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拱殿,趙似坐在上首,目光淡然地看著殿里站在的眾人。
為首的有執相章惇,尚書左丞呂惠卿,剛從青州召回、權尚書右丞不到一個月的曾布。其余的溫益、範純仁、韓忠彥、黃履、蔡京、安燾、張商英、劉正夫、張叔夜、蔡卞、長孫墨離等人分站各處。
但引人矚目的是那幾位清流諫官。監察御史、左司諫陳次升,右正言陳瓘,大宗正丞任伯雨。
他們有的原本被斥貶出京,趙似即位後,廢黨錮,秘書省會同吏部厘清陳案後,奏明後把他們都召回來了。
這幾位號稱秉承元祐義理,極恨章惇蔡卞等「奸臣」,此前就是因為上奏彈劾這兩位,被貶斥出京。
他們隱隱站在另一邊,似乎與朝中諸臣水火不容。殿中氣氛非常詭異微妙。
除了知情者,其余的人都以為這幾位清流諫官是組團來彈劾章惇的。
借著新君即位,把他們憎惡已久的奸相章惇彈劾下去,義理興盛,在此一舉!
趙似掃了一眼眾人,陰沉著臉開口了。
「諸位都知道,朕的皇兄是如何仙逝的?」
「哲廟先帝故冬以來,數冒大寒,浸以成疾,藥石弗效,遂至彌留。久病沉痾,終棄吾等臣民,龍馭賓天!」章惇垂淚答道。
說實話,對他信任有加,一起熬過「元祐復闢」的哲宗,章惇的感情真得很深。
「即如此,曾布,你的日記里,為何敢如此胡言亂語,誹謗君上!」趙似的話像箭矢一樣,飛向群臣中的曾布。
他惶然不知所措,隨即臉色慘白。
「有人把你告了,上奏章彈劾你!」趙似把奏章遞給身邊的李芳,「大伴,給曾布看。」
曾布雙手顫抖著接過奏章,看了幾行,汗水不停地從額頭上滴落,渾身就跟打擺子一樣抖個不停。
他閉著眼,緩緩取下官帽,跪倒在地上,顫抖著聲音說道︰「臣有罪,萬死難咎其責!」
垂拱殿一片死寂,眾人的目光在趙似和曾布身上跳來跳去。
他們下手的目標居然是曾布?!
趙似盯著跪在地上的曾布,淡然地說道︰「彈劾你的是陳瓘。朕是講證據的,陳卿在奏章里言辭鑿鑿,就請他講一講,他的證據從哪里出來的。也省得讓人胡思亂想,以為朕的東校字房有多厲害,居然連私藏的日記都能看得到!」
「右正言陳瓘!」
「臣在!」陳瓘聲音洪亮地答道。
「說說你的證據,是從哪里來的!」
「是,陛下。子宣公喜歡記日記,經年累月,積累了四本。其二子曾紀想著要為其父編撰文集,便悄悄取了子宣公手跡,包括日記的其中兩本,略加整理,便交予開封城文德印社,加以印刷刊行。」
「文德印社有位校字,是臣的學生。他見到子宣公日記里大逆不道的記載,驚悚萬分,連夜告知于臣。臣難容如此不臣之言行,故而上奏彈劾,請陛下明察。」
說完,陳瓘呈上一本日記,由李芳轉遞給了趙似。
翻開一看,真是曾布的筆跡。陳瓘還很貼心地把那一頁的上一頁折疊起來,一翻就直接找到了。
證據確鑿無誤。
盯著還在地上發抖的曾布,趙似心里暗嘆一聲。
你個老曾啊,朕好不容易下定決心用你,你卻爆出這麼大件事來。
你寫什麼日記啊!正經人誰寫日記!
寫就寫了,怎麼不好好藏起來,偏偏讓你那個坑爹的老二拿了出去。也不仔細看過目審查,就胡亂交給別人刊印。
你看看,你寫得什麼!
「聞大行皇帝素好,染病抱恙,當禁不禁,故而多滑泄,以致不治」
明擺著說自己的皇兄,是因為好,病中還不肯禁止,所以縱-欲而亡。
沒錯,自己的皇兄身子骨弱,卻又不知道愛惜,跟崇恩皇後劉氏恩愛得不加節制。為了誕下子嗣,期間應該還吃了些藥,掏空了身子。所以在皇佷兒夭折後,悲傷之下迅速垮掉了。
可是入冬以來,朕時常陪在皇兄身邊,看得明明白白。那時的他,就算有那份心,也沒有那份力了。
這些情況,文武群臣都是清清楚楚的。你曾布遠在青州,可能不知道,但是回京後隨便找人一問就明白了。
偏偏手騷,記下這個不知從哪里听來的消息,也不問真假,信手就記下。
說到底,還是傲慢啊。
名士大儒們骨子里的傲慢,自視甚高,以為自己掌握了真理,于是只相信願意相信的東西。
豈不知傲慢帶來的就是偏見,偏見跟愚昧相差不多了。
「曾布,朕問你,這個‘聞’你到底是從哪里听來的?」
曾布跪伏在地上,許久未語。
「曾子宣,你難道要包庇傳謠言,誹污先君的賊子嗎?」站在前面的章惇,大喝一聲問道。
曾布的腦子就跟過電一樣,混沌的思緒一下子清醒過來。他猛地抬起頭,看了章惇一眼,露出感激之色。
然後顫聲說道︰「罪臣該死,听了楊戩的謠言,不出首舉報則罷,還信手記下。實在是罪該萬死,請陛下治罪。」
「這個楊戩是誰?」
「回陛下的話,楊戩原是後宮里管御花園的。陛下即位後,裁減宮里用度,分流人員,他自請去了晉康郡王府。」
李芳在一旁答道。
「去了天涯海角,還是內侍省的人。內侍省自有法度,這種目無主上,肆意誹謗污蔑先君之人,當如何處置?」
「回陛下,大不敬,當杖殺斃命。」
「大伴,你是司禮監大監,這是你的事。找個寬敞的地界,把內侍省的內侍宮女們都叫來,一起觀刑,以後記在心里,鎖在嘴上。大伴,記得跟掌刑的番子手交待好了,打足兩百下,才能斃命。」
「遵旨!」
垂拱殿里一片寂靜,靜到能听到不少人的心跳聲,還有曾布牙齒打顫的聲音。
許多朝臣心里也怕。
自熙寧、元祐以來,黨爭越來越酷烈,雙方都殺紅了眼,動不動全家斥貶偏遠瘴疫之地。確實沒有動刀殺你,卻能在漫漫路途中,以及瘴疫蚊蟲橫飛的安置地里,讓你全家完蛋。
每一次黨爭失敗,貶斥出京都是九死一生。命大的熬下來了,命不好的,客死異鄉。
現在的官家,性子剛烈遠勝諸位先帝,如此大罪,怕是要興起一場大獄。
曾布,應該是難以保全,恐怕要家破人亡。
趙似指著曾布,狠狠地罵道︰「皇兄對你,吐哺握發,待以國士。你就是如此回報皇兄的?虧你還是名士大儒,朝堂柱石!豬狗不如!」
說到這里,趙似的聲音更加冷峻,「名士大儒?前有趙挺之,後有你曾布,真是人才濟濟你們的忠孝仁義,都學到哪里去了」
趙似劈頭蓋臉地把曾布大罵一通後,大喝一聲,「來人,把曾布拉到奉先殿去,讓他對著皇兄的遺像,好好懺悔。但凡他有一點良知人性,應當愧疚不已!」
曾布抬起頭,滿臉死灰,他已經听懂了趙似話里的含義。
章惇在趙似突然提到趙挺之時,也明白話里的意思。他神情復雜地看著曾布,那雙三角眼里不知不覺地閃爍著淚花。
他與曾布原本是知己好友,卻不想漸行漸遠,最後成了政敵。
回首往事,感慨萬千。
章惇沖曾布微微點了點頭,做出了承諾。
曾布露出苦笑,長嘆一聲,「罪臣知罪!定要向先帝好生懺悔!」
曾布被殿前侍衛拉走沒一會,陳次升上前一步,大聲道︰「臣彈劾門下侍郎章惇。」
趙似無驚無喜,「念!」
「章惇獨掌政柄,首尾七年,隨其喜怒,恣作威福,助尊私史,則至于薄神宗,矜伐己功,則至于累宣仁。樂于用兵殺張天悅之徒以箝眾口,廣鄒浩之獄以絕言路,天下震駭,人多自危。」
陳次升念完,殿里一片寂靜。
趙似淡然地問道︰「陳次升,你念了這麼大一篇,朕怎麼听不到任何一點有關章卿違法亂紀的事實?滿篇都是你個人的主觀意見。朕即位以來,連下四道詔書給到諫台,要言之有物。哪怕你提出線索,朕叫人去查證核實也行。」
說到這里,趙似的語氣變冷,「是不是朕的詔書是擦手紙啊!四道詔書,你居然視而不見听而不聞,依舊我行我素?」
陳次升額頭上滿是汗水,但是士子的風骨支撐著他,強自辨道︰「臣是依祖宗之法,聞風上書」
「現在朕是天子,必須按照朕定的規矩來!你口口聲聲祖宗之法,是不是要朕送你去見列祖列宗,在他們跟前行他們之法!」趙似毫不客氣呵斥道。
聲音之大,震動著整個垂拱殿。
在群臣眼里,上首的官家如同咆哮的熊羆猛虎,眾人在他的聲勢中瑟瑟發抖。
陳次升差點暈過去。他咬了咬舌頭,讓自己清醒過來,正要鼓足勇氣,再行爭辯時,韓甲先在殿門稟告。
「陛下,曾布在奉先殿前踫階自盡了。」
垂拱殿里一片寂靜,陳伯次想要說的話,咕咚一聲又咽回去了。
「曾布曾子宣既然你知道懺悔了,朕也不再追究了。送他遺體回府。他的罪責,已經用死洗刷了,彈劾之事,到此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