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一邊決死 一邊過節

作者︰無言不信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羅幼度與潘美幾乎前後腳抵達契丹的上京臨潢府外。「臣潘美,見過陛下!」

潘美身著華麗的雁翎甲,襯托著軒昂的氣概。

這家伙本就是武臣的顏值擔當,隨著年歲的增長,越發的成熟,氣度越是不凡,尤其是那一臉的絡腮的胡須好似美髯公一樣。

來到這時代多年,羅幼度很多習慣已經融入了這個時代。

最基礎的就是蓄須。

後世已經沒有蓄須的習慣了,為了方便羅幼度後世每天都會用電剃須刀刮兩下。可到了這個時代,他發現蓄須是一種展現男性美的習慣,胡須的有無、長短是資歷的象征,是所謂「年高德勛」。

在古代不蓄須的大概率是兩種人,一種是太監,一種是動了刑的罪人。

沒有胡子會受人鄙夷的。

羅幼度一開始很不習慣,留胡子太麻煩了,尤其是吃飯的時候,經常染上油污殘渣不好打理。

後來漸漸入鄉隨俗習慣了,也漸漸臭美起來,每天都得花時間打理一二。

不過胡子這玩意跟基因有關,羅幼度的胡子並不茂密,也就唇上左右兩撇微卷的翹髭,加上下顎的細長的胡須。

潘美不過四十年許,卻已經有著如同關二爺那樣的美髯,將他的氣質完美的承托起來,讓羅幼度看得大為羨慕。

「快快起來,讓朕瞧瞧,你胖了還是瘦了‧‧」

羅幼度大步上前將潘美攙扶起來,上下打量了一番,滿意地點了點頭︰「這北方苦寒,可朕怎麼覺得你胖了?」

潘美一臉笑意道︰「那是陛下仁德所致,我大軍所到之處,州府皆是望風而降,準備美味酒食,渴望沐浴天恩。臣一時貪嘴,長了不少的肉。」

這一路北上,他也體會到了戲劇性的感覺,原以為越深入契丹月復心,遇到的抵抗會越嚴重。結果一路而來,幾乎都見不到多少契丹人,沿途所有州府皆是漢人、渤海人、***真人。契丹不讓他們武裝自己,也不干涉他們的文化自由,只要如實耕種納稅,干什麼都不管。結果一個接著一個,投降比誰都快。

羅幼度莞爾道︰「此事朕也始料未及。」

說著用力拍了拍他的肩頭說道︰「遼東之戰打得不錯,戰報朕是一字不落地反復看了。能夠在遼東那苦寒之地,對上耶律賢適這樣的敵手,還能屢屢得手,將他逼得不敢出戰,了不起。」

此番分兵,潘美面對契丹布置的整個遼東防線,先破營州為他中路大軍爭取到了突破松亭關的機會,又將耶律賢適困在了遼東一線,隔絕了大定府、遼東的往來。以一旅偏師,完美地完成了牽制任務。

此次決定勝負的兩大戰役,龍山伏擊戰、古羖歷大捷。

龍山伏擊戰有潘美一功,至于古羖歷大捷,首功在趙匡義。

與潘美合兵一處,羅幼度領著兩路兵馬抵達了契丹的上京臨潢府。

如一路上的情況一般,即便到了契丹的國都臨潢府,他們也跟回家了一般,受到了臨潢府百姓的熱情招待。

臨潢府是契丹建國初期在本土興建的第一座京城,當初耶律阿保機在建城的時候已經將漢人百姓考慮進去了。

臨潢府建造的極為輝煌,氣勢雄偉,內分為二城,兩城相連為「日」字形。北城呈六角形,內部又細分由外城和內城,內城為契丹皇城,牆高三丈,設有樓櫓、塔台、倉城、甕城等先進的防御設施。而南城名漢城,在皇城之南,略呈正方形,牆高兩丈,不設敵樓,也沒有倉城、甕城。

顧名思義,契丹統治者住皇城,外城則是居住著契丹貴族與契丹人,南邊的漢城也理所當然地由漢人居住。

耶律阿保機當年也是防著漢人一手的

,漢城這邊除了城牆沒有其他的防御設施,估計建造城牆也是為了便于收稅。

因一路上漢人、渤海人、***真人對待中原大軍的熱情,耶律必攝根本不敢連同漢城一起守,擔心適得其反。

其實契丹對于境內的漢人百姓並不差,臨潢府這樣契丹人、漢人同居一城的環境下,雙方早已習慣這種生活。臨潢的漢人未必真就會響應羅幼度的號召,但是耶律必攝不敢賭,為了節約兵力,也沒有在南城安排駐軍。

這一下就讓南城的漢人豪紳們別無選擇了……

羅幼度賢名在外,從未干過屠城劫掠的事情。在耶律必攝拋棄他們的前提下,不至于為了自保,自發組織民眾反抗。

選擇開城迎接羅幼度這位中原天子的到來也就理所當然了。

走在臨潢府漢城的街道上,羅幼度看著繁華的街景,街道兩側相迎的百姓,揮手叫來耶律賢,對著他說道︰「耶律必攝若是願降,朕可以授他王爵,三代之內,衣食無憂。」

看著臨潢府漢人百姓殷實的生活,羅幼度也微微動了些許惻隱之心。相比未來的金人、蒙古人,契丹人在種族之別上最開明的。

不過顯然耶律必攝並沒有投降的打算。

耶律賢還沒有靠近城牆,已經讓城樓上的弓箭手射退,連交談的意思都沒有,做出了頑抗到底的態度。

羅幼度聞訊以後也不再客氣,說道︰「想死得壯烈,那朕成全他。」

當即將兵馬一分為四,分別駐扎于北城的大順門、安東門、乾德門、拱辰門,做攻城的準備。

東丹王府。

伊審征長吁短嘆,感慨世事無常。

原本只是在高麗當一個小小的間諜,很快就可以功成身退。

結果老天好像在給他開玩笑一樣,給耶律休哥帶到了契丹,當了一個縣令,立了大功,就等著武德司的人將他接回潘美的軍中。

然而東丹王耶律隆先愛他才華,將他帶到了上京,還給他在漢城安排了住處。

本打算在上京安逸地等著羅幼度大軍抵達,然後匯合。

關鍵時候又出現了意外,耶律隆先很客氣地將他接到了北城王府,告訴他南朝大軍即來,王府安全。

伊審征急得幾欲嘔血,忍不住暗自吐槽︰要不是您過于客氣,自己指不定已經回到汴京,見到自己的母親了。

既來之,則安之。

伊審征只能硬著頭皮,繼續當他的東丹王門下幕僚。

「伊先生,大王回來了,請您去大廳一敘。」

「這就來!」

伊審征細心地整理了一下衣著,帶著幾分文人雅士的風度來到了王府大廳。

大廳***有四人,皆是契丹廟堂上數一數二的人物。其中兩人位于上首,兩人左右落座。

左上首的那一位正是東丹王耶律隆先,右上首是耶律隆先的弟弟蜀王耶律道隱,下首兩人分別是右龍虎衛上將軍耶律合住、皮室詳穩蕭安團。

伊審征最擅阿諛奉承,對于契丹廟堂復雜的人際關系,早已了然于胸。

耶律隆先、耶律道隱兩人是契丹皇室,耶律阿保機的孫子,他們的父親是阿保機的長子耶律倍。而耶律合住是耶律阿保機弟弟耶律迭剌之孫,蕭安團的父親是蕭阿古只,契丹開國勛貴之後。

這四人是契丹廟堂宗室一派的核心成員,也是耶律必攝手中最大的倚仗。

伊審征不卑不亢的與四人行禮,敏銳的發現四人眼楮有些微紅,精神有些亢奮。

耶律隆先說道︰「伊先生,陛下今日在廟堂之上,誓與臨潢府共存亡。我契丹上下民眾也是反映熾熱,萬眾一心。

從即日起,北城將戰略物資將會統一調配,由專人負責。我們這群大老粗動動刀槍尚可,數字上的微末算計,非我等所長。在下想到了先生,便由先生擔任監察官一職吧。」

伊審征忙道︰「願為大王效力。」

耶律隆先對于伊審征很是信任,並沒有避開他談事,而是讓他在一旁入座,幾人說著未來可能發生的情況。

伊審征在一旁認真听著,也明白了一個大概。

原來面對兵臨城下的窘境,耶律必攝這一次沒有主打必勝牌,而是高舉起了與大遼契丹共存亡的旗幟。

臨潢府是他們大遼的第一座都城,是他們契丹的祖居之地。

臨潢在,大遼在,臨潢失,契丹亡。

「契丹」之名,最早見于朝鮮《三國史記》東晉太元三年已有契丹人犯高句麗陷八部落的記載,《新唐書》等明確指出︰「至元魏,自號曰契丹。」

一個至今五六百年的民族,歷經了不少風雨,大起大落,歷經大賀氏、遙輦氏直至現在耶律氏,契丹也有著自己的民族驕傲。

民族生死存亡之境,也爆發出了視死如歸的氣魄。

故而整個臨潢府的北城並沒有想象中的士氣低落,反而有一種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悲壯。

臨潢府中成千上萬的契丹青年走上街頭應募從軍,無數老弱婦孺給自己家的男人孩子鼓勵打氣。

面對中原大軍的壓境,整個臨潢府的北城契丹人反而凝聚在了一起。

耶律必攝看著廟堂上文武大臣的願與大遼共存亡的魄力,感受著民間百姓那不願意做亡國奴的斗志,站在城樓之上眺望著城下中原軍營里的那如繁星一般的火把,切齒道︰

「想滅我大遼,得看你的牙口夠不夠鋒利。」

中原大營御帳。

羅幼度召集了軍中諸將一並議事,看著帳內近百位中上級將官,他並沒有說及如何攻打臨潢北城,而是問向了耶律賢道︰「再過不久就是寒食節了,你們契丹人對于寒食節是什麼態度?」

耶律賢有些模不著頭腦,但還是如實道︰「受漢人影響,寒食節在我們當地也是一大節日。只是略有改變,比如踏青插柳,我們這里就不盛行。這出門便是草地,沒有什麼稀奇的。至于柳樹,北方不是沒有,就少許幾棵,真要采摘,一人一截都能將之折禿了。我們這里的寒食節,最大的活動就屬馬球比賽。近幾年也流行足球,不過踢得不怎麼好,制度並不完善,沒有中原精彩。」

在後世寒食節已經並入清明,幾乎沒有什麼人提起了。

但是在古代寒食節是三大節慶之一。

尤其是唐宋時期,更是盛行。

唐宋時期,法定節假日,元日(春節)、寒食、冬至,各休假七天。至于上元節、夏至、先天節、中元節、下元節等三五天不等。

大虞朝的很多節日習慣都是承傳于唐朝,對于寒食節也是相當重視的。

在原來的基礎上還增加了足球、植樹、秋干、賞花、斗雞、饋宴、詠詩作詞等活動。

反正就是一個字「玩」。

這天下承平,生活富足,有事沒事的就找些事情玩樂,以宣泄生活。

羅幼度道︰「北方的冬天太冷了,以至于元日、上元節都躲著貓著,現在天氣轉暖,萬物復蘇,也得讓將士們放松放松,臨潢南城的百姓也讓他們參與進來。朕連著組織幾場足球、馬球比賽,邀請他們參觀。馬球比賽就由馬帥負責,足球嘛,就交給石指揮使了。」

高懷德是公認的馬球第一好手,在中原玩馬球就沒有人玩得過他。

馬球比賽雙方人數不固定,羅幼度親自見過高懷德領著三個無名小卒就四個

人,橫掃了十五人組成的西州回鶻馬球隊︰據說在西域那邊,西州回鶻馬球隊所向無敵。

至于足球方面,石守信最為精通,汴京最厲害的球隊之一,就是他養的,在汴京受到萬人追捧。

他說著又吩咐韓微負責在漢城舉辦祭祀孔子的活動,讓盧多遜組織詩會。

這一場軍事會議,竟然都是圍繞寒食節來進行的。

羅幼度包圍了臨潢府北城,想著居然不是進攻,而是打算轟轟烈烈地舉辦一場盛大的節日慶典。

同一時間,耶律必攝這個皇帝,連續幾天都親臨四門,給守城兵卒打氣鼓勵,表示自己與他們同在。

整個臨潢府北城的氣氛打磨得好似一把利劍,耶律必攝就是握劍之人,他高舉著寶劍,隨時準備劈向意圖攻城的中原。

結果一日,兩日三日‧‧‧‧‧‧

時間一天天過去,耶律必攝站在北城眺望南城,只覺得氣氛很不對勁。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