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大明火器,古之巔峰!

軍器局大使、副使雖是九品末流小官,卻也听說了有關公主的種種奇妙傳聞,知道今後相當一段時間川蜀怕是都由公主說了算。

軍器局本隸屬于布政司,如今被掛到公主的監國府軍工司下面,不就是由地方的軍器局變成了中央的軍器局嗎?

那他們也就等于成了公主的嫡系官員啊。

他們本以為會被責罰,如今不僅獲得戴罪立功的機會,還變成公主嫡系,  可不就是因禍得福?

就在大使、副使暗暗高興時,卻見朱媺娖又含笑看著他們道︰「別忘了,先前你們承諾的,三日之內至少為軍器局招納一千名工匠。

三日後本宮再來視察,軍器局工匠只可比這個數目多,不能少。能做到嗎?」

軍器局大使很想說不能。

畢竟之前可以朝廷名義征召工匠服役,頂多需要他個人貼補一小筆錢糧,恩威並施下興許就能招到一千人。

可如今依朱媺娖剛頒布的政令,廢除匠籍,  官府都不許征工匠服役了,只能以市價雇佣‧‧‧

想到這里,大使心中一動,暗想︰公主讓我們與這軍工司從事一起指定軍器局工匠薪酬,興許正是要我們以薪酬吸引工匠。

以利誘之確實要比強征更高明啊。

公主厲害。

明悟後,大使不再猶豫,當即應道︰「卑職一定做到!」

另一邊郝光明將朱媺娖剛到軍器局做的這一套都看在眼里。

按他在後世所看的大多數穿越套路,朱媺娖應該在了解工匠所處困境後,當場親自宣布給工匠們多高的薪酬,以施恩義。

可事實是,有些事真不能拍腦袋決定,尤其是當你是一方領袖,  一位君主的時候。

否則今天圖一時爽快,給工匠們定下一個並不合理的薪酬,  回頭要麼是自己承擔苦果,要麼就是朝令夕改。

無論怎麼處理都不好。

所以,郝光明才會建議朱媺娖先讓李佐跟軍器局大使、副使向工匠們了解對薪酬的想法,  再依據實際情況去決定。

朱媺娖又道︰「還有,今日立即將之前欠工匠們的錢糧按雙倍補齊,再挑選出過去兩月對官府派發任務完成度最高的一百名工匠。

前十名獎勵十兩紋銀,第十一名到第三十名獎勵五兩紋銀,第三十一名到第一百名獎勵一兩紋銀。

要讓工匠們知道,本宮治下,凡是為大明辛勞付出的,本宮都不會虧待他。明白嗎?」

大使眼光微閃,應道︰「卑職明白,也一定讓工匠們明白。」

他明白,這媺娖這番話中「本宮治下」以及後一個「本宮」才是重點。

所以他必須讓工匠們明白,是因為公主,他們才將要過上好日子。

朱媺娖其實只是在復述郝光明的話,並不知道大使從她話中體悟出了那麼多層意思。

便是郝光明,也只是想利用立即補發欠薪、獎勵多勞者的方法在工匠中迅速樹立朱媺娖及新軍器局的信譽,目的並沒有大使想的那麼復雜。

朱媺娖環視眼前,見過了這麼會兒功夫,工匠們苦笑宣泄之後,  情緒已漸漸穩定,便道︰「行了,  讓工匠們回到各自工位做事,你們帶本宮四處看看。」

「是。」

隨後,朱媺娖帶著龍文光及另三位布政司的官員參觀了軍器局。

軍器局大使、副使全程陪同引導,並介紹、解說了軍器局的各廠、坊、所生產項目,以及各種軍器武備。

明朝後期,不僅地方軍隊依賴地方軍器局供給武器裝備,甚至連中央都是從地方征調,然後在下撥給各軍隊。

因此一些地方軍器局雖然有許多弊病,卻規模頗大,制度也算完善。

郝光明通過朱媺娖的參觀便得知,成都軍器局下轄盔甲、刀弓、火器、火藥四廠。

每個廠又有各種專門生產某種武器裝備的坊、所。

當朱媺娖參觀了盔甲廠、刀弓廠,郝光明只是看了個稀奇,並沒對什麼感到驚訝。

因為中國冷兵器在唐宋時期就已經發展到了巔峰,明朝冷兵器種類雖然繁多,但因為火器的出現,各種冷兵器更傾向于實用性與經濟性,反倒不如唐宋冷兵器的精湛工藝能讓人驚嘆。

可是,當朱媺娖參觀了火器廠、火藥廠,卻是讓郝光明這個後世人大開眼界,也大感震撼。

總結一下的話,郝光明覺得可以將火器、火藥的發展劃分出三個時間節點。

既古代、近代、現代。

在「參觀」了成都軍器局,又听了大使的介紹,郝光明可以說,明朝的火器、火藥已經發展到了古代的巔峰!

明朝火器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既炮和銃。

炮有從海外傳來大明卻能仿制、甚至造得更好的紅夷大炮與弗朗機炮。

紅夷大炮,一般使用實鐵彈,射程在一里至三四里間。

弗朗機炮則屬于後裝炮,可使用開花彈、實彈、散彈,且帶有準星和照門,既能抵近射擊,覆蓋60米寬的正面,亦能射擊實彈達一兩里之遠。

除此外還有類似近代迫擊炮的虎蹲炮,以及類似火箭筒的各種單發火箭、連發火箭、集束火箭、神火飛鴉等。

至于第二大類,銃,種類就更煩多了。

主要有單發火銃,連續發射的三眼銃、四眼銃,自動連發的連子銃,可裝「子彈(子銃)」的拐子銃,射擊管曾達十八管之多的迅雷銃,以及有多個槍管可轉動且射成達180米有機槍雛形的五雷神機!

此外還有與近代火繩槍已十分接近的鳥銃,而鳥銃中又發展出了射程遠、威力大、可瞄準設計類似于狙擊槍作用的魯密銃!

至于燧發槍、手銃也曾仿制出來,只是少數喜愛火器的文人或武將中流通,並未給軍隊使用。

如朱媺娖,便有一柄從當初從皇宮帶到郝光明那邊去的手銃。

除這兩大類火器外,明朝還有地雷和水雷。

地雷有石頭雷、陶瓷雷、生鐵雷等數十種。

水雷亦有水底雷、水底龍王炮(效果有點類似魚雷)、混江龍等。

至于燃燒類,唐宋之時就開始將石油運用于軍事上了,到了明朝,更是發明出了大型爆炸燃燒武器「萬人敵」。

其爆炸後既有碎片瞬間殺傷周圍敵人,又能拋灑出內部猛火油,造成面積不小的持續燃燒區域。

最後,明朝對黑火藥的研制和運用其實也算是到了古代的巔峰。

如對火藥的運用已經劃分為點火藥、發射藥、推進藥(固體推進劑)三類。

並根據各種炮、銃等武器的需要,研發了多達數十上百種可用火藥配方。

至于說將火藥顆粒化,也早就有了。

只是軍事上火藥並非都需要顆粒化,有的需要制成粉末狀,還有的則需要制成塊狀固體。

郝光明了解到明朝這些火器、火藥後,就不禁想起了最初知道李自成大軍圍攻京城時一閃而過的某些念頭。

比如說用酒精制造燃燒彈,或是買小點的煤氣瓶給朱媺娖帶過去。

制作燃燒瓶的酒精不久跟猛火油(石油)差不多嗎?

至于說煤氣瓶,能比明朝萬人敵這類武器威力大多少?

更別說還有種類繁多的炮、銃兩大類火器了。

或許有人說,李自成攻北京、張獻忠攻成都,都屬于對火器使用率並不高的戰爭。

可這也是兩場涉及數十萬人的大規模戰爭啊。

即便朱媺娖運去幾百個燃燒瓶、幾十個煤氣罐,就一定能改變戰爭結果嗎?

若是在幾百人、數千人的戰斗中,在缺乏大威力武器時,朱媺娖去運幾個煤氣罐來興許還能改變戰斗結果。

一旦戰爭人數上萬,涉及一座大城市,就不是少量爆炸物能解決的事了。

真要利用後世的東西去影響戰爭,反倒不如一些原本非軍用的物品,如用無人機偵查,用滑翔傘偷襲,用大探照燈恐嚇敵軍,等等。

當然,于朱媺娖而言真正該做的,則是她如今正在做以及將要做的事。

如整頓軍器局,激發工匠們的生產積極性;整頓各軍隊,讓將士們擁有敢戰敢死之心;整頓各衙門,是官吏上下同心;溝通百姓,使軍民齊心協力。

唯有將人的問題整明白了,才能發揮出武器的效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