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福王面對面的承諾,鄭八爺直感不虛此行。
他一年到頭江湖漂泊,武功既高,見識也多,酒量更是出奇的好。故,當天酒足飯飽後,他便告辭離去。一身半破的麻衣,一根綠油油的竹棒,還掛著一只古舊的酒葫蘆,可謂是天地隨心,瀟灑至極。
方醉則被世子丹纏住,本來說好一年一會,今次中途便來,實在是他的福利,少不得還要盤桓幾日。
韋武與他一見如故,性情相投,也便陪著他談天說地,切磋武功,彼此都受益非淺。
兩人一個身為將軍,一個身為俠客,雖各有抱負,然都出身微末,對于百姓的苦是體會至深。只不過,方醉素受俠義思想燻陶,只想憑一人一劍,懲惡揚善,笑傲江湖。而韋武卻深受福王影響,覺得大丈夫應在馬上建功立業,征戰殺伐,打出個太平來。所謂人各有志,卻也殊途同歸。兩人形式不同,目的一樣,不過都是想扶危濟困,解民倒懸。
韋武知他志不在此,偶有說及,也都一笑置之。然亦听他說起鄭八爺相托江南俠義盟之事,心想如此也好,方醉怎麼說也與王府會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日後一旦要起事,只怕是不想為福王出力也不能了。江湖高士不慕虛名,那是人家的高風亮節。
故此,韋武將之說與福王時,均對方醉甚為欽敬。你想,只行俠義,不求回報,這樣的人哪個不喜歡?看似不為你用,實際上干的事都是在為你加分。
又幾日後,方醉告辭歸去,朝廷方面的嘉獎令和大赦天下的通告也一並傳來。
福王恭恭敬敬地跪迎欽差,小心翼翼地接過聖旨,一番很有些感激涕零的千恩萬謝,儀式感做得很足,謙卑之態幾乎讓欽差大人都相信他是出自真心。
當然,欽差大人也不是傻瓜。靖王遣他來傳旨,自非尋常之輩。既然都是做戲,干脆都入戲深點。這就不多說了,場面上的那一套,個個都是人精。
福王表面上的謙卑,看起來是讓欽差大人抓不到什麼辮子,但文武官員列隊相迎,其人才之盛,讓這個欽差大人卻放在了心上。
自然,有些話似乎是故意說得漫不經心了。
王爺,您這麾下果然兵強馬壯啊!
說者看似無心,听者怎能無意?福王打了一個哈哈,笑著說。
大人,您過獎啦!咱們江南人,疏懶已久,這撐撐場面還可以,怎麼比得上北地男兒,個個龍精虎猛喲!
也是,也是!
欽差大人怎會不識趣,點到為止就行了。
當下也就不再多說,福王大開宴席,設酒置樂以待。一時鼓樂笙簫齊鳴,鶯歌燕舞同起,軟玉溫香入懷,直哄得欽差大人及隨行官員們個個心花怒放,不思歸去。
畢竟,自北而南,一路風塵,眾位大人到得這江南旖旎之地,骨子已先自酥了三分。即便是再精明的欽差,只怕也得裝聾做啞,入鄉隨俗了。
他歡樂自任他歡樂,他狂蕩自由他狂蕩,欲謀大事,自得不拘小節,虛與委蛇,不過常態罷了。
只不過,總有人,在某個角落,看著這千般丑態,暗暗地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