幸運之說,神道可沒有……
「我孤家寡人,要不,還是去輪回算了吧。」伴隨著眾人的交談,一點點搞懂了張執象的意思,明白了情況,有將士並不願意當英靈衛士。
「道長們總說中土難生,俺不確定下輩子還能當大明人,俺想攢些功德。」
「我家有老有小,就是不知道這英靈衛士,朝廷發不發俸祿。」
……
問題很多,制度也不全,畢竟這都是新東西,是張執象想著長生革命以後,大明進行第二次長生革命必然是要改造環境的。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靈氣環境。
不再有大寒大暑,而是以一種平和的靈氣環境,細水長流。
故而大明的未來戰爭形態,真的要以固有的方式持續進行下去嗎?以至于到最後人淪落為武器的附庸。
戰爭比的就是誰的武器厲害?
固然,再厲害的武器都需要人來使用,軍隊的建設和作戰離不開紀律和軍事素養,但核武器出現以後,以後世可見的核武器存量足以毀滅世界而言,再出色的局部戰爭,都只能算小打小鬧。
主角永遠還是核武器。
以內算體系而言,掌握強大的力量必須要有強大的心性,否則駕馭不了命功,有走火入魔的風險,故而心性不夠,永遠不可能成為頂尖強者。
但武器不一樣。
只需要一個按鈕,一個偶然,一切都將毀滅……
「以鈾為原料制作的超級武器,超越黃餅百倍以上的威力,這樣的時代中,三豐祖師能夠做到,安平你或許也可以,但也只有你們了。」
「或許如鉅子,還有一些隱世高人,可依舊只是鳳毛麟角。」
「而武器,只要有資源,有技術,要多少,都可以制作出來。」
在欽天監,張執象陽神歸位後,與嘉靖討論了關于戰爭的演變方向,而嘉靖卻認為兵家修士也好,傳統的道家金丹修士也罷,想要取代外算發展後的武器地位,改變戰爭形勢,恐怕不容樂觀。
這不是一廂情願的事情。
就算如今西羅洲發展有限,不需要面對這個問題,可他們總不能將西羅洲的人滅絕,總不能將外算滅絕。
總會有人試圖走外算路線,不斷去攀科技樹的。
那個時候。
大明如果沒有足夠的實力鎮壓的話,戰爭來臨又該如何?派修士對抗核武器嗎?
「內算為體,外算為用。」
「自宋元以來,道法興榮,逐漸完善金丹大道,是因為要先由內,再及外,可卻也不代表……內算只能用于內。」
「玄學,同樣也是世界的真理。」
「同樣也能指導工業。」
嘉靖能夠明白張執象的意思,實際上包括火藥的誕生,都是道士鼓搗出來的,《天工開物》尚未成書,可《可永樂大典》里面的相關技術可不少,已經有大量金屬單質的提取技術了。
走在前列的就是道家的外丹術。
但內算外算,本就是陰陽之別,內算強調無形,如修士顯法,也限制重重,直接投入物質戰爭,是否有點繞遠路?
「京師大學的電氣實驗室,已經研發出了發電機,陛下知曉吧?」
「確有此事。」
「有了電,諸多機器就有了新的能源,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而電門的通與關,可以表示‘有’和‘無’,也是數字的‘1’和‘0’,陛下認為這像什麼?」
「太極……」
「對,太極,通過二進制,我們可以研發出比算盤更高階的機器,以強大的算力來演算更多的東西,嗯,宗室如今,朱載堉應該已經誕生了吧?」
「你是說鄭王世子?」
「沒錯,在未來,朱載堉會發明十二平律,並且為了計算音律,開創了81檔的算盤,足以計算小數點後25位數。而數百年後,同樣有位姓朱,名為朱傳 的人,發明了計算機。這是未來引起科技變革的至關重要的機器,但其原理卻是用的內算。」
「朕明白了,可是,我們該如何做?」
「請陛下建老子學院,規範道學傳承,方便道法學習,組織法器生產,規範天下科儀,以便實現‘耕戰分離’,兵家修士無需生產,只需作戰。」
符甲傀儡也好,無人機也罷。
都是一個意思。
登記造冊的英靈衛士是「靈」,朝廷生產的符甲傀儡是「體」,而那些兵家修士,則是一個個的指揮平台。
這是超前的作戰理念……
嘉靖琢磨出味來,頓時明白新的體系形成後有多大優勢,只軍隊數量一項,就可以大大消減,大明不需要再維持龐大的常規軍,只需要一二十萬精銳即可,或許可以更少。
而兵家修士作戰,幾乎可以不用考慮傷亡……
另外,那些英靈衛士因為不會死,所以自然悍不畏死,因為有很多條命可以試錯,所以戰斗經驗完全不是新兵能比的。
至于以後軍人越來越少,英靈不夠了怎麼辦?
生前可以簽「志願協議」嘛……
英靈待遇也是可以有的,畢竟家屬需要照顧,反正只要條件好,不愁沒兵源,也不違反什麼道德,反而對那些英年早逝的人,很有幫助。
「江南百姓估計要罵朕湖涂,效彷徽宗舊事了。」
宋徽宗以天兵天將對抗金兵,大開城門,導致靖康之恥,嘉靖以此來自喻,便是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要推行此事了。
「宋徽宗做不成的事情,陛下可都已經做成了。」
張執象只是輕笑著回了句,宋徽宗的變法,要收士大夫的資產為國有,開辦各種國營企業,這才是靖康之恥發生的根本原因。
而如今,無論是京師還是南京。
都沒有那些士族的生存空間了,僥幸活了下來的他們,此時也只能逃到西洋去,在那里,還有一席苟延殘喘的余地。
至于他們會帶去技術和知識,已經不重要了。
因為,西羅洲,注定要敗。
(PS︰1851年的《博物通書》里面有記載了電磁學和早期直流電動機。關于電流會使磁針偏轉的記錄,是嘉慶二十二年「西洋人」發現的。可是,嘉慶二十二年是1817年,電磁學史上,1820年,奧斯特上課的時候意外發現了這個規律。嗯,肯定是傳教士口述的時候說錯了年份!絕對不是清朝人根據明朝殘篇整理了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