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左右搖擺

作者︰終南野道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韓世忠聞言先是一愣,接著就不解道,「某家不過是個小人物,從軍十年才官至團練使,怎值得大人看重?」

穆栩搖頭道,「職位高低又不能代表才能,我知臣良乃太尉之才,又何必自謙?就說舊年平江南之事吧,以臣良擒獲方臘的功勞來說,最不濟都該官至一州統制。」

韓世忠听到這里,心中五味雜陳,他這些年立的功勞又何止這些,可那又怎麼樣呢?

誰叫他在朝中沒有靠山,功勞被人頂了都沒地方說理,連穆栩一個遠在邊塞之人都知道,是他韓世忠生擒的方臘,可朝廷卻對此視而不見。

這般大的功勞,還不是落在了辛興宗頭上。

原因無它爾,人家辛興宗乃是童貫心月復,明知其搶奪屬下之功,可照樣有人為其兜底,要不然韓世忠這個團練使怎麼來的?不過是童貫為了讓他閉嘴,故意給的好處而已。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岳飛和韓世忠能位列南宋的中興四將,還多虧了靖康之變,否則若在太平歲月,他們這等出身想要出人頭地,那是千難萬難。

就在韓世忠猶豫之際,便听上首穆栩又道,「以臣良的本事做個團練,委實太過屈才,我準備任命你為都統制,獨立統領一軍,不知你可有信心?」

韓世忠心頭一熱,月兌口而出道,「怎麼沒有,區區…」

話一出口,他才反應過來,自己這麼說,不就代表答應穆栩的招攬了麼?

果然,就見穆栩直接順勢拍板,「好,本官沒有看錯人,從今日開始,你就是媯州都統制!」

韓世忠倒是光棍,索性也就認了,當堂便拜了穆栩為主。

穆栩則親自扶起韓世忠,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軍械媯州府庫就有,你持我手令去提就是,但給你的兵馬,卻要你自己去招。」

韓世忠信心滿滿道,「大人瞧好就是,不出一年時間,末將就能給您練出一支強兵。」

哪知穆栩卻道,「最多給你八個月,有沒有問題?」

韓世忠盤算一番,咬牙應道,「沒有問題,但糧餉必須足額發放,還需再給末將至少兩千戰馬。」

「我給你五千戰馬,至于糧餉那就更不在話下,倘若到時你發現有人吃空餉,可親自來報于我知,我非揪了這人腦袋不可。」

有了穆栩這番承諾,韓世忠疑慮盡去,連連保證一定按時完成任務。

在隨後的交談中,穆栩發覺韓世忠這家伙果真不負韓潑五的名頭,性子比岳飛圓滑多了,只片刻功夫,就和他自來熟的有說有笑起來,一點都不見外。

不過想想也能理解,若韓世忠是個不懂變通之人,他也不能在趙構趙九妹手上善終,最後還能位極人臣。

在談過話後,穆栩又留韓世忠吃了頓酒,便將其打發去了任上,而他本人則留在獨石口要塞,時刻關注金人動向。

……

東京汴梁。

趙佶這些日子過得並不快活,壞事可謂是一件接著一件。

他本以為此番和金國聯手,不久便能收到捷報,連獻俘于太廟的吉日都已看好,但誰知先有燕山府失陷在前,後更是傳來北伐大軍全軍覆沒的消息。

一時之間舉朝嘩然,便是民間也議論紛紛。

為了平息非議,趙佶不得下了罪己詔,這才好不容易將事情的影響壓到最低。

光是壞影響倒也罷了,卻還難不住登基多年的趙佶,可擺在大宋君臣眼前的,還有如何善後一事。

為此,趙佶連著開了幾日朝會,可與眾臣商量來商量去,都沒議出個所以然。

先說燕山府之事,當日消息方一傳達,李綱等大臣就建議,要趁蕭干、張覺立足未穩之際,發大兵迅速將其剿滅。

趙佶對此自是深以為然,可等他一問新任命的宰相李邦彥,當即差就為難起來,你道為何?

卻是李邦彥回道,「官家,年來朝廷大事不斷,已將戶部花的空空如也,哪里還能籌措出大軍出征軍費?」

趙佶皺眉一想,發現還真是這樣,這兩年來光大仗就打了三場,還有設立燕山府等事,處處都是花錢的地方。

「那便啟用封樁庫。」

蔡攸出列提醒道,「官家,舊年平定方臘時便已用過一些,後來童太師北伐又用了一些,如今封樁庫內也沒了銀子。」

趙佶聞言立即拉下了臉,口中不悅道,「你等日日跟朕說,咱們大宋富甲天下,怎的現下卻連一點軍餉都湊不出,這是什麼道理?」

「臣等知罪。」

望著殿下一眾請罪大臣,趙佶怒火更熾,當即一拍龍椅,喝罵道,「知罪、知罪!朕不是要你等知罪,朕要的是辦法!李邦彥,你身為少宰,便由你先說。」

李邦彥暗暗叫苦,二次為相的喜悅一下消失的無影無蹤,好一陣絞盡腦汁才道,「不如提前征收宣和五年之稅?」

趙佶听後覺得倒也是個辦法,正要下旨如此辦理時,便听白時中道,「官家,王少宰在位之時,已將賦稅征到了宣和七年,若再征下去,怕是…」

話雖未說完,但趙佶怎能不知其未盡之語,他頓時沉默起來,心中只覺說不出的懷念蔡京,若有其在,必能解決他的銀錢煩惱。

想到這里,他不由便動了召蔡京進京的念頭。

恰在此時,也不知是不是心有靈犀,就听蔡攸又道,「官家,微臣有一個主意,不知當講不當講。」

「蔡愛卿但說無妨!」

「是,微臣的意思是,莫如官家給定襄節度使穆栩下道旨意,讓他出兵平定燕山府之亂。」

話音剛落,趙佶還未說同意與否,李綱就跳出來反對道,「官家萬萬不可答應,穆栩雖為宋臣,實為逆賊也,其本就統有雲地,若在佔據燕地不還,豈不更加勢大難治?」

高求也趁機道,「臣附議,李大人言之有理,對于穆栩是該小心提防。」

蔡攸見二人這般不給面子,立即就道,「哼,注意你等說詞,有什麼證據表明穆栩要造反,莫要忘了他還是茂德帝姬之婿呢!」

李綱可不會給蔡攸留情面,馬上反唇相譏道,「蔡大人怎的不提他還是遼主之婿?」

「你…」

「夠了,朝堂之上,豈容爾等吵吵鬧鬧!」卻是趙佶看不下去,出言喝止了兩人。

待幾人回到班次,趙佶正要張嘴再說些什麼時,就見一個內侍手捧一份帛書,從側殿拐了進來,對梁師成耳語片刻,將帛書交給了他。

隨後梁師成便來到龍椅旁,低聲回復道,「官家,鴻臚寺急報,金國有國書送達。」

趙佶一愣,但還是接過帛書看了起來。

看罷,他忽然開口點了蔡攸、李邦彥、高求等心月復重臣去福寧宮議事,然後便宣布散朝。

半柱香之後,蔡攸等人依旨來到福寧宮內,卻見童貫不知何時早已在此等候,幾人當下就是一凜,明白這廝怕是要因禍得福,重新被啟用了,于是便紛紛上前與其打起招呼。

一行人虛與委蛇間,換了身道袍的趙佶重新出現,方一坐定就道,「梁大官,你將金人的國書給眾位愛卿看看。」

「是,僕臣遵旨。」

梁師成應了一聲,將帛書交給幾人傳閱。

等眾人各自看過,趙佶才道,「都說說吧,你等如何看待金國的國書。」

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由李邦彥當先道,「官家,微臣覺得金國的要求未嘗不能答應,畢竟以區區遼主來換取金國出兵相助,怎麼看都是樁合算的買賣。」

高求幾人皆隨聲贊同,只有蔡攸、童貫、鄭居中三人不語。

趙佶見狀便問,「三位愛卿難道有不同意見?」

蔡攸道,「官家,前番與金國結盟之事,穆栩便是反對最為激烈之人,其不但三番五次上書朝廷,甚至還給鄆王和臣來信,在信中痛陳其中利害。

眼見不能阻止此事後,他更是娶了遼國公主,可見其對金國極為敵視。如今想讓他交出遼主,怕是千難萬難。」

趙佶當然听出了蔡攸這番話,除了是在點出此事難度外,還有為穆栩解釋的意思在里面,但他這時的關注點不在這里,便對此不置可否,只隨意點了下頭,就問童貫,

「童愛卿怎麼說?」

經過之前的打擊,童貫現如今看起來老了十歲不止,連腰都句僂下來,但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他現下可謹慎多了,就听其道,

「官家,微臣只有一個疑問,那就是金人今日既然可以毀約,那誰能保證異日不會再來一次?」

此言一出,讓在場好幾人冷靜下來,唯有一心急于作出成績的李邦彥道,「依本官說,童太師這是在杞人憂天,想那金國也是大國,怎會隨意作出出爾反爾之事?

再者說了,目下朝廷府庫不豐,而金人又實力強大,有了他們出兵相助,平定燕地不是易如反掌嗎?」

鄭居中向來看不上李邦彥這個浪蕩子弟,聞言立即冷笑道,「李大人又不是三歲小孩,怎會出此天真之語?」

「鄭大人這是何意,你若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本官非要請官家治你誹謗之罪!」

鄭居中懶得再理李邦彥,他向趙佶施了一禮道,「官家,雖說此次我朝北伐失禮乃是事實,但不可否認的是,咱們認真執行了盟約,為此還搭上了燕地,金國憑什麼臨時變卦?

就像童太師所說的那樣,凡事有一就有二,若是金國這回得了便宜,變得更加欲壑難填,提出更離譜的條件,難道我朝也繼續答應不成?」

說完,他見趙佶若有所思,便再接再厲道,「即便金人此次會遵守盟約,微臣認為官家也該拒絕他們出兵之議。畢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誰知讓他們替我朝平叛,彼國會不會來個鳩佔鵲巢。」

元朝宰相月兌月兌曾這樣評價趙佶,「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

這話總結的那是相當到位,此時的趙佶就將這一點展現的淋灕盡致。

他初時認為李邦彥說的有理,其後听了鄭居中的諫言,又覺得金國確實不得不防,一時間心里左右搖擺,竟不知到底該听誰的好了。

每每到了這個時候,就顯示出了梁師成的厲害,這廝作為趙佶的體己人,之所以能夠多年來恩寵不斷,那是有原因的。

就像前些日子,因他和王黼住宅相通一事,以至于犯了趙佶這個天子的忌諱,最終使得王黼被罷相,但梁師成卻依舊屹立不倒,由此就可知此人媚上的本事。

「官家,幾位大人各有各的道理,那不如折中一下如何?」

趙佶急道,「如何折中,卿家可速速講來?」

梁師成撇了蔡攸幾人一眼,這才不緊不慢道,「官家不妨依了金國,向定襄節度使穆栩傳道旨意,命他將遼主交給金國就是。」

一听這話,趙佶當即失望道,「先不提穆栩會不會听朕的,即便是他听了,可鄭愛卿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如此,還不如一開始就不理此事。」

誰知梁師成卻搖頭道,「非也,陛下此言差矣。」

接著,面對趙佶的疑惑,梁師成侃侃而談道,「官家如果給穆栩下旨,至少有兩個好處。

其一,可借此機會,試探一下穆栩是否真的懷有二心。

其二,可向金國轉達咱們大宋的誠意,免得落其口實。」

趙佶情不自禁的點頭道,「愛卿這個主意不錯,可謂是一箭雙凋,那就這麼辦吧。」

說完,他又遲疑道,「那燕山府之事就暫且擱置?」

論起揣摩上意,梁師成自是個中好手,但說到軍國大事嘛,他就沒什麼真本事了,不過這也難不住他,只稍一思量,這廝便決定給童貫賣個好。

「官家何不問問童太師呢,他身經百戰,必能給官家一個確切答桉。」

「瞧朕這記性,險些忘了召童愛卿來的目的。」

趙佶說著就將目光轉向童貫,向其詢問道,「目下朝廷銀錢不濟,如此情況可能出兵?」

童貫先是感激的看了眼梁師成,隨後就恭敬道,「啟稟官家,微臣認為可以,只需變通一下即可。」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