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少君不是傷春悲秋的脾氣,被沈祐這一安慰,心情也就平復了。
夫妻兩個就這麼守著孩子,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話。不知過了多久,有些倦了,各自閉上眼睡去……
剛進入美夢,就被一聲哼哼唧唧的聲音驚醒了。
旭哥兒一邊哼唧,一邊往馮少君的懷里鑽。
馮少君的睡意迅速消散,忙起身抱起旭哥兒,叫了女乃娘過來。
旭哥兒胃口好,也有喝夜女乃的習慣。剛出生的時候,一夜要吃三四回。現在也得一夜吃兩回女乃。
女乃娘早就習慣了,熟稔地抱過旭哥兒,輕輕撫著後背。旭哥兒找到了熟悉的地方,歡快地吮吸起來。
吃飽了之後,吧嗒著小嘴,繼續香甜地入睡。
馮少君松口氣,躺到床榻上,閉上眼。
然後,沒到半個時辰,又起了一回。這一回不是餓了,是尿了。換被褥鋪上尿墊,一通忙活。
再過一個時辰,旭哥兒又餓了……
這一夜折騰的。
隔日一早,沈祐沖了個涼水澡提一提神,還得進宮去當差哪!
等孩子被抱走了,馮少君睡了半日,到了正午才起。
「孩子真是淘氣。」馮少君在許氏面前嘀咕︰「一夜喝兩回女乃,換兩次尿布。我這一夜醒了三四回,哪里還睡得著。」
許氏笑著瞪她一眼︰「旭哥兒才三個多月,養得又精細。夜里都是兩個女乃娘和吉祥鄭媽媽輪流照看的。你這才帶第一回。」
馮少君模了模鼻子,乖乖听著外祖母數落自己。
許氏也沒舍得說幾句,很快轉了話風︰「這也不能怪你。你之前做月子,要好生養身體。生孩子也是第一回,哪里懂這些。有她們幾個照顧旭哥兒,還有我在,你少操心就是了。」
馮少君感動不已︰「外祖母最疼我了。」
許氏笑著瞥她一眼︰「別總說好听的哄我。有這時間,多陪一陪旭哥兒。」
再有一個多月,馮少君的長假就結束了。到時候一走就是數日不回。趁著這段時間,多陪陪孩子吧!
馮少君點點頭應了。
……
日子一天天過去,旭哥兒一日日長大。
到了四個月的時候,旭哥兒已經能利落地翻身。抬頭沖人笑的時候,能將人的心都融化。再到後來,旭哥兒已經能被扶著坐著。只是,坐一小會兒,就會倒下去。
旭哥兒自己很喜歡這個游戲,不時倒下去,咯咯笑一陣。
宋氏白日常帶著崔二郎過來,和旭哥兒一起頑耍。
至于崔大郎,今年已經開蒙讀書。崔元翰以重金聘了一位舉人做西席。小小的崔大郎頗有讀書的慧根天賦,時常被夫子稱贊。
「元翰小的時候,就喜歡讀書。」許氏笑道︰「不過,他自十二歲起就學著打理崔家家業,所以沒能專心讀書考科舉。」
馮少君笑著接了話茬︰「如今表哥也是正經的五品官身了。大郎先開蒙讀書,等過了十歲,就能去國子監里讀書了。」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崔家家業豐厚,幾輩子吃喝不盡。現在可不就盼著兒孫讀書做官了?
宋氏舒展眉頭,笑著說道︰「我也盼著大郎好好讀書,以後能考個秀才,便心滿意足了。」
「我們大郎,以後定能考中舉人進士。」馮少君自信滿滿。
宋氏被逗得輕笑不已。
一派和睦融融中,旭哥兒忽地哭了起來。眾人一驚,齊刷刷看過去。原來是崔二郎沒站穩跌倒,頭磕到了旭哥兒的頭。旭哥兒哭了,崔二郎也覺得頭痛,一同扯著嗓子嚎哭。
宋氏和馮少君忙各自抱起自己的兒子,哄了一會兒,表兄弟兩個才各自停了哭泣。
許氏樂呵呵的,也不嫌鬧騰。
就在此時,吉祥走了過來,低聲在馮少君耳邊低語幾句。馮少君眉頭微微一動,略一點頭。
許氏隱約听到邱家二字,心里一動,看了過去︰「邱家出什麼事了?」
馮少君眸光一閃,張口答道︰「邱柔的及笄禮就在三日後。邱家人送了帖子來。」
少女的及笄禮,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僅次于出嫁那一日。邱柔到底是沈祐同母異父的妹妹,要舉行及笄禮了,少不得要送請帖來。
就像旭哥兒的洗三滿月和百日宴,也都送了請帖去邱家。邱家每次都打發人送厚禮來,做足了禮數。
「你要去邱家嗎?」許氏問。
馮少君淡淡道︰「禮尚往來,備一份厚禮送去就行了。」
想來,邱家人也並不願見她和沈祐登門,徒惹尷尬。
江氏一直被關在邱家內宅。到了邱柔及笄那一日,總得露面。以江氏的性子,不知要鬧出什麼蛾子來。
許氏見馮少君自有主張,便也住了嘴。
沒曾想,第二日,邱柔來了。
來都來了,也不能拒之門外。而且,邱柔不是一個人來的,陪邱柔一同來的還有邱家長媳慕氏。可見是得了邱明城應允。
馮少君略一沉吟,吩咐吉祥︰「請她們去內堂。」
……
邱柔和慕氏被領著進了內堂。
邱柔垂著頭,看不清神色如何。
慕氏瞥一眼邱柔,心里一肚子悶氣。
這一趟她其實不想來。沈祐再厲害,和邱家沒什麼關系,她和丈夫也沒厚顏沾光的打算。之前旭哥兒的洗三禮滿月禮百日宴,她都是仔細備了厚禮送來。維持個表面的來往,也就足夠了。
到了邱柔的及笄禮,她都打算好了,送個請帖給沈祐夫妻。至于沈祐馮少君來不來,都是他們的事,不必她操心。
沒曾想,昨日晚上,邱柔在邱明城面前跪下哭訴了一通。說什麼一輩子一次的及笄禮,想請兄長沈祐和嫂子馮少君來觀禮。
邱明城禁不住女兒哭泣哀求,點頭應了。今日一早就吩咐她這嫂子,陪邱柔一同來崔宅,親自請一回馮少君。
公公的吩咐,她不能不听。可她打從心底里不情願來。
邱柔性子單純,沒什麼心機,最听江氏的話。這一定是江氏給邱柔出的主意。
一邊嫌棄,一邊又要沾光,世上哪有這麼好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