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歸化城打下來了,我們還沒好好游覽一番。不如我們一邊游覽,一邊談如何。」楊凡興致似乎很高,也或者沒把這四萬人當回事。
張世澤撇嘴道︰「長寬才半里的小城,有什麼可 達的,還沒有我家大呢。」
嘴上雖然說著,但是,還是跟著楊凡向歸化城走去。
楊凡也不禁啞然失笑。說真的,英國公府長寬都不止250米。這個歸化城沒來前以為多了不起,結果一看,真是沒啥意思。
不過,這里是草原,修築城池既沒有人力,也極度缺乏建築材料。不論是木頭,還是磚石都需要從很遠的地方用駱駝馱載而來。
這個小城,俺答汗和三娘子足足修了八年才算徹底竣工。
楊凡用馬鞭指著周圍說道︰「這里是漢唐故土雲中郡。從戰國時期的趙武王修築雲中城開始。已經有了快兩千的年的築城史了。」
張世澤也說道︰「來之前我爹也和我說過。這一地區歷代所建造的大大小小的古城有87座,其中比較著名的有戰國時期的雲中古城,漢代的定襄故城,唐代的東受降城,遼金時期的古豐州城以及大明以來的歸化城等等。」
「四面較小的殘破的遺址,還有原陽古城、武泉古城、陶林古城、白道古城、安陶古城、北輿古城、哈拉沁溝口古城、大古城古城、古城村古城、楨陵古城、陽壽古城、土城子古城、什爾登古城、武成古城、武進古城、雲陽古城、桐過古城等等。」
楊凡點頭道︰「歷代都在這里築城,可見此地十分重要。這里是溝通青藏、西域、漠北和中原、遼東的交通要沖之地。」
張世澤說道︰「我們丟失這里已經快千年了。現在終于回到了我們的手中。」
楊凡表示贊同,在他看來,中華故土,每一塊都是需要收回來的。
「你知道雲中這塊土地,什麼時代最繁榮,人口最多嗎。」楊凡問道。
「是唐朝嗎。大唐盛世,又滅了東突厥,建朔方郡等州郡。」
楊凡搖了搖頭,說道︰「是西漢時期,是歸化地區歷史上建造城市最多的一個時期,同時也是歷史上居住人口最多的時期。據《漢書‧地理志》記載︰當時外套這一帶的人口達到了近40萬人。為了加強管理,漢代在本地區建造了大大小小的縣城20多座。」
張世澤非常震驚,他接著問道︰「我發現,秦長城和漢長城比大明的長城要向北三四百里地。而如今是蒙古地區的很多地方都曾經是郡縣。為什麼我們後退了這麼多。」
楊凡說道︰「我也研究過這個問題,發現秦漢時期我們控制的地盤遠遠比現在還要往北。基本上蒙古戈壁以南都是我們的農耕之地。都是郡縣。」
張世澤也說道︰「這個問題我早就發現了。我問過我爹和我爺爺。他們說是那里土地貧瘠。產出不足以供養當地的軍民,需要從內地輸送糧食。漢唐強盛還可以維持。後來的朝代國力不行了。最後也只能放棄,慢慢的就荒廢成了蒙古人的牧馬之地了。」
楊凡說道︰「我所知道的情況,還有另外的一種解釋。那就是氣候。」
「氣候!這是什麼。」張世澤奇怪的問道。
這個時代並沒有氣候這個詞出現。所以,他不懂這是什麼意思。
「氣候,就是天氣、氣溫、降水、下霜的時間,四季的交替等等。我華夏歷史上有的時代氣溫高,有的時代氣溫低。氣溫低的時候降水就少。」
張世澤點點頭,表示認同。「從萬歷朝開始,我大明的北方天氣就空前的變冷了。降雨也大幅度的減少。可見,你說的降水和氣溫有關系是可信的。」
楊凡點點頭,繼續說道︰「你知道我的作坊里,有一套自己的度量單位。我們把每年的降水按照高度劃分,400毫米是一個特殊的關口。超過這個關口,就可以農耕。如果低于這個關口,就只能放牧。」
「這個我可以理解,降水少的地方,種不了莊稼,只能長草。那就只能做牧區了。」
「堯舜禹的時代,氣溫高,降水多,甚至導致北方大洪水。所以才有大禹治水。那時候,甚至跟早的幾千年,我們的先民們再漠南這里建立了很多的城邦國家。」
上古的時候,也就是一萬年到三千年前這段時期。紅山文化、石卯文化等大量的古文明存在于內蒙和東北地區。甚至商人就是東北來到中原建立商朝的。
「戰國和秦漢時期是第二個溫暖時期,那時候,這里降水多,是可以耕種的,要不然,陰山南黃河北的這塊狹長土地怎麼養活的了四十萬人口。」
張世澤問道︰「你是說之後氣候變冷,降水線南移了。這里就變成牧區了。也就是說長城是修在這條農耕基準降水線上的。所以我大明的長城就南移到了現在的位置。」
楊凡點點頭,說道︰「就是這樣子。」
張世澤面色苦澀,說道︰「那我就明白了,為什麼太祖和成祖明明把漠南打下來了,後來又放棄了。如果這里不長莊稼,靠內地人力來輸送糧食,那會把國家的財政搞崩潰的。」
他想了想,又忍不住說道︰「那這麼看,陛下讓我們清除了蒙古人後,我們同樣也面臨著太祖和成祖一樣的問題啊。我們也同樣站不住腳啊。」
楊凡說道︰「不一樣。我們可以站住腳的。因為我們有了蒸汽機,可以抽取地下水灌既。整個漠南甚至遼東很北方的地方都可以種植莊稼。我們打下來就守得住。」
楊凡和張世澤騎著馬,帶著親衛的騎兵,逐步走近這座古城。
走到近處,發現這座城和內地的城牆一樣。都是黃土夯築的,外面包磚,因為用的是青磚,所以展現出青色。這也是蒙古語中呼和浩特的本意。也就是青色的城池。
城不大,但是卻十分的雄偉。
夯土並不容易。需要找到上好的黃色黏土。草原上都是沙土,沒法夯築。粘土都是駱駝運來的。而且黃土必須用蒸屜蒸熟,以殺死蟲卵。防止蟲子孵化後打洞損壞城牆。
還要把蒸熟的粘土攪拌石灰,加水後填到築板重箭,再用石錘砸實。工程量之大令人咂舌。
此時,站再城下,仰望高度幾乎和京城差不多的城牆,心里也在感慨,當年俺答汗(阿勒坦汗)的實力強大。
這座小城只有南北兩座城門,但是都修建了雄偉的箭樓和甕城。城牆每隔五十米就修有馬面。而馬面和城牆四角都修有角樓。這些角樓都是描金彩繪,看著美輪美奐。
二人信馬由韁,走進城門。
「我們要想西北真正的長治久安,就必須見一個人。也許他逃走了。也許他正在城里等著我們。」楊凡對張世澤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