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姚知縣不僅帶著師爺去,還帶了幾個捕快一起。
這糯米路相當于是古代版的水泥,乍一見到,當即把姚知縣給鎮住了。
他忍不住問一個村民,「這路當真是用糯米修的?」
「當然了,這路十分堅固,用錘子錘,都錘不碎。不行你們拿錘子過來。我敢說,就算是州府,都未必有我們這麼好的路。」
這村民敢剛說完,抬起頭,當他目光觸及姚知縣的臉時,立刻傻了,結結巴巴說道︰「縣、縣令大人!」
那天蘇悅靈去公堂的時候,盧山村不少村民都跟過去助陣,這村民也是其中的一個,于是便認出了他們縣的父母官。他剛才居然和縣令大人說話了?村民腿一軟,就要跪下。
姚知縣算得上是不錯的父母官,虛扶了一下,「起來吧。我只是對你們的路好奇而已。」他停頓了一下,說道︰「我能用錘子敲一敲嗎?」他想看看,是否真的有說的那麼好。
「當然可以。」
在姚知縣秉公處置吳修平和吳修明時,在盧山村的人眼中,他就是青天大老爺。有村民連忙跑回家,拿了一個大鐵錘過來。
姚知縣使了使眼色,一個捕快拿起那錘子,狠狠地敲打著硬化了的路面。
砰的一聲,路依然堅如磐石,連個裂縫都沒有。
姚知縣眼楮亮了起來,「好東西啊。」
雖然這東西很貴,一般修不起,但這麼堅固的東西,若是拿來修堤岸的話,再牢固不過了。糯米雖然貴,但每年大夏王朝為了防止水災,花在堤岸上都要十萬兩以上。這銀子用糯米修堤岸夠了。
「這法子是誰想出來的?」他問道。
這個村民們知道。
「元家!只是不知道是元秀才還是蘇悅靈。」
如果是以前,他們肯定覺得是元秀才,元秀才可是他們縣城最聰明的人。但現在嘛……蘇悅靈在他們心中地位早就上升了,成為了和元隨君一樣聰明的人。不聰明怎麼會想出白砂糖的制作法子,還能搗鼓出腳踏紡車,這可以說是絕頂聰明了。
姚知縣點點頭,「帶我去見他們。」
他得先問過他們夫妻,再好好思考這折子怎麼寫。
盧山村的人簡直要驕傲壞了,縣令這是要去他們盧山村嗎?他們盧山村還真是風光。
有機靈的早就去喊村長了,另一個則是帶著姚知縣他們去元家。
等村長收到消息的時候,姚知縣等人也到了村門口。村長畢竟也是讀書過的,最基本的禮儀還是懂的。他同姚知縣行了一禮,「縣令大人,往這邊走。」
姚知縣夸了村長幾句,說他們村出了兩個有望舉人的秀才,也是他這個村長做得好。
村長盧栗可不敢攬這功勞,說道︰「也是他們天賦好,還刻苦。」
他心中琢磨著,要不把村學給開起來,到時候請個童生來給孩子們開蒙(秀才他可不敢想),也不求能夠再出一個元隨君,還是接下來還能再出個張成望也不錯。一個村的讀書人越多,其他村就越不敢欺負。要知道村與村之間,也是有紛爭的,為了山,為了水源,大打出手的不知道有多少。他們村因為有兩個秀才(元隨君還是許多人眼中鐵板釘釘的舉人),所以要欺負,也欺負不到他們頭上來。
但他們也不能每次都只指望著元隨君,就算沒秀才,多出幾個童生也好啊。
姚知縣還不知道村長的想法,在他的帶領下,來到元家門前。即使是知縣,都被這四進大宅子給狠狠地震了一把。只怕縣城里都沒比這看起來更氣派的宅子了。他住的是朝廷提供的府邸,二進宅子,住著的確不錯,但和四進一比,差距就出來了。
盧栗跟門房說了一下,門房盛老頭馬上就進去通傳了。
不多時,元隨君親自出來,沖著姚知縣行了一禮,「學生見過大人。」
姚知縣捋了捋胡須,笑道︰「不必多禮。」
元隨君帶著姚知縣進去,親自給他們沏了一壺茶。
姚知縣十分驚訝,「你這泡茶的手法……」
看著格外的賞心悅目,優雅又帶著說不出的韻律。他還沒見過有人這樣泡茶,這般風雅動人。
元隨君將散發著香氣的茶水放在他面前,輕描淡寫說道︰「這是內子在家琢磨出來的,我跟她學了一點皮毛,遠遠不如她。」
蘇悅靈那泡茶的手法可以說是一種藝術,每次看都會讓人不由自主沉醉于其中。只是蘇悅靈泡茶看心情,她若是心情好了,可能連續三天都會為你沏茶。不想泡了,十天都懶得將茶具搬出來。
姚知縣內心驚嘆,「難怪我听到很多人都夸令夫人蕙質蘭心。」
他喝了一口茶,茶湯清澈,甘醇可口。聞著這茶香,仿佛人都會沉靜下來。他想起了自己的來意,說道︰「那個糯米路,是你想出來的法子嗎?」
元隨君早就已經想好了說辭。他也猜到這路遲早會引起姚知縣的注意,只是沒想到會這麼快。
他說道︰「內子平時喜歡看游記,前些天想起曾經在一本書上看過說,有個靠海的州用糯米灰漿來修房子修路,防水效果很好,上面提到說是一百斤水加五斤糯米用大火熬煮兩個時辰,再和石灰、黏土和沙子攪拌一起。我們這才索性試了一下,不曾想效果比我們想象中要更好。上面也提到過,要硬化的話,得十來天。一年後能夠發揮出最堅固的效果。」
他臉上帶著淡淡的贊賞,「想起這法子的先人可真是聰明絕頂。」
這樣啊。現在居然還不是最堅固的時候?
姚知縣恍然大悟,夸了一句,「那也是令夫人博覽群書,不然哪里能看到這方子。」
他十分激動,「我準備把這方子寫成折子,若是能將這用在河堤上,于國有利。」
不過這折子肯定得先給知府看過,越過上級直接向上面匯報是官場大忌,姚知縣自然不會犯這個毛病。這事若是做得好了,說不定他能因此拿到優異的官員考評,未來可能能更進一步。
元隨君愣了一下,嘴角翹了翹,「若是真能用在河堤上,大人可以說是造福沿河百姓了。」
每一年總有堤岸被沖垮,無數百姓保受洪災之苦。
姚知縣越想越激動,說道︰「放心,我折子上一定會為你們表功的,不會吞沒你們的功勞。」
他又細細問了一回這糯米漿的使用方法,還拿著筆記錄下來。等問得無處可問了,又吃了元家送上來的一份棗泥山藥糕,再心滿意足回去。
接下來他要盡快把這折子寫好,盡快傳上去。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