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來了?
博羅茂洛海這種不清不楚的稟告,加之那一臉驚慌的神情,讓也先非常的不滿意,于是呵斥道︰「身為蒙古勇士,一群漢人羔羊就能嚇住你嗎?」
听到大汗的呵斥,博羅茂洛海意識到自己有些事態,趕緊恭敬認錯道︰「臣失敬,還請大汗恕罪!」
對于博羅茂洛海這副表現,也先內心有些無奈,從瓦剌太師到蒙古大汗的身份轉變,部族將領魯莽慣了無法短時間內適應,很多時候依舊是我行無素的模樣。
也先不想在這種禮儀的小問題上糾結,開口反問道︰「說吧,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大汗,哨騎來報,發現了大量明軍正朝著義州城襲來。」
「大量明軍?」
也先冷笑一聲,神色如常道︰「看來是遼東總兵曹義坐不住了,不敢背負失土之責,打算靠著幾萬遼東軍收復義州城?」
也先語氣盡顯輕蔑,遼西走廊即將要完全截斷,能快速出現的明軍只剩下遼東都司駐地的廣寧三衛。總兵曹義算是個老對手,可隨著年齡增大膽子卻越來越小,常言道將是兵的膽,這種老將統帥的幾萬遼東軍不足為懼。
「大汗,不僅僅是北面發現了明軍,南方同樣發現了明軍,似乎有合圍的趨勢。另外明軍打著的並不是遼東總兵曹字旗,而是那明國狀元的沉字旗。」
這才是博羅茂洛海驚慌的原因,本應該駐扎在寧遠城的遼東總督沉憶辰,卻率領著不知道從哪里弄來的大批明軍,出現在了義州城的南面。
哨騎沒有辦法探查出精確的人數,但從密密麻麻的行軍隊列跟旌旗上判斷,兩路明軍加起來至少得六七萬人,可能還會更多。
沉憶辰跟瓦剌部,從當初的土木堡打到了京師,後又追到了遼東再度開戰。可以說在蒙古將領心中,早就不是什麼文弱的文官書生形象,相反是一個值得重視跟匹敵的對手。
他能率領著兵馬出現在這里,實在有些讓人匪夷所思!
沉字旗?
听到是沉憶辰的旗號,天聖汗也先也從那種不屑的心態中認真起來,開口朝著博羅茂洛海詢問道︰「寧遠城只有一衛兵馬,棄城而出也不過區區五千人,沉憶辰怎麼做到領軍北上合圍義州城。」
「難道是兀良哈三衛沒有截斷山海關通往寧遠的通道,讓明朝兵馬馳援過來了?」
也先唯一能想到的可能,就是兀良哈三衛爛泥扶不上牆,截斷山海關明國援軍的六萬帶甲戰兵,瞬間就被對方給擊潰,沒有發揮出任何作用。
可問題此次兀良哈三衛,出動的全部是部族精銳,數量也是高達六萬之多。別說是六萬帶甲戰兵,就算是六萬頭豬,短時間內想要擊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且話說回來,哪怕沒有兀良哈三衛阻攔,山海關到義州也有四五百里路。明軍這是如有神助,帶著糧草輜重日行百里嗎?
也先想不明白為何出現這種情況,更無法理解明軍那驚人的行軍速度,目前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對方在旌旗上使詐!
「博羅茂洛海,立馬派出多路哨騎探查明軍具體數量,本汗絕對不相信沉憶辰能率領數萬大軍合圍義州!」
「是,大汗。」
博羅茂洛海雙手撫肩領命,其實他冷靜下來仔細想想,同樣感到有些不可思議。可還沒有等他走出衛所衙門,次子阿失帖木兒就大驚失措的跑了進來。
「父汗,明軍包圍了義州城,遼東總督沉憶辰現身了!」
「你現在是蒙古太師,慌慌張張成什麼樣子!」
也先看到兒子這副浮躁的模樣,一股無名怒火從心中生起,當場就 頭蓋臉的怒罵起來。
要知道為了讓阿失帖木兒擔任蒙古太師位置,他不惜與共事多年的阿剌知院產生隔閡,甚至為了避免對方威脅到綽羅斯一脈的統治,也先還打算想辦法把阿剌知院兩個兒子,神不知鬼不覺的給處理掉。
結果沒想到阿失帖木兒這麼不堪,簡直毫無自己擔任太師時候的掌控大局能力,現在更是比博羅茂洛海還要失態,這種表現未來還怎麼繼承蒙古大汗的稱號?
「父汗,義州城南北兩個方向出現數量驚人的明軍,兒臣估計不下于十萬之眾,現在已經把整座城池給團團圍住,咱們得想辦法趕緊突圍!」
「胡說八道,沉憶辰哪來的十萬大軍,天上掉下來的嗎?」
听到阿失帖木兒的言語,也先更是感到怒不可遏,前面博羅茂洛海說有六七萬明軍已經夠夸張了,結果短短時間內就變成了不下于十萬。
漢人兵書里面描寫過「撒豆成兵」的故事,總不可能沉憶辰也有此法力吧?
「父皇,你要不信可以親自去城樓上看看,我難道連人多人少都分不清?」
阿失帖木兒知道也先恨鐵不成鋼,但問題是自己再怎麼不學無術,總不至于連人數都分不清吧。現在義州城四面已經被明軍給層層包圍,沒有十來萬兵馬是不可能做到的,是真是假父汗上城樓看一眼就知道了。
「好,那本汗就去看看,沉憶辰哪來的妖術變出十萬明軍!」
對于兒子如此斬釘截鐵的態度,也先氣不打一處來,大步走出衛所衙門朝著城樓方向走去。
此時的義州城牆上面,已經站滿了蒙古兵馬,他們很多人臉上寫滿了驚慌,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楮。怎麼一覺醒來,明軍就越過了遼西走廊兵臨城下,難道首領們說的那些宏大戰略,全部都是欺騙自己的嗎?
不僅僅是蒙古普通兵馬,就連也先兄弟伯顏帖木兒,看到城牆下方那密密麻麻的明軍,臉色都呈現出一種病態的慘白。
要知道當初成國公次子朱佶叛國,與蒙古瓦剌商議的入關通道,就是大同府轄地一座同樣叫做「義州衛」的城池。那一戰伯顏帖木兒率領的萬余兵馬,就是沖入城中後陷入十面埋伏,最終靠著部下用人命堆出一條通道撿回性命。
不同的地方,同樣的「義州城」,又出現了被明軍十面埋伏的一幕。腦海中那些不願想起的慘痛記憶,瘋狂的涌現在伯顏帖兒木的眼前,難道說又要重蹈覆轍?
站在伯顏帖兒木身邊的賽刊王,看出來兄長神情的變化,于是出言撫慰道︰「伯顏,這里不是大同府,我們更沒有陷入孤立無援的絕地。」
「雖然不知道沉憶辰用怎樣的方式,調集了十萬明軍圍城,但在科爾沁草原方向,還有著五萬蒙古勇士整裝待發,隨時可以馳援義州城。」
「另外東南蒙古兀良哈三衛,集結了六萬戰兵切斷了明軍從山海關馳援都路線,眼前這批明軍定然糧草不足。」
「只要堅持數日,勝利終將屬于蒙古!」
賽刊王畢竟年輕氣盛,面對重重包圍並沒有呈現出多大的危機感。按照明國安插探子的情報,以及對于明軍動向的掌控,就算沉憶辰偷偷模模用急行軍的方式,把兵馬帶到了義州城外。
那麼糧草、輜重、裝備等等後勤物資呢?
總不可能達到跟急行軍同樣的速度,並且還繞過整個遼西走廊的蒙古眼線吧。
遼東都司屬于一座超級軍鎮,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明國布政司,它的糧食產出連自己都供養不起,更別說提供沉憶辰討伐軍的後勤。
某種意義上這也是為什麼,蒙古一直往宣大方向犯邊,只有曾經在草原上競爭不過的韃靼部,才會在遼東跟明軍死磕。原因就在于遼東屬于一塊硬骨頭,實在沒什麼糧食人口可以搶,關中跟北直隸才是富庶之地。
從北直隸運糧到遼東長達數百里,十萬兵馬至少得同樣數量的民夫,才能勉強保持後勤的供應。賽刊王不管沉憶辰動用了怎樣的方式運兵,他絕對無法用同樣效率運糧,駐扎在義州城的俱是瓦剌精銳,其中還包括從首領親衛轉來的大汗怯薛軍。
只要能守上十天半個月,可能連援軍都不需要,沉憶辰率領的這十來萬明軍就會不戰而敗!
「是嗎?」
伯顏帖木兒依舊是一臉的凝重,他從朱祁鎮那里听到過很多關于沉憶辰的故事,無論好壞都透露出一個消息,對方心思手段縝密無比,哪怕皇帝都被他蒙騙了過去。
加之多次交手的經歷,他不相信這種強勁的對手會犯下如此低級錯誤,連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都不懂嗎?
「伯顏,你可是草原上的勇將,不要被義州城一戰被南蠻給嚇破膽了!」
賽刊王語氣有些不耐煩,不就是明軍圍城,至于這麼擔驚受怕嗎?
實在對方糧草充足,大不了召集兵馬殺出重圍便是,草原上漢人豈是蒙古人的對手?
就在賽刊王話音落下的瞬間,背後就傳來了一道渾厚的聲音附和道︰「說得好,蒙古鐵騎曾經馬踏中原,現在就連這座義州城,也是我們從遼東軍手中攻佔下來的。」
「南蠻人數再多,不過是一群待宰的羔羊,我們才是那拿刀的屠夫。伯顏帖兒木,本汗看你就是跟明國皇帝呆多了,受到影響變得像漢人一樣懦弱!」
天聖汗也先的身影,出現在城樓蒙古將領的視野中,眾人紛紛朝著他躬身行禮。
被也先這樣公開教訓,伯顏帖木兒簡直羞愧難當,只能低頭認錯道︰「大汗說的是,明國兵馬在草原就是一群兩腳羊,我永遠不會丟了屬于蒙古勇士的膽魄!」
對于伯顏帖木兒「知錯能改」的態度,也先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越過眾人站在了城樓的最前方,俯視著下方那一望無際的明國圍城兵馬。
也先不是什麼逞口舌之快的人,他教訓伯顏帖木兒,只是為了給城中蒙古將士豎立起絕對的心理優勢。但這改變不了被包圍的事實,十來萬明軍在沒有走露一絲風聲的情況下,抵達了遼東義州城。
這種調兵力度跟執行力,讓也先心中都有些不寒而栗,沉憶辰那張年輕的臉龐浮現在腦海中。就這麼一個看似儒雅謙和的文人,行事風格卻宛如雷霆萬鈞,土木堡跟遼東一戰,兩度拯救大明于危難。
難道這一次,他又要擋在自己征服北疆萬里的道路面前嗎?
也先站在城樓上注視著圍城的千軍萬馬,處于明軍陣營中的沉憶辰,當看到那一面高高豎立起來的大 旗,同樣意識到也先已經出現。
認真算起來,義州圍城已經是兩人在戰場上的第四次交鋒,最初土木堡跟京師之戰沉憶辰處于絕對的劣勢,靠著殊死一搏才獲得求生的機會。
後續遼東之戰整體上算均勢,開始時分也先掌控著戰略主動權,可隨著沉憶辰率領的馳援軍抵達,不得不撤回漠北保存實力。
如今算是徹底的攻守之勢異也,沉憶辰終于成為優勢的那一方,把蒙古這位百年不世出的梟雄給圍困在城池中!
十一萬明軍,是目前大明能出動的極限討伐兵力,如果能擒獲或者誅殺也先,那麼至少十年內可保北疆無憂,草原上會陷入一片混戰爭奪時期。
要是大明還能再進一步,趁著草原爭權奪勢全面介入,可能就連蒙古這個名詞,都將如同匈奴、突厥那樣,從中央王朝的北方淪為歷史!
「沉閣老,酋首也先就在義州城,我們何時發動進攻!」
不僅僅是沉憶辰看到了代表蒙古大汗的大 旗,身旁的馮正等人同樣看到了,此刻他們臉上浮現出一抹振奮的神情。畢竟之前只是听說也先駐扎在義州城內,現在坐實了就意味著一份驚天戰功擺在眼前。
馮正效忠沉憶辰後,從最初的福建都指揮僉事,靠著平倭跟平叛之功,升遷到了都指揮同知。如今更是依靠奪門之變的護駕之功,晉升為了福建都指揮使。
如果能順勢拿下也先這顆人頭,論功行賞下來馮正很大幾率能從正二品的都指揮使,一步踏入五軍都督府拿到正一品的左右都督官餃。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沒有誰不想官居一品站在朝堂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