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二進宅子中。
身著粉色衣裳的秀美女子哭得梨花帶雨,「是我伺候少爺伺候得不好嗎?好好地,少爺怎麼要趕我走?」
女子是張成望的前妻顧麗娘,在一開始的她並非跟著席穆白。顧家當時相中了一個出手闊綽的富商,那富商當時還用甜言蜜語哄顧麗娘,說會讓她成為平妻。顧麗娘在娘家人的勸說下,便半推半就了。當時張家的銀錢大頭都用來供張成望念書,她實在受不住那種清苦的日子了。只是跟了富商後,富商一開始待她倒是好,但說好的平妻卻沒了下文。
顧麗娘那時候沒有回頭路,加上富商平日待她還是大方的,便委委屈屈地當了小妾。幾年後,她遇到了席穆白,便有了新的目標。她努力和席穆白制造出偶遇,欲擒故縱,勾得他上了心後,席穆白便將她討了回去。
席穆白雖然是白身,但他是席家的少爺,還是郡王妃的親弟弟,富商自然不敢得罪她。雖然她的身份只能當席穆白的外室,但顧麗娘還是很滿足。席穆白也同她承諾過,只要她生下孩子,便要抬她進府,給她一個名分。
只是沒想到她都還沒進府,席穆白便不要她了。明明前段時間他還待她十分溫柔,送了她一個珍珠簪子。
席穆白的小廝說道︰「少爺也到了要成親的年紀了,自然不能讓你們礙了未來當家主母的眼。」
其他兩個外室,都是青樓女子,賣身契在席穆白手中,因此席穆白直接把她們送給了自己的兩個紈褲好友。但顧麗娘就不一樣了,她屬于良家,席穆白還真不能隨便送人,只能將她遣散。
顧麗娘愣住了,她也知道席穆白遲早要成親的,但想著以席穆白的性子,即使成親了也一樣會三妻四妾,不曾想到這麼快就要被送走了。
張成望早就和她和離,甚至有了繼室,那富商也不可能回頭要她。被驅趕走的話,她還能去哪里?
顧麗娘只覺得頭頂的天空都要崩塌了,她聲音更咽,「真的不能將我留下來嗎?」
「即使只是當少爺身邊沒名沒分的丫鬟,我也願意。等將來的主母入門後,我會像伺候少爺一樣伺候主母,對主子忠心耿耿。我知道自己的身份,不會有其他的妄想的。」
小廝不耐煩地說道︰「這不僅是少爺的意思,也是老夫人的意思。還想進府?我們席家就算伺候的下人都得是跟腳清白的。」
他看著顧麗娘哭得楚楚可憐,終究有些心軟,說道︰「少爺這兩年對你也不錯,你手中還有些銀錢,離開了這里,嫁個小門小戶的當正頭娘子也不錯。」
顧麗娘若是願意嫁小門小戶,當初就不會和張成望和離了。
到了這地步,她也意識到席穆白現在是鐵了心。
她只好一邊流淚,一邊收拾著自己的行頭。席穆白待她還有幾分真心,還給了她一百兩銀票。
顧麗娘想起自己的爹娘……她以前跟著富商時拿到的銀錢基本都被爹娘收了去,用在兩個弟弟身上。在這種情況下,她自然不會傻到再把金銀珠寶都交給爹娘。
席穆白給了她三天的時間,顧麗娘一咬牙,將手頭這些年來積攢的首飾和綢緞拿了三分之二去當鋪,最後變賣了三百兩銀子。雖然虧損了不少,但她也顧不上這些了。這筆錢加上手中積攢的銀子,她取了五百兩換成了銀票,將這五張一百兩的銀票藏在鞋底。
做完這一切後,她才拿著包袱回家。
因為顧麗娘的緣故,顧家在京城中的日子,即使比不過平頭百姓,卻也過得挺不錯的。他們還在京中買了一進宅子,置辦了一些田地。顧家對顧麗娘寄以厚望,就期待著她盡快生下一個男孩,好成為席穆白的姨娘,讓他們顧家能得到更多的好處。
然而他們卻等來了顧麗娘被拋棄的消息。
顧母恨鐵不成鋼,「我早跟你說了,那些符水和藥要每天喝,你偏不听,到現在肚子都沒動靜。但凡你有個孩子,不拘男女,席少爺都不會拋棄你。」
「你現在也年輕了,都已經二十二了,沒了席少爺,你還能跟誰呢?」
顧麗娘心中委屈,「我藥也喝了不少了……」
她和張成望成親沒多久就有了動靜,可見身體是沒問題的。
顧父看了她一眼,說道︰「你在家里先呆著,年後爹娘再給你相看一門新的親事。」
總不能讓女兒一直留在娘家吧,就沒這道理。
顧麗娘的兩個弟妹已經開始巴拉她的包袱,一個說這細棉布她要給未出世的孩子用,另一個說綢緞要拿來做新年的衣裳。首飾更是沒放過。
顧麗娘帶回來的那些綢緞首飾基本都被她們給搶了去,顧母在旁邊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把顧麗娘氣得直淌淚。
她先前回娘家的時候,兩個弟妹對她都是奉承恭敬,哪里會如此不客氣。顧麗娘的弟弟還嫌棄她沒用,伺候席穆白這麼久,也沒多扒拉一些東西回來,還想著要顧麗娘身上的銀錢。
顧麗娘心中慶幸,自己先前將銀錢藏了起來,不然怕不是要被收刮一空後,隨便找個人家把她嫁了出去。
在顧麗娘拿出十兩銀子給他們後,他們還嫌不足,覺得她有了外心,對她鼻子不是鼻子,眼楮不是眼楮。顧母更是毫不客氣地指示她干家務。
顧麗娘自從跟了富商和席穆白後,基本都十指不沾陽春水,哪里受得了這樣的生活。當時她嫁給張成望時,張家雖然沒法讓她大魚大肉,但張成望也不曾讓她做活啊。
也不知道張成望現在如何了,是否考上了功名。
顧麗娘想起對她溫柔體貼的前夫,想要回去看他的念頭越來越強。張成望那麼愛她,如果她願意回頭的話,看在孩子和過往感情的份上,他肯定會接納她的。
她離開的時候,張成望是童生,現在保不齊已經是秀才了。
對了,她可以去元家打听一下。元家當時和他們家還是街坊鄰居,而現在的元隨君已經是官員了,看在同村的份上,說不定元家願意幫她一把。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