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怎麼突然就與太後同穴了呢?

作者︰貌恭而心不服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光陰似箭,轉眼之間,已是三日後的早上。

在過去的三個夜晚里,警蹕南衙極為高效地運轉起來,一共售賣出去四十余萬張寶鈔,合計獲利六百多萬兩,在極短的時間內回籠了海量的現銀!

接下來尚有兩個夜晚可以用來暗中交易寶鈔,李雲棠覺得自己先前所估計一千萬兩的預計目標,應能達成地八九不離十。

想到此處,他心中不由地激動起來

「請靈駕進發!」

荊雲海略顯嘶啞的高喊驟然響起,把李雲棠拉回到了現實之中——現在可是大行皇帝的進葬祭儀,由不得他半點走神。

剛剛荊雲海的那聲高喊,同時也是命令;立于漢白玉丹陛旁的李雲棠隨即動身,連同著十余個親信太監,將丹陛上所擺的謚冊(上謚詔書的簡冊)、謚寶(刻有帝王謚號的璽印)、招魂所用的神帛、以及存放神主(牌位)的神亭,紛紛捧到先帝棺槨後面的車輿上。

同時諸多奠儀也已經準備完畢,身穿一身衰服的小皇帝,跟隨在大行皇帝的梓宮之後,緩緩走出了東華門。

雖然先帝的那場革新,廢除了大部分跪禮,但天子出殯之時,文武百官還是要行跪拜大禮;他們跪伏于御道兩旁,所成之隊列自東華門外一直延伸至東安門。

雖然東安門至朝陽門不過五六里的路程,但靈駕出到朝陽門外,已是一個時辰後的事情了。

一千五百名身形魁梧、素衣白甲的大漢將軍,各乘于純色白馬之上,並排成十路縱隊、為靈駕之前驅;緊隨馬隊之後的,乃是揚著銘旌的引幡隊、以及鹵簿儀仗。

位處隊伍最中的,自然是大行皇帝的梓宮;其高近兩丈,上置金頂,外面則罩上了繡有金龍的錦緞,看起來富麗堂皇、肅穆莊嚴。

梓宮後則是載著冊寶、神帛、神亭的車輿,雖形制看上去比梓宮稍遜,但放在尋常百姓眼中,看上去也是難得的大氣。

因此這些車輿路過之時,不時有抬頭窺視「天顏」的庶民;雖說這一舉動有些不合規矩,倒也沒引來沿途維護秩序的官兵之責罵。

隊伍最後則是載著天子、先帝後妃的車輿轎輅,以及主管山陵祭禮一干官員的車馬;整個靈駕前後綿延十余里,看起來蔚為壯觀;沿途所遇之人,無論紳民士庶,都要屈膝下跪,行四拜之禮。

大漢朝的歷代先帝之陵寢,位處京師東北、懷柔縣內的燕山南麓;與明十四陵,幾乎沿著紫禁城的中軸線東西對稱。

之所以說是明十四陵,則是因為增加了永歷皇帝的陵墓;他雖禪去帝位,但死後仍以天子之禮下葬,太祖皇帝于蟒山以西的前明祖陵之中,增修了一座皇陵,以彰新朝對前朝皇室的優渥之遇,從而平撫當時因均田而生出不滿的天下士紳之心。

一路百余里的行程,晝夜皆不得停歇,花費足足兩天一夜的時間後,浩浩蕩蕩的靈駕才抵達了剛剛竣工的皇陵。

純皇帝的陵名為懋陵,與前漢孝武皇帝之茂陵同音,李雲棠听聞此名之時,心中暗自揣度︰莫非老皇帝有意無意之間,自比漢武?

來不及細想,一座高大的單檐歇山頂的門殿已近在自己眼前。

整個門殿面闊五間、進深兩間;大門上漆以朱紅、並綴飾金釘;門上有一大匾額,上書「恩門」三字;下承的台基,則是白石欄桿圍繞的石雕須彌座,裝飾極為奢華,使整個陵門看起來巍峨高大、氣勢雄渾。

陵園依山而建,地勢越朝內里則越高;李雲棠的目光越過這道恩門再往後眺,隱約可見其前方後圓的陵園輪廓。

這前面方形的,乃是享殿、欞星門、明樓等地面建築;而後面接近渾圓形狀的,則是地下玄宮上面的寶城。

隨行侍衛以及鹵簿儀仗,大都于陵門前停候;小皇帝以及諸位太後、太妃,宗室公侯,隨著梓宮、冊寶、神帛、神亭進入山陵。

明樓是帝王陵墓中,寶城正前的高樓,也是陵寢地上與地下的分界線;其上下兩檐之間,置著一塊寫著「懋陵」二字的匾額。

四面開著紅券門的明樓內部正中,放了一塊龍首方趺石碑;碑首雕龍的地方,篆刻著「大漢」二字,而下面則用楷書刻以「純皇帝之陵」。

就在這座明樓之前,身著孝服的小皇帝舉樽灑酒,以奠先帝,而後親自宣讀祝告之文,以及上謚的詔書;讀罷之後,奠儀也接近了尾聲。

只需將先帝的梓宮、冊寶等送入地下玄宮安置,便可大功告成。

「請靈駕入玄宮!」

隨著一聲高喊,李雲棠隨即抖擻起精神,恭敬地將鐫著升降龍的玉質謚冊捧在懷中,跟隨于一百二十八人抬行的皇帝棺槨之後,進入了墓道。

這次入地宮,可不是小皇帝強逼李雲棠,讓他為便宜老丈人進孝。

大漢也有以孝治天下的傳統,但天子千金之軀,自然是不好親身入地宮,因此捧送先帝冊寶、神帛等入玄宮的內侍,就成了天子身邊最親近的宦官的任務。

此行為不單是一種殊榮,更是一份履歷;有了這層鍍金,以後天子提拔李雲棠,也相對更合理些。

地下玄宮的構造,類似一個少了最下面一橫的「甲」字︰

中間這最長的一豎,是前殿、中殿,以及串聯它們的墓道;甲字最上面一橫,乃是後殿,為天子棺槨放置之處。

而甲字左右的兩豎,以及下面那一橫;則是東西兩座配殿,以及連接配殿的甬道;兩座配殿一個安置著死去的孝肅皇後,而另一個,則是預留給外面的懿安太後。

不過如今這種情形看來,懿安太後是用不著那地方了,自古只有皇後入陵等皇帝的,鮮有皇帝入陵後,皇後再入的例子——千年之內,也只有叫門天子的錢皇後,這一個孤例。

捧著冊寶走入墓道的李雲棠,經過中殿之時,顧不上看殿中漢白玉制成的寶座,而是順著配殿的甬道,望向兩遍配殿;他赫然發現——兩邊配殿的棺床上,空無一物。

孝肅皇後的棺槨竟不在那里!

縱是腦袋里帶著疑問,李雲棠也未停下腳步,繼續往後殿進發;進去之後他便豁然開朗,那位皇後的棺槨,停在了天子棺床的一側,大行皇帝的棺槨,則正要往後殿棺床的正中安置。

「看來這老皇帝還挺念發妻之舊情,把她安排在自己的身邊;且望著棺槨上面的灰塵,是早就放在這地方,而不是後來移過來的」

「你們等會再走,太後懿旨,將孝肅皇後的棺槨,抬入西配殿之中!」

李雲棠腦中正在盤算,突然傳來一個公鴨嗓子,叫停了正欲離去的一眾抬梓之人;這些人如丈二的和尚模不著頭腦,而李雲棠自己卻是明白什麼意思了︰

這女人或許不喜大行皇帝,但或是見不得他二人死則同穴,或是對先帝心懷憤恨;便暗地里布施手段,非要將這兩個死人分居。

不過,真的有人會听她的話麼?

李雲棠這想法剛冒出來,就立即被打了臉——一個略顯清冷卻又無比熟悉的聲音,轉瞬間響了起來︰

「爾等愣著作何,還不速速從命。」

這位太後,或是擔心僅憑自己一句話,無法驅動眾人,居然冒天下之大不韙,潛入了此等不詳之地!

李雲棠循著聲音往後殿中望去,目光隨即便鎖在了一個秀麗高挑、全身茹素的身影上;其人不是懿安太後,還能是誰?

未施粉黛的她滿面寒霜,看上去竟有一股冷艷的風情,再配上這位太後眉眼之間,散發出若有若無的幽怨,完美地詮釋了一句話︰

女要俏,一身孝。

由于太後的話引起的一陣騷亂,因此捧入冊寶、神帛等物的程序也受到一定干擾;別人都把謚寶、神帛放上了棺床,李雲棠還沒能進去後殿。

他只得等到抬梓之人抬出敬素皇後的棺槨後,再行入內;因此李雲棠進去之時,整個後殿除了靜靜凝望著先帝棺槨的太後外,空無一人。

就連衛送太後入玄宮的太監們,都被她屏退到了後殿之外。

李雲棠低埋著頭,快步朝北面的棺床走去,想要趕緊放下手上的謚冊,然後離開這座地宮。

沒想到異變陡生!

配殿南面的殿門上,重逾萬斤的石閘,在沒有任何征兆的情況下,轟然落下。

把懿安太後和李雲棠二人,鎖死在了這玄宮的後殿之中!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