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說了村尾茅草屋要修繕房屋、修補院牆,鄭嬸子第一時間拍著胸脯說這件事情包在她身上。
她推薦了幾家人來干活,也讓自己三個小子來幫忙。
姜檀月出的工錢不比去鎮上打零工要少,更重要的是這里工錢還一日一結,離家近。
在麥收前這段時間,有的人家找不到活計,女人縫縫補補,接一些繡活,大男人在家里無所事事,頗有些上火。
原本只是想來幫忙的村民更熱情了。
也有那不懷好意的,懷疑她們家發不出工錢。
熱心腸的人幫忙一一反駁回去。
托了那天坐牛車的嬸嬸婆婆們的‘福氣’,現在整個湖西村都知道她們姜家三房有銀錢了。
當然,也都知道這銀錢是豁出命賺來的,大半還得用來買藥。
利益確實是維護人際關系的好辦法。
現在不是農忙,人丁多的人家每天想辦法去鎮上打短工賺錢。
能被鄭嬸子選中做工的,都是和她一樣的厚道人家。
知恩圖報。
對發工錢的雇主,當然是感激不盡-
終于,村尾的茅草屋有了正經人家的樣子。
有了院牆,有了大門,屋頂也蓋上了厚厚的干草,下次下雨應該不會漏了。
雖然與三人之前居住過的地方相差甚遠,但看著一點點被整起來的小家,心里是難以言喻的滿足感。
當真是開局一破屋,剩下全靠拼。
姜檀月包了一包白糖、一包糕點、一包茶葉、一塊模起來質感不錯的淺色布料去了村長家。
青磚瓦房,看起來就很氣派結實。
在現代很普通的房子,卻惹得姜檀月多看了幾眼。
會有的。
她的三年計劃中,下一步就是住進青磚瓦房。
村長姓楊,據說祖上是楊家村的,被村民排擠出來了,在湖西村定居,直到現在。
見姜檀月頂著大太陽跑一趟,開門的楊村長媳婦安氏還以為她家又出了什麼事兒。
「咋,你女乃又去你家鬧了?」安氏見到小姑娘,上下把人好一通打量。
見小姑娘面上帶著討喜的笑容,一雙水靈靈的眼楮里沒蓄著淚珠子這才放心下來。
「你這孩子,有什麼事兒說一聲,你楊大伯能幫的都會幫,拿什麼東西。」安氏把大包小包塞回姜檀月懷中,「快收起來。」
「楊伯母,這是我娘和我們姐妹的一點心意,之前太窮,家里揭不開鍋,也沒辦法來報答你們,這不,今天終于能了卻心願了。」姜檀月目光十分真誠,「為了我們家,楊大伯廢了不少心,又是幫我們搬家又是讓我們在村尾住下,否則我們娘仨連個家都沒有,還不知道去哪里流浪呢。」
安氏還要推辭,听她說的這麼真誠,又見自家女兒盯著那塊布料眼楮都錯不開了,便把東西接了下來。
「成,既然是小花兒的心意,那嬸子就不客氣的收下了。」
楊家小女兒楊悅橙今年十六歲,正是愛美的年紀,看到這匹成色極好、顏色鮮女敕的布料愛不釋手,「小花兒,這是哪兒買的呀,我都沒見過這種花色,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